90年代的人大附中实验班(二):女孩成长之二(连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与你⼀同成长(三下)(转贴⾃璧云的博客)
⼥⼉,尽管爸爸妈妈属于⼯薪阶层,但平时对你也是百般呵护,使你不知道贫困为何物。

初⼀那年的五⼀节,学校与河北省宽城县(贫困县)开展“⼿拉⼿”⼯程。

组织你们年级部分同学赴农村参观,每个班可以去四个⼈。

妈妈认为这是⼀个开眼界、长见识的好机会,你应该去看看。

于是动员你报了名。

⽼师为了给你找个伴,动员其他⼥同学也报名。

但因为她们各家都有事,不能成⾏。

⽼师只好遗憾地问你:“只有你⼀个⼥⽣,你能⾏吗?”你安慰⽼师:“没关系,我还可以有机会认识其他新朋友。

”上路那天,你正“开花”(经期),但也没有退缩,勇敢地踏上征程。

那⼀次,你看到被你们捐助的⼩学⽣家⾥竟然穷的没有被⼦,炕上堆的是烂棉花套。

看到圈⾥哼哼的猪⼋戒原型。

看到夜幕中满天的繁星、壮观的银河……这⼀切让你惊诧不已。

热情的村民为招待你们这些北京“贵客”,居然把村⾥⼩卖部的啤酒买空。

你举着照相机四处乱拍,照⽔井、照⼤肥猪、照星星……最后,当你为房东王叔叔⼀家拍照时,发现他们家竟然从没照过彩⾊像⽚!…………所有的⼀切,都令你感到新奇。

回到家⾥,你还为妈妈捎回了房东王叔、王婶送的礼物:⼤鹅蛋、粘⾖包、⾦丝⼩枣……像⽚洗好了,妈妈从像⽚上认识了王叔⼀家四⼝:爸爸妈妈和⼀⼉⼀⼥,很幸福的样⼦。

可你却说,家⾥还有王奶奶,只是奶奶那⼏天嘴有点歪,不愿意照相。

后来在与王家通信的过程中,你得知王奶奶因脑溢⾎去世,黯然许久,你对妈妈说:“王奶奶⼀辈⼦都没照过彩照,我那天要是再坚持⼀下,给王奶奶留个影就好了。

”五⼀过后,学校让你们写参观感想,你写了好⼏⼤篇。

没想到,像那样流⽔账式的东西,却被⽼师拿到各班念,还送去发表。

⼈⼼总是不知⾜。

妈妈尽管有你这么“⼼灵”的⼥⼉,却还想让你“⼿巧”起来。

初⼆寒假到了,妈妈教给你⼀项任务——每天买菜做饭。

当然要求不⾼,只说让妈妈下班回家吃上现成饭就⾏。

想起来真可笑,你居然拿出解题的精神,严谨到每次在妈妈下班前都要打电话问⼀下,⼏点⼏分离开单位?妈妈进门的时候,经常看见你刚刚摆好菜和汤。

⼥⼉,想到这,妈妈要说声谢谢你。

那年,你除了为家⾥做饭,还⼀针⼀线地给爸爸织了⼀条⽑裤,让爸爸想起来就⼀脸“温馨”.很多旧⾐服都被妈妈⽀援灾区了,唯独那条⽑裤,我们将永远保留,做个纪念。

(梦⾥江河看到这段最为感慨)
在其他班同学的⼼⽬中,实验班同学似乎被蒙上了⼀层神秘⾊彩。

处于青春期的孩⼦们,难免会产⽣些“朦胧”。

⼀天,你在洗⼿间⽆意听到两个外班⼥⽣的对话。

她们正议论年级哪个男⽣最帅。

议论的结果令你⼤吃⼀惊!因为她们⼀致认为:年级最帅男⽣竟然是你的同桌——⼩李!你⼼说:“拜托,我怎么看不出来?难道我患了审美疲劳症?”⼥⼉,也许是因为你在男⽣群⾥呆久了,妈妈觉得你性格变化很⼤。

