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板带宽和最大吞吐的数据量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考研王道
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考研王道摘要:一、交换机容量计算的重要性二、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详解1.端口数计算2.背板带宽计算3.吞吐量计算4.延迟计算三、实战应用: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四、总结与建议正文:交换机作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因此,正确计算交换机容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公式,从而选购到合适的交换机。
一、交换机容量计算的重要性交换机容量计算是为了确保网络设备能够满足预期的性能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交换机容量计算有助于避免网络拥堵、延迟等问题,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正确的交换机容量计算还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避免购买过度或者性能不足的设备。
二、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详解1.端口数计算交换机的端口数是衡量交换机容量的重要指标。
在计算端口数时,需要考虑交换机的实际可用端口以及所连接设备的数量。
计算公式如下:可用端口数= 交换机总端口数- 已使用的端口数2.背板带宽计算背板带宽是交换机内部传输数据的速度,也是衡量交换机性能的关键指标。
在计算背板带宽时,需要了解交换机的吞吐量以及背板总带宽。
计算公式如下:背板带宽= 吞吐量× 2(因为背板带宽通常是以双向计算的)3.吞吐量计算吞吐量是指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量。
计算吞吐量时,需要了解交换机的端口速率以及端口数量。
计算公式如下:吞吐量= 端口速率× 端口数量4.延迟计算延迟是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计算延迟时,需要考虑交换机的传输速度以及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计算公式如下:延迟= 传输距离× 传输速度/ 光速三、实战应用: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在选择交换机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端口数量:根据网络设备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数量的端口。
2.背板带宽:选择背板带宽足够的交换机,以确保网络性能稳定。
3.吞吐量:选择吞吐量较高的交换机,以满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背板带宽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 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
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0.1488Mpps)。
端口总速率
/view/71f9d921192e45361066f5e7.html。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1.理论计算方法:(1)交换机吞吐量:吞吐量是指交换机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数据量。
交换机的吞吐量取决于其工作模式、交换芯片、流量控制算法等因素,一般以Gbps(千兆位每秒)为单位。
计算交换机吞吐量的公式为:吞吐量=端口数*单个端口速率(2)单个端口速率:单个端口速率是指交换机每个端口的最大传输速率,通常以Mbps (兆位每秒)为单位。
常见的端口速率有10Mbps、100Mbps、1000Mbps (1Gbps)等。
交换机内部端口的速率可能不同,需要将每个端口的速率累加起来得到总的端口速率。
(3)总的带宽:2.实际测试方法:实际测试方法较为简单,可以通过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测试交换机的背板带宽。
(1)选择测试工具:常见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包括iperf、Netperf、IXIA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测试工具。
(2)准备测试环境:在测试之前,需要搭建一个包括交换机、测试设备和计算机的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可以是其他计算机、服务器等。
(3)进行测试:将测试设备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使用测试工具对不同端口之间的带宽进行测试。
测试工具会模拟大量数据流进行传输,通过测量传输速率来测试背板带宽。
(4)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获得交换机不同端口之间的实际传输速率,将这些速率进行累加即可得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
总之,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际测试两种方式来进行。
理论计算方法基于交换机的吞吐量和端口速率,而实际测试方法则通过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测试不同端口之间的传输速率。
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得到更准确的交换机背板带宽。
防火墙吞吐量计算
比如48*10GE单板,由2块芯片组成,每块芯片240G,2块就是480G
24*40GE单板,有4块芯片组成,每块芯片240G,4块就是960G
整机包转发率由最高单板性能和业务槽位数决定
