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港口辐射带动效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港口辐射带动效应分析
摘要: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以其集聚扩散效应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当前,尽管辽宁港口已经具备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优势,
但仍存在瓶颈问题需要破解。
基于此提出辽宁港口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对
策建议。
关键词:港口辐射带动辽宁
辽宁作为沿海大省,港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省正处于
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以港口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发挥港口辐射带动
作用,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
振兴具有战略意义。
一、制约辽宁港口发挥辐射带动效应的瓶颈问题
1.与一流港口相比,自身实力差距明显
现阶段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拉动作用的是集装箱运输主导的综合型大港,在
辽宁代表无疑是拥有大连和营口两大集装箱港口的辽宁港口集团,其集装箱综合
运能影响着港口对辽宁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作用的程度。
就集装箱业务盈利能力而言,辽宁港口集团的集装箱业务毛利率为47%左右,远远低于青岛港70%的水平,物流业务本应是港口的主要利润来源,但目前辽宁港口集团物流业务基本不产生
利润。
2.港航服务发展滞后,港口作为辐射带动载体的作用发挥有限
辽宁的港航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为港口业务提供高附加值的、辐射作用强
的港航物流、邮轮旅游、航运金融等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物流企业整体实力较弱,物流成本较高;大连国际邮轮中心项目早在2008年就已启动,但直到今天邮轮
泊位还处于审批状态;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自2003年明确提出以来,
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支撑航运中心发展的政策体系与产业体系,进展缓慢。
3.港口布局与临港产业布局协同性不高,港口辐射带动作用的效果不佳
目前,辽宁临港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是石油化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
两大临港产业的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精加工产业链环节严重不足,造成港口
与临港产业之间的关联节点过少,协同度较低;尽管辽宁围绕港口兴建了很多园区,但园区的重点产业并没有与港口货源结构形成互补及配套,协同效果较差;
一些大型项目的落地更多的是在比拼地方政府所能给出的优惠条件,并未与港口
条件与布局形成良好的匹配,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4.陆港布局局限于直接腹地,港口辐射辽宁经济发展的通路建设不足
开拓腹地就是开拓港口的货源市场,拓展港口的发展空间,进而优化临港产业,辐射带动经济发展。
目前辽宁港口的内陆港主要集中在直接腹地,即东北地区,但由于部分地区腹地经济支持力度不够、生产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市场需
求较小,加之内陆场站投资较大,导致很多内陆港的建设陷入僵局,场站空置现
象严重。
二、进一步发挥辽宁港口辐射带动效应的对策
1.提升辽宁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做大做强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载体
第一,加速辽宁港口资源整合。
辽宁省港口集团要进一步深化组织架构和业
务架构的改革,扩大整合效果,实现“一省一港”的港口格局。
第二,建立辽宁
统一的港务服务平台。
由政府牵头,整合现已运行的11个港口服务平台,形成
统一的辽宁港口对外服务平台,建设智慧港口。
第三,支持辽宁港口集团建设大
连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
引进航运企业、船舶管理、航运金融、海事法律等现
代航运服务机构,吸引航运资源要素集聚,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2.推动海陆集疏运体系建设,改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通路
第一,推进辽宁港口集团集装箱国际干线和支线中转体系的建设。
积极开辟
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定期航线,提升远洋干线航线航班密度,
打造“干支一体”海运通道布局。
第二,支持辽宁港口的内陆港建设。
在省内内
陆场站的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铁路运输等方面政府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并在其他省份内陆腹地的拓展方面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第三,推进海铁联
运项目建设。
出台扶持政策与优惠措施,实现不低于其它港口海铁联运享受的优
惠幅度。
支持辽宁港口集团构建东北区域的统一中欧班列平台,规划运营大连港
过境转运特色班列。
3.推进临港产业布局,夯实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基础
第一,加快发展高端临港产业,打造辽宁临港产业带。
充分发挥港口对临港
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突出临港石化、高端船舶、港口物流、滨海旅游、邮轮产
业等临港产业的发展。
第二,加快太平湾整体开发。
建立港口与政府的良好沟通
协调机制,推进港口运营、物流运输、园区开发、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发展,促进
产业园区开发和自贸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三,推进大连港大港区国际邮轮中心
的建设。
推进大连港大港区的改造,建设国际邮轮中心,出台邮轮产业的支持鼓
励政策,吸引邮轮公司、旅行社以及代理商来连运营。
4.创新港口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打造有利于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制度环境
第一,加强港口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
可由分管副省长
领衔负责,明确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第二,健全部门间协同机制。
可通过建
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召开政府各部门与港口企业的联席会议,实现利
益共建共享。
第三,成立大连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定位为集港口物流、航运交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仲裁、政务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航运业服务机构,致力
于提升辽宁港航高端服务功能,加速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参考文献
[1]鲁渤,路宏漫.大连港积极推动辽宁港口整合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21,37(08):60-64
[2]王大鸣,王桂泉,富莹.依托大连自贸港建设全面推进辽宁港口协同发展的建议[J].世界海
运,2020,43(08):1-4.
[3]周宝刚,岳必成,吕赞,张丽凤.辽宁临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3):299-305.
[4]王帷洋.辽宁港航业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05):59-60.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
(L20BJY047)
作者简介:马鹤丹(1977-),女,博士,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与企业组织、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