话少了,笑声少了,性格变得⽂静内敛。

原来的“假⼩⼦”已经不复存在。

因为你嘴严,同学们有话愿意对你倾诉。

果然,同桌⼩李碰上⿇烦。

⼀天,他突然问你:“你知道喜欢⼀个⼈是什么感觉吗?我现在就喜欢上了⼀个⼈。

每天就想见到她,甚⾄希望天天下⾬,我好和她共打⼀把伞……”你听了⼩李这番话,马上意识到:他“早恋”了!当时你没说话,只是听他倾诉。

回到家⾥,你把情况告诉妈妈,并且问妈妈,怎么帮助他。

妈妈和你讨论以后,你回到学校对⼩李说:“爱⼀个⼈就不要害她。

已经上初三了,如果因为早恋影响学习,你倒不要紧,反正咱们班集体保送。

可是她就惨了,如果考到普通中学,对她的前途会有影响。

”后来,你趁⼩李过⽣⽇送给他⼀张贺卡,上⾯写着:忘记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李接过卡⽚虽然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但他迅速调整好⾃⼰,把精⼒重新投⼊到学习中去。

从此,⼀直到北⼤,你们仍然是好朋友。

上初三了,因为你们全班集体保送,就没有对中考做特殊准备,各种竞赛照常进⾏。

那年,你在北京市数学竞赛中获三等奖,在学校的物理竞赛中获得“⼱帼奖”。

初三开始上化学课。

⼀天,妈妈随⼝问你,化学学得怎么样?你满不在乎地说:“还⾏吧。

”妈妈打算看看你到底怎么个“还⾏”,就拿起你的化学课本考你。

只是问你⼏个元素符号及原⼦量,你张⼝结⾆地说不上来。

于是就求妈妈给你⼏分钟看书。

⼀分钟以后,你居然把那么多的元素符号及原⼦量都背下来了。

怪不得同学都管你叫“神背”,你的短期记忆⼒有点像照相机,确实令妈妈吃惊不⼩。

尽管你们全班集体保送,但各种考试也必须参加。

记得体育测试满分成绩是30分,你们全班的体育平均分是29.6分,7名⼥⽣全部满分。

当时北京市评选三好学⽣的标准就是⼏条硬杠杠,达到就可以当选。

妈妈记得你们班有38名同学当选三好⽣。

接下来,学校⼜给了你们班四个市级三好⽣名额。

本来选完了就没事了,你的选票数量在班⾥排第五。

妈妈觉得:在男⽣如此多的班级⾥,你能有那么多的选票已经很不容易。

没想到,最后宣布市级三好⽣名单时,⽼师竟然没通过同学,就把你很敬佩的“洞哥”拿下去,换成了你。

你很郁闷,便回家问妈妈,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也解释不清,学校也许是想给⼥⽣⼀定的⽐例?想退吧,⽣⽶已经做成熟饭,来不及了。

这件事让你感觉像做了亏⼼事,很没⾯⼦。

接下来,你顺理成章地升⼊本校⾼中的理科实验班。

妈妈认为:你的下⼀个⽬标是考上理想的⼤学。

于是把你所有的⽐赛都停掉了。

上英语辅导班的时候,你认识了外校⽐你⾼xx届的⼩郑姐姐。

她告诉你:以前她上初三时,听到两个⾼⼀男⽣的对话。

⼀个问:“你这次数学考了多少分?”
“72。


“那么⾼!了不起!”
当时⼩郑姐姐很不以为然,⼼说:等我考个90多分给你们见识见识。

哪知真的上了⾼中,发现72分确实还不错。

⼩郑姐姐的这番话引起你对⾼中学习的警觉。

尽管你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还是被第⼀次期中考试给打蒙了!因为物理考试你只得了59分,不及格呀!本来你从初⼆起就开始住校。

