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礼流程(一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礼人员:
笄者;
主人(父母长辈):夏天
正宾(有德行的长辈):
赞礼1人:
赞者1人(协助笄者):
宾赞者1人(协助正宾):
有司(执事)1人(辅助):
观礼嘉宾若干。

笄者礼服:
1)采衣: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

根据冠礼的资料:样式是短褂裤,缁(黑)布为衣,朱红色的锦边——不知道女童是不是也是黑色?但建议可以穿明丽一些的色彩。

穿普通的布鞋。

梳双鬟髻。

2)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

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3)再加:发簪、曲裾深衣。

4)三加:钗冠。

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

佩绶等饰物。

衣服的摆放:按顺序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要加的发饰,由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发笄、发簪、钗笄。

说明: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礼器】
①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较平和的白酒代替,建议用古朴造型的酒杯。

②饭1份:可以用浅盘或小碗象征性地铺一层米饭即可,备竹筷一双。

③小几一个:作为置醴酒席的几案,上面放醴酒1杯,饭1份
④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用来放置要穿的三套汉服。

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放座垫(是用来跪坐的)。

⑤盥1个:用普通的盆加水,备毛巾及温和的洗手液即可,置于放汉服的席子北侧。

⑥香炉,香
⑦国旗挂图1张
⑧观礼者座垫若干。

【音乐】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华夏的礼乐文明是一个整体,礼乐不可分。

整个仪程中当然少不了丝竹管弦。

但希望选择高雅的古曲,如《高山》《流水》等。

琴、筝等乐器最好。

【笄礼仪程】
赞者、宾赞者先盥洗,拭手。

随笄者着采衣在东房内等候。

乐者入乐席演奏。

1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
2就位:有严格的顺序。

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座于主人位。

笄礼开始:
全场肃静。

奏乐停止。

赞礼唱:“天地造万物,万物兴和;万物兴我祖,以家以国;祖先荣后,父母传我,人生家国,贵至融和。

夫人之婴幼少儿既往,青年独立即成,家、族、国者纳其人之成立予其人之权利,其成人者受“个体生存、家族责任、社会义务”之命。

此一即一切之证,一切即一之始;特以正礼明典。

值令时福地吉人,某某成人笄礼开始。

请笄礼主人**向全体来宾致辞”。

主人起席,到场地中,向全场一揖(左中右三向各揖),致辞。

(参考致辞:“今日某某笄礼。

衷心感谢并热烈欢迎诸位亲友嘉宾的光临。

感谢正宾某某为某某加笄。

)致辞毕,再向全场一揖(左中右三向各揖),向正宾一揖。

正宾答礼。

主人归位。

加笄:
赞礼唱:请正宾盥。

正宾去盥洗处,主人随之,宾辞谢,主人应答。

正宾洗手,拭干。

完毕,与主人相对一揖,各回到原位。

笄者从东房内走出,赞者左后随。

至跪席前立。

正宾一揖笄者。

笄者正跪坐于笄者席上,面西。

赞者持梳子等物立于笄者左侧。

赞礼唱:“加发簪”。

赞者倾,为笄者梳理头发。

正宾及宾赞者(左后随)行至(席北)中场,正宾取过宾赞者托盘中的致辞稿,仪容舒扬面南立定,然后致祝辞,祝辞为:“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敬尔威仪,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亲友具在,以成厥德,受天之庆。

”,然后放回稿,取过笄,在席上跪下,郑重地为笄者加发簪。

然后起立。

宾赞者退。

赞者为笄者正笄整理,完毕。

笄者站起,正宾对他行揖礼。

正宾退。

赞礼唱:“笄者适东房,着深衣”。

笄者在赞者陪伴下进入东房内,在赞者协助下脱去襦裙,换上与发簪相配的深衣,然后再从房中出来,向来宾展示。

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

这是第一次拜。

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

这是第二次拜。

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面向挂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

这次是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然后仪容端庄地立于跪席前,面西。

置醴:
赞礼唱:“置醴。


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

正宾揖礼请笄者入席。

笄者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醴笄者:
赞礼唱:“醴笄者”。

笄者行至席西立,面南。

正宾取过宾赞者托盘中的致辞稿,仪容端庄面对笄者立定,然后致祝辞,祝辞为:“甘醴惟厚,嘉荐令芳。

拜受祭之,以定尔详.承天之休,寿考不忘!”,然后放回稿,取酒,授酒。

宾赞者退。

笄者拜,直身,受。

正宾答拜,退。

笄者就席。

赞者随。

笄者以酒三祭祖宗,立,降至席西,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笄者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

笄者拜,正宾答拜。

笄者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字笄者
赞礼唱:“字笄者。


正宾及宾赞者行至(席北)中场,正宾取过宾赞者托盘中的致辞稿,仪容端庄面南立定,然后致祝辞,祝辞为:“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

爰字孔嘉,女士攸宜。

宜之于嘏(音“佳”),永受保之,曰昭【字】。

”,然后放回稿,面对笄者立。

笄者对曰:“【自称】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

”,然后向正宾拜谢。

正宾答拜,退。

宾赞者随。

聆训:
赞礼唱:“聆讯。


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

具体内容父母酌定。

笄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对父母行拜礼。

【此处可由赞者说一些话】笄者拜有司及众宾:
赞礼唱:“笄者拜有司及众宾行礼之泽”。

有司排成一列,笄者向其行拜礼。

然后众宾行拜礼。

众皆答礼。

笄者退。

主人致谢辞:
赞礼唱:“请笄礼主人致答谢辞”。

主人行至场地中,面向众宾,左中右各一揖。

参考谢辞:“感谢诸位亲友嘉宾参加某某的成人笄礼,感谢。

祝大家身体安康。


左中右各一揖。

礼成:
赞礼唱:“某某家女子某某成人笄礼礼成”。

奏乐。

上巳节是华夏民族古老的节日,俗称三月三,也称女儿节。

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

三月初三多逢巳日。

所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就固定了下来。

这天,人们把香草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和衣服内,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让衣服可以不蛀;把香草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人们在这天还要举家到郊外踏青,在浸过香草的水中沐浴或者泼水为吉,去除去年一冬天的病气以求来年身体健康。

有的地方还有赛船的风俗。

而文人雅士们则在这天去郊外赏花喝酒行令,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上巳节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的情人节。

时下虽然炒作“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七夕是一个哀伤的日子,一个伤离别的日子。

中国原本有自己的情人节,它不在秋天,而是在春天。

中国也有自己的爱情之花,那就是芍药。

所以古时的青年男女多在这一天去郊外约会,不会被礼法束缚,反而会被认为是对春日生机的祝福。

因此,在这个富含了众多文化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在此举行传统的女子成人礼,希望能为大家展示消失已久的传统礼俗,把华夏的悠久文明传承下去。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