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外墙施工中裂缝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下室外墙施工中裂缝控制措施
摘要:地下室出现外墙砼裂缝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了做好防漏措施,本篇
文章主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出现外墙砼裂缝的原因进行合理的论述,并且依据
多年经验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预防手段,在实践使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反映,并且在施工阶段或者在交付以后没有再发生类似的情况,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外墙裂缝;防治工程实践
混凝土外墙结构在早期阶段出现的非荷载裂缝现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
为了对此类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实践积累经验,从工程特征
出发,做出合理的分析,并且利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提供给需
要的人员,互相学习交流,仅供参考。

1、地下室外墙裂缝成因分析
相关人员在对地下室外墙开展施工期间,尤其是浇筑以后在一天的范围内经
常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并且裂缝大多是竖向裂缝,产生裂缝的因素有很多,如外
墙的整体情况、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1.1塑性收缩裂缝
砼在凝固的前期阶段中,因为水分的快速蒸发,从而让水分逐渐朝着表面迁移,这样就会出现体积收缩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收缩大概在1%,倘若坍落度较大的情况,那么混凝土
会大于2%。

相关人员在开展施工时,由于天气炎热,湿度较低的情况下,混凝
土的水分就会初选表面迁移的情况,并且迁移量不大于蒸发量的前提下,就会受
到内层砼的限制,从而就会发生裂缝的现象。

1.2水化收缩及白干缩裂缝
水泥经过相关的化学反应,会出现水化收缩的现象。

其中,硅酸盐水泥大概
会有1.5%左右的收缩量,发生水化收缩的现象是在初凝之前,导致浆体在宏观
的角度上进行体积的收缩,倘若在初凝以后,就会在水泥石骨架里面发生空隙的
情况。

相关人员在对温差胀缩裂缝混凝土进行浇筑以后,由于水泥的水化发热从而
让砼内的温度逐渐的增加,通过每1000千克的水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砼的温
度提升大概8℃,倘若在入模温度下的砼,会在2-5d的范围内,并且温度能够超
过50℃但是不大于80℃。

而相关混凝土的线膨胀数值大概是10×10-6/℃。

1.3干燥收缩
地下室钢筋砼外墙出现开裂的情况是因为砼在经过硬化之后,里面分散的水
分会慢慢的蒸发掉,从而致使砼出现收缩的情况。

与此同时,因为外墙的相关体
积与表面积之间的比例较小,所以会出现干燥快的情况发生。

2、防止措施
2.1设计方面
由于外墙中暗柱及其相关的暗梁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因
此外墙在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相应的柱,并且在外墙上方等位置也设置有关的暗梁,提高侧墙剐度,可以避免出现裂缝的现象发生。

相关人员应当将外墙的钢筋安放在钢筋的外边,并且建议采取细而且密的钢筋,距离保持在150mm,从而能够有效的起到抗裂的作用。

相关人员可以采取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片或者是其他相关技术,能够在一定
程度上达到抗裂的效果。

相关人员应当使用C30~C40的砼作为标号。

2.2原材料及配合比
相关人员应当选择水化热现象较多的水泥,倘若在使用混凝土将要预拌时出
现大量胶结料的情况,可以使用恰当的热水泥,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和易性。

砂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不宜低于 2.6,石子粒径在满足可泵性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大粒径、连续级配,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减少用水量,相应减少混凝
土的干缩,同时,砂、石含泥量宜控制在1%-1.5%以内。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优质粉煤灰(可减少干燥收缩),降低水泥用量,有效减少水泥的水化热。

有资料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降低水泥用量10kg,
可降低内部温度10℃并可减少砼中多余水分的蒸发,达到减小收缩量的目的。

掺用膨胀剂: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可补偿砼收缩。

2.3施工
2.3.1钢筋工程
相关人员在对地下室外墙钢筋进行设计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如:尺寸大小、相应的间距等,还应当将拉钩换成恰当的材料来起到支撑的作用,对纵横的钢筋采取绑扎的形式。

2.3.2砼浇捣
从技术角度讲,砼采用现场搅拌胶凝材料用量较少,砼的收缩裂缝少,容易
控制混凝土凝结过程的收缩。

针对商品砼流动性大的特点,施工中采用斜面分层
法浇筑,在施工中加强砼的二次振捣,二次振捣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在砼初凝前,
保证砼的握裹力,另外,浇筑速度宜控制在30mh左右,浇筑时,严禁在一处面
料厚度超过1m,下料间距不超过3m。

2.3.3设置外墙垂直后浇带
通过计算外墙钢筋混凝土的收缩预估值,并将其与混凝土极限变形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在外墙浇筑时,每隔一段距离设一垂直后浇带,后浇带一般设在
应力可能集中的外墙转角附近,且又要便于施工。

2.3.4拆模、养护
对于刚浇筑的混凝土因其尚处在凝结硬化阶段,水化速度快,表面热量散失大,由于砼干缩随龄期增长而减少。

大部分干缩发生在早期,而早期砼抗拉强度低,因而,砼易在早期发生干缩裂缝。

2.4裂缝修复措施
由于地下室外墙要承受一定的水压且是常处在潮湿环境中的结构,其允许的
裂缝宽度为0.05mm,因此对于大于0.05mm的裂缝应进行修复处理,修补材料
主要采用环氧树脂及改性环氧树脂,修补方法主要有:表面处理法、灌浆法和填
充法。

2.4.1表面处理法
表面处理法是针对≤0.2mm的细微裂缝,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
泥膏及渗透性防水剂等,涂刷于裂缝表面可以达到恢复其防水性及耐久性。

2.4.2高压灌浆法
高压灌浆法是采用空气压缩机将树脂浆液、聚合物水泥浆灌人裂缝深部,达
到恢复结构整体性、耐久性及防水性的目的。

适用于裂缝宽度较大(≥0.3mm)、深度较深或贯穿的裂缝修补。

2.4.3填充法
大裂缝和接缝可以用胶凝性砂浆和油灰等堵缝材料来堵塞。

先把裂缝凿成V 型槽再用钢丝刷刷干净,采用52.5以上水泥配成I:I水泥砂浆仔细捣实,当有时水,可采用快硬水泥,修补后在裂缝两侧各150mm宽范围做防水附加层以加强防水效果。

3、施工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一酒店工程地下室l层,地上由裙房及高层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112062m2。

建筑总高度128米,建筑层数为28层;地下室平面尺寸85×116m,呈扇形布置,结构未设缝,地下室建筑而积9850m2。

3.2搅拌、运输
采用现场搅拌,输送泵运送。

3.3浇筑
分层(400mm)浇捣,要求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插入下层50mm以上,两层间隙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体论述,可以看出地下室因为采取了恰当的施工手段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工程施工阶段以及投入应用以后都没有出现裂缝情况的发生,相关的手段以及施工技术在我国近几年在地下室中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且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进而表明采取的方法恰当,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通过实践可以得知,相关部门应当对设计内容引起重视,进而能够对裂缝进行恰当的控制,并且选用品质有保证的材料,认真的呵护,进而来提高施工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怎样排尽地下室外墙根部积水[J].重庆建筑.2013(05)
[2]蒋宇.地下室外墙设计要点探讨[J].浙江建筑.2011(04)
[3]黄凤琴.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处理[J].住宅科技.2009(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