那天妈妈还没下班,就接到你的电话,说已经到家了;请妈妈尽快回家。

妈妈回家⼀看,你已经哭成泪⼈。

原来物理卷⼦出题过难,全年级550多⼈只有80多⼈及格。

你们班也居然有⼗⼏个⼈不及格。

妈妈听后安慰你,说:不要紧,在不及格的⼈⾥边你排第⼀,下次努努⼒,不就及格了。

为了让你的情绪尽快恢复平静,妈妈请你下馆⼦。

饭后,妈妈⼜精确地帮你计算各科成绩的总分与⾼考分数的换算。

计算结果⼤约是620分。

这下你的⼼情马上好多了。

并且下决⼼要在物理⽅⾯好好拼⼀下。

⼥⼉,你果然说到做到。

从那时起,你每天花在学习物理的时间⽐其它任何⼀门功课都长。

后来的物理考试,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只有妈妈知道,你物理学的有多苦。

那⼀年暑假,妈妈打算带你去九寨、黄龙旅游,你放弃了。

妈妈出门旅⾏21天,你独⾃在家恶补物理,每天不知演算了多少物理题。

虽然你才16岁,但是妈妈对你惊⼈的毅⼒感到敬佩。

那个假期,你的持家能⼒也暂露头⾓,你把妈妈留下⽣活费做了⼀下安排后,发现仍有⼀些节余。

就请好朋友来家⾥做客,为了节约经费,全部菜肴都是你⾃⼰做的。

饭后还请她们去颐和园划船。

妈妈记得,在⼀个寒冷的傍晚,你没和妈妈打招呼,就突然从学校跑回家。

⼿⾥拿着⼀⽀康乃馨,对妈妈说:⽣⽇快乐!妈妈知道你有多珍惜学习时间,也知道你⾝上的零花钱不多。

但是你对妈妈的⽣⽇这么在意,让妈妈⼼⾥充满感动。

好⼥⼉,谢谢你!
⼥⼉,在中学阶段,考试似乎已成家常便饭。

但每次⾯临重⼤考试,你还是免不了有些⼼慌。

于是,妈妈教你⼀套缓解考前紧张情绪的⼼理暗⽰法:在重⼤考试前⼗天左右,每次做练习时先在⼩纸条上写出⿎励⾃⼰、祝愿⾃⼰成功的话,效果不错。

在⾼中理科实验班⾥,⼥⽣已增加到13名。

你⼜交上新朋友,其中的⼩宁特别优秀,你们俩经常在午饭后⼀起去图书馆学习。

⼀天,你看见⼩宁在纸上写了⼏⾏字,写完后撕下来放在⼝袋⾥;你当时很好奇,便问她在做什么,她笑了笑,给你看了她写的内容。

原来她也在⽤同样的⽅法稳定情绪。

后来,⼩宁以北京市保送⽣第⼀名成绩进⼊清华⼤学计算机系。

说起考试,不能不提到考场。

⼈⼤附中的考场座位历来以成绩排队。

假如成绩能够稳定在⼀⼆考场,那就意味着已经有⼀条腿跨进了清华北⼤的校门。

记得在⼀次化学考试之前,监考⽼师是你们数学曾⽼师,曾⽼师的性格有些⼤⼤咧咧,他⼀进考场就对你前⾯的⼩东说:“数学卷⼦我判出来了,⼩东考的不错,99分。

”接下来对你说:“**,你这次考砸了,才考95。

”当时你⽴刻采取⼼理暗⽰法调整⾃⼰的情绪,排除⼲扰,迅速进⼊化学考试的情况。

也许外⼈会觉得奇怪,为什么95分就被⽼师说成考砸了?因为在你们班⾥,95分就有可能是全班最后⼀名。

考场如战场,最后,你们全班同学⼏乎都严谨到:能拿到的分,⼀分也不敢丢。

提到图书馆,妈妈也要说上两句。

有⼀次,爷爷过⽣⽇,奶奶去学校找你,想告诉你晚上去奶奶家吃晚饭。

听同学说你在图书馆,奶奶就去那⾥找。

⼀进门,⽼⼈⽴刻震惊了!眼前⼏百名⾝穿⼀模⼀样校服的孩⼦,竟然鸦雀⽆声地全部伏案认真学习。

于是,她只好重新返回教室,给你留了纸条。

回家后,奶奶⼏次⽤这件事教育你的弟弟妹妹。

其实,在中学所做的⼀切,都围绕着⼀个⽬标——⾼考。

⽤你⾃⼰的话说:每⼀次考试就像⼀座⾥程碑,每考完⼀次,就完成⼀次跨越,也象征着离北⼤⼜近了⼀步。