比如,CE12812有12个业务槽位,单板最高性能是960G,小包800G,换算成包转发率就是1200Mpps。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率/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交换机的背版速率一般是:Mbps,指的是第二层,对于三层以上的交换才采用Mpps
整机包转发率就是12*1200Mpps=14400Mpps
槽位带宽也是由整机交换容量决定
如12808的C类网板, 整机交换容量是32T(双向),提供给没槽位的交换能力就是32/8=4T, 有槽位带宽按照单向来算,所以就是2T。
12812的C类网板,整机交换容量是48T(双向),同样可以算得槽位带宽为48/12/2=2T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最大吞吐量的计算公式
最大吞吐量的计算公式
摘要:
1.计算最大吞吐量的重要性
2.最大吞吐量的定义
3.计算最大吞吐量的公式
4.公式的实际应用
5.总结
正文:
一、计算最大吞吐量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最大吞吐量是指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了解和计算最大吞吐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评估网络性能、优化网络资源和提高用户体验。
二、最大吞吐量的定义
最大吞吐量通常用比特每秒(bps, bit per second)来表示,表示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
三、计算最大吞吐量的公式
最大吞吐量的计算公式为:
最大吞吐量= 带宽×利用率×数据包大小
其中,
- 带宽: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承受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通常用比特每秒(bps)表示。
- 利用率:网络资源在某段时间内的使用情况,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 数据包大小: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的平均大小,通常用字节表示。
四、公式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最大吞吐量:
1.获取网络的带宽和数据包大小。
2.统计网络资源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情况,得出利用率。
3.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最大吞吐量。
五、总结
计算最大吞吐量有助于了解网络的性能和瓶颈,为网络优化提供参考。
交换机性能计算公式
交换机性能计算公式交换机的性能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进行衡量,其中两个重要的指标是背板带宽和转发率。
1. 背板带宽(Backplane Bandwidth)是指交换机内部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通道的总带宽。
背板带宽决定了交换机在处理数据时的吞吐量。
通常情况下,背板带宽越大,交换机的性能越好。
背板带宽的计算公式如下:背板带宽=单个接口带宽x接口数量例如,假设一个交换机有24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每个接口的带宽为1Gbps),则背板带宽可以计算为:背板带宽 = 1Gbps x 24 = 24Gbps2. 转发率(Forwarding Rate)是指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和转发数据包的数量。
转发率决定了交换机的数据转发能力。
通常情况下,转发率越高,交换机的性能越好。
转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转发率=接口速率x接口数量例如,假设一个交换机有24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每个接口的速率为1Gbps)转发率 = 1Gbps x 24 = 24Gbps需要注意的是,转发率并不完全等同于背板带宽。
转发率是指交换机处理和转发数据包的能力,包括包头的处理、决策和数据包的转发,而背板带宽仅仅是指交换机内部传输数据的物理通道的带宽。
除了背板带宽和转发率,交换机的性能还可以通过其他指标来进行衡量,如缓存大小、数据包转发延迟等。
这些指标一起综合考虑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交换机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背板带宽和转发率并不是唯一决定交换机性能的因素,还受到交换机硬件设计、芯片集成度、软件算法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综合考虑交换机的多个性能指标,并根据实际需求作出选择。
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方法一、计算公式说明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1)线速的背板带宽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
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
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
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
交换机(学习资料)
交换机的交换容量又称为背板带宽或交换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交换容量表明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一般的交换机的交换容量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换机的交换容量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我们如何去衡量一个交换机的交换容量是否够用呢?1)所有端口容量乘以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交换容量,这样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交换容量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
