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重》教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
重》教案
(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
(3)小组汇报,师适时给予鼓励,其他学生也可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对汇报学生给予评价。
生1:我们是用天平称的,铅笔盒在下面,书在上面,铅笔盒重,书轻。
生2:我们是用橡皮筋把袋子拎起来比(师请他与合作的小朋友一边演示,一边说明),我的橡皮筋拉得长,而且我的梨坠得低,说明我的梨比他的苹果重。
(评析激发创造性思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个性化地学习数学。
)
(4)师:(出示石榴、苹果、橘子各一个)这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老师也想称一称,先拿石榴和苹果比(用天平),结果怎么样?
生:石榴比苹果重。
师:再拿苹果和橘子比?(苹果又比橘子重。
)
师:猜一猜,这三个水果,谁最重,谁最轻?(小组讨论:为什么?)
请学生汇报,说明理由。
(评析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轻重的相对性,体会到比较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同时也判断出最重与最轻的物体,培养了初步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 课间活动:
小朋友们辛苦了,请你们站起来活动活动。
(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
(5)师出示两包糖果。
(师准备两包包装袋不透明的糖果,大包的轻一些,小包的重一些。
)
①猜一猜:谁轻谁重?(生都指着大包的说重。
)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一包糖袋子大,装的东西一定多,所以它重。
②师:请你来用天平称一称。
(生操作,下面的学生看到比较的结果和他们说的相反后,都露出疑惑的表情,发出惊叹声。
)
③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想对大家说什么?(立刻就有学生举手。
)
生1:我想说,大的东西不一定重,小的东西不一定轻,要称一称才知道。
生2:比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
……
(评析学生通过自己亲眼所见,了解了物体的轻重与大小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大的东西不一定就重,小的东西不一定就轻。
)
(三)应用拓展
练一练
(1)第21页第1题,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独立完成。
师:你为什么在香蕉后面画圆,橘子后面画勾?(生说明理由。
)
轻的画√,重的画○。
(2)第21页第2题,学生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
轻的画√,重的画○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知道谁轻谁重的?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同样重,所以一个西瓜就比其中的一个菠萝重。
(四)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们,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学得愉快吗?老师也很高兴,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进步?
2.你认为我们班今天谁的表现最棒?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你自己的表现呢?(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
(评析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以及自评、互评的能力。
)
(五)作业:小调查
比一比,在你的家里,你的爸爸、妈妈和你,谁最重,谁最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仅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十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教学相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