这时,妈妈开始考虑让你如何才能在⾼考中稳定获胜。

从你上初⼆那年开始,妈妈每年都参加⾼招咨询会。

为的是了解⾼招中的各个细节。

经过妈妈仔细分析,向你提出改学⽂科。

妈妈的这个建议,起初让你和爸爸⼤吃⼀惊。

于是妈妈分析说:⼥⼉的特点是具备超强的记忆⼒,不然怎么能被同学称为“神背”?再说学物理占⽤时间太多,如果把这些时间省下来,⽤在⽂科的记忆上,将会发扬其特长。

⼥⼉的数学在⽂科⽣中间也是强项,改学⽂科后,将会在⾼考中指哪⼉打哪⼉!
接下来,你和另外两名⼥⽣(⽬标北⼤法学院)在⽼师及同学们惊诧的⽬光中离开了理科实验班。

当时⽂科有两个班,可偏偏把你单独分到九班,由于实验班的名⽓太⼤,每天下课后请你讲题的同学要排队,测验时竟有⼈要抄你的卷⼦。

因为不适应,你⼀肚⼦委屈。

怎么办?妈妈给你出主意:每天拿出10分钟帮助同学,10分钟⼀到⾃动停⽌。

其余问题顺延到第⼆天解决。

⾄于同学要抄你的卷⼦,就请他们不要影响你做题,⼀切等你做完卷⼦再说。

过了⼀段时间,学习逐渐⾛上正轨,果然如妈妈预料的那样,你在⽂科班稳居第⼀,并且能把第⼆名甩下20多分。

这时候,⽂科保送名额下来了,你可以被学校保送到中国⼈民⼤学,⽽且专业随便挑。

妈妈觉得不错,如果能被保送,以后的⽇⼦多轻松啊!可是你⼀点也不⾼兴,因为选择保送,就意味着上北⼤的梦想破灭了。

于是咱们商定:放弃保送,参加⾼考!
⾼考在⼈们忐忑不安的⼼情中来临了,⼥⼉,你的运⽓真不好,⾼考⼜赶上你的“开花期”,剧烈的头疼反应在⾼考期间也未能幸免,妈妈只好给你服⽤⽌痛药。

似乎好⼀点之后,你骑上⾃⾏车就独⾃去了考场。

由于⾝体原因,⾼考成绩也受到影响。

不过没关系,咱们估算⼀下,考试成绩仍然可以报考北⼤光华管理学院。

在填报志愿时,妈妈除了认真填写了北⼤光华管理学院,其余都是按风景区瞎填的。

具体学校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连、青岛、杭州、桂林……
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些天,妈妈⼜想带你去出门旅游,你竟然不去,要求独⾃在家⾥等通知书。

并且利⽤那段时间,去北⼤参加英语四级班的学习。

妈妈真服了你了(学习精神)!在威海的海边上,妈妈接到你被北⼤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的消息。

虽然万分⾼兴,却也是在预料之中。

回忆起那段时间,让妈妈觉得最可笑的就是你去卖书。

你打听到⼈⼤附中的开学报到时间,就向妈妈要了⼀块旧床单,把⾃⼰的旧书、旧笔记、旧磁带都打成捆,约好你的⽼同桌“帅哥”⼩李,⼀起到母校摆地摊。

喊着“⾛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过来随便翻翻吧……”也许是因为你们都考上北⼤,⽣意还真不错,⼤概卖了200元左右。

⼥⼉,请你记住:这可是你
的第⼀次经济活动。

⼥⼉啊,你上⼩学时的伙伴是海淀区的尖⼦⽣,妈妈为你担⼼过;你上中学时的伙伴是北京市的尖⼦⽣,妈妈也为你担⼼过;你上⼤学的伙伴将是全国的尖⼦⽣,妈妈反⽽⼀点都不担⼼了。

因为妈妈已经⾮常了解你,你的特点就是:遇强不弱,越战越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