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
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
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1)线速的背板带宽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
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最大吞吐量的计算公式
最大吞吐量的计算公式摘要:一、最大吞吐量的定义二、计算最大吞吐量的公式三、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四、最大吞吐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正文:最大吞吐量(Maximum Throughput)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个传输通道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吞吐量是一个衡量网络传输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设计网络通信系统、分析网络拥堵情况以及优化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最大吞吐量的公式如下:吞吐量= 带宽× 传输时间/ 数据包大小其中,带宽(Bandwidth)表示网络传输通道的最大传输速率,单位为比特/秒(bps);传输时间(Transmission Time)表示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单位为秒(s);数据包大小(Data Packet Size)表示数据包中实际传输的数据量,单位为比特(bit)。
公式中的各参数含义及计算方法如下:1.带宽:表示网络传输通道的最大传输速率,通常由网络设备或链路的技术规格给出。
例如,光纤的带宽可以达到100Mbps(兆比特每秒)甚至1000Mbps(千兆比特每秒)。
2.传输时间:表示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传输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传输时间= 数据包大小/ 带宽例如,当数据包大小为1000000比特(1Mbps)时,若带宽为100Mbps,则传输时间为:传输时间= 1,000,000比特/ 100Mbps = 100微秒(μs)3.数据包大小:表示数据包中实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由应用层协议或数据压缩算法决定。
数据包大小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
最大吞吐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网络性能: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网络设备和链路的最大吞吐量,可以了解网络的性能瓶颈,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2.设计网络通信系统:在设计网络通信系统时,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网络条件,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确保系统的最大吞吐量满足性能要求。
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公式
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公式
在网络通信中,交换机背板带宽是指交换机内部背板(Backplane)所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交换机的性能和数据传输效率。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公式如下:
背板带宽 = 总端口数× 单个端口带宽
其中,总端口数是交换机上所有端口的数量,单个端口带宽是指一个端口可以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由交换机硬件设计决定的,一般在交换机的产品规格中会明确标注背板带宽的数值。
例如,一个交换机的产品规格中标注背板带宽为100Gbps,意味着该交换机的背板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00Gbps。
在实际应用中,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应根据网络的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如果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较大,需要支持更多的设备同时进行数据传输,那么选择背板带宽较大的交换机是比较合适的。
而如果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较小,设备数量较少,可以选择背板带宽较小的交换机,以降低成本。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在规划网络时进行
参考。
例如,如果一个网络中有100个设备需要连接到交换机,并且每个设备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Gbps,那么可以选择一个背板带宽为100Gbps的交换机来满足需求。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还与交换机的其他特性和功能有关。
例如,一些高端交换机支持堆叠(Stacking)功能,通过将多个交换机堆叠在一起,可以提高整体的背板带宽和性能。
交换机背板带宽是衡量交换机性能和数据传输效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选择背板带宽,可以满足网络中设备数量和数据传输量的需求,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带宽计算公式
交换机性能参数学习总结一、交换机背板是设计值,可以大于等于交换容量(此为达到线速交换机的一个标准)。
厂家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将来模块的升级,比如模块从开始的百兆升级到支持千兆、万兆,端口密度增加等。
背板带宽一般是指模块化交换机。
它决定了各模板与交换引擎间的连接带宽的最高上限。
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
二、交换容量(最大转发带宽、吞吐量)是指系统中用户接口之间交换数据的最大能力,用户数据的交换是由交换矩阵实现的。
交换机达到线速时,交换容量等于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
三、包转发率它体现了交换引擎的转发性能。
标准的以太网帧尺寸在64字节到1518字节之间,在衡量交换机包转发能力时应当采用最小尺寸的包进行评价。
指基于64字节分组,在单位时间内交换机转发的数据总数。
当交换机达到线速时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四、转发带宽与包转发速率关系8*(64+8+12)*2*包转发速率/1024=转发带宽注:最大传输带宽=交换容量(交换容量用单工计算)我的公式推算:假设交换机有A、B、C三种接口各一个,它们的包转发率分别是X、Y、Z64+8+12的意思为:基于64字节分组测试(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就是64字节);8以太网中,每个帧头都要加上了8个字节的前导符;帧间隙最小为12字节。
再乘8是转换为Bit 为单位所以得:交换机转发带宽=X*8*(64+8+12)+Y*8*(64+8+12)+Z*8*(64+8+12)=(X+Y+Z)*1344=交换机包转发率*1344带宽计算公式说明长空发表于2006-1-15 11:44:00一、计算公式说明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交换机常用性能参数计算方法说明
交换机常用性能参数计算方法一、背板带宽:盒式交换机是没有背板的,所以不存在背板带宽的说法。
中高端模块化交换机(如S65/S85系列)的背板带宽是硬件设计时固定的。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
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二、交换容量交换容量=缓存位宽*缓存总线频率,因为我们的交换机都是存储转发的,交换容量的大小由缓存(BUFFER)的位宽及其总线频率决定。
三、端口容量端口容量=2*(交换机所有端口的速率相加),因为端口是全双工的,所以需要乘以2。
四、包转发率包转发率的计算方式:若交换机可提供24个100M端口和2个1000M端口,则转发能力=24*0.149+2*1.488=6.55Mpps ,为什么这么算?我们的交换机全部为线速转发,考验转发能力以能够处理最小包长(64Byte)来衡量,根据Ethernet的CSMA/CD的工作原理,报文在发送之前,要先侦听一段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线路空闲,则可以发送。
背板带宽和交换容量的区别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1.488Mpps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比如:2950G-48背板=2×1000×2+48×100×2(Mbps)=13.6(Gbps)相当于个千兆口吞吐量=6.8×1.488=10.1184Mpps4506背板64G满配置千兆口4306×5+2(引擎)=32吞吐量=32×1.488=47.616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率或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
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
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交换机的背版速率一般是:Mbps,指的是第二层,对于三层以上的交换才采用Mpps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
背板带宽吞吐量是什么
背板带宽吞吐量是什么当我们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交换时就需要用到交换机,在一些数据处理公司,比如银行、网络公司或者一些证券公司,在一些学校中也是可以见到的。
因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一般的设备不能够满足数个G或者上兆的数据上传与下载,这时就需要用到交换机了。
而一台交换机中背板带宽吞吐量越高,其处理数据的能力越强,这样的交换机才好,那么背板带宽吞吐量有多大呢?让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
背板带宽吞指的就是交换机的接口处的最大数据交换量,它决定了交换机交换数据的能力,一般都是以G bps做为单位的。
市面上比较一般的交换机中的背板带宽吞吐量在几个到几百个G bps之间,比较好的交换机吞吐量可以达到上兆。
只是其背板带宽吞吐量越高时标志着交换机的成本越高,其价格越昂贵。
背板带宽吞吐量的计算方法此处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线速情况,此种情况只需要你直接看端口处的总宽带数就可以了,这里的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总带宽。
如果是第二层情况,它的包转发线速率计算公式为: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线速率。
而第三层的包转发线速和第二层的计算公司相同,你可以参考第二层的公式。
不过你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当各层小于标称的包转发线速率才可以做到线速。
其中当你使用的以太网为万兆时,其交换机的有14.88Mpps的包转发率对于每个端口;当你使用的以太网为千兆时,有1.488Mpp的包转发率每个端口;当使用的以太网只是快速时,只有0.1488Mpps的包转发率。
只有做到以上的三种情况才能将背板带宽的吞吐量做到最大化,也就是实现了线性无阻塞。
在你购买交换机时,可以选择那些背板相对较小,而吞吐量较大的交换机,这样的交换机有很好的性价比,整体的性能也是很不错的。
在购买时,商家一定会大力的宣传其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当然厂家的宣传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相信的,不过由于吞吐量比较难测试,因此对于背板带宽吞吐量的宣传商家有可能会夸大。
包转发、吞吐量、背板带宽计算
包转发、吞吐量、背板带宽计算包转发:(只是针对交换机单口的转发速率(单位为:Mpps))1G=1024M1M=1024KB()1KB=1024B(byte)1B=8b(bit)例如100M的速率举例:100/8=12.5Mbyte/s(计算每秒的流量值)(先把12.5Mbyte/s换算成KB,然后在换算成byte为了方便计算取1024为1000)12.5*1000=12500KB12500*1000=12500000bytes12.5Mbyte/s=12500000bytes1250000/(64+8+12)=148809(注释:至于为什么要有64、8、12查看此链接)这样就可以就算出单个端口的转发速率并且得出100M=0.1488Mpps1000M = 1.488Mpps10G = 14.88Mpps背板带宽:(单位为Gbps)cisco 2950G-48此设备有2个1000M端口,48个100M端口背板带宽=((2×1000)+(48×100))×2(Mbps) =13600( =13.6(Gbps))吞吐量:(单位:Mpps)计算吞吐量要先计算出包转发率,因为吞吐量是计算所有端口的举例:还是以cisco 2950G-48举例刚才计算出了背板带宽为13.6Gbps相当于6.8个千兆口=13.6/2吞吐量=6.8×1.488=10.1184Mpps这样就计算出了吞吐量什么是线速线速是指交换机的端口上每秒钟传输的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即每秒传输多少bit,一个bit也就是一个二进制数0或者1)。
以我们常见的例子来说明的话,比如100M的网卡就是说的该网卡的网口线速为100Mbps;再比如安装的电信宽带是50M的宽带,说的是给我们开的端口线速度为50Mbps。
1G=1024M1M=1024kb1kb=1024B1B=8b计算实际带宽需要用(当前宽带÷8=实际下载速率)插个题外话——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线速和文件下载速度混为一谈了。
防火墙吞吐量计算
防⽕墙吞吐量计算Iterations今天⼩弟⼜遇到⼀些⼩问题,希望能有⾼⼿帮忙解下⼩⼩的疑惑。
今天翻开我记录的笔记,发现上⾯有⼀段在⽹上找到的⽂章: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处理器或接⼝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数据量。
⼀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法是没有⽤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来考虑:1、)所有端⼝容量X端⼝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例如,⼀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均线速⼯作时,提供⽆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般是两者都满⾜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如:2950G-48背板=2×1000×2+48×100×2(Mbps)=13.6(Gbps)相当于13.6/2=6.8个千兆⼝吞吐量=6.8×1.488=10.1184Mpps本来我看到这⾥,就觉得⼩弟已经了解了⾥⾯的计算⽅式,但是我随便找出⼀款交换机,⽐如S5700-48TP-SI-AC 这⼀款很普通的交换机,官⽹上的介绍是包转发率:72Mpps 交换容量:256Gbps ,我很不理解这个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这样算吧,48个⼝都是千兆,全线速转发,全双⼯,那就是说带宽就是96G,那如何可以达到包转发率:72Mpps 交换容量:256Gbps,真的不清楚,我现在被这三个东东的关系搞乱了!求⾼⼿解惑!!换⽹板跟整机交换容量、单板性能、槽位带宽之间的关系怎么换算?整机交换容量是由⽹板的能⼒以及⽹板的个数决定,⽐如12808的C类⽹板有两块芯⽚,每块芯⽚128*10.3125G = 1320G,那么两块芯⽚就是1320*2 = 2640G12808的整机交换容量就是2640G(单⽹板提供的能⼒)*6(⽹板个数)*2(双向)= 31.68T =32T单板性能由单板⾃⾝转发芯⽚决定⽐如48*10GE单板,由2块芯⽚组成,每块芯⽚240G,2块就是480G24*40GE单板,有4块芯⽚组成,每块芯⽚240G,4块就是960G整机包转发率由最⾼单板性能和业务槽位数决定⽐如,CE12812有12个业务槽位,单板最⾼性能是960G,⼩包800G,换算成包转发率就是1200Mpp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板带宽和最大吞吐的数据量的计算方法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 ?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
吞吐量相对大
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
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交换机的背版速率一般是:Mbps,指的是第二层,
对于三层以上的交换才采用Mpps
补充一下1.488的由来:
具体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每个包的前面加上64个preamble (前导符),然后在每个包之间会有96个bit的IFG(帧间隙),也就是原本传输一个64个字节的数据包,虽只有512个bit,但在传输过程中实际上会有512+64+96=672bit,也就是说,这时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实际上是有672bit的。
千兆端口线速包转发率=1000Mbps/672=1.488095Mpps,约等于1.4881Mpps,百兆端口线速包转发率=100Mbps/672=0.1488095Mpps,约等于0.14881Mpps。
下面有两个例子
2950G-48
背板=2×1000×2+48×100×2(Mbps)=13.6(Gbps)
相当于13.6/2=6.8个千兆口
吞吐量=6.8×1.488=10.1184Mpps
4506
背板64G
满配置千兆口
4306×5+2(引擎)=32 吞吐量=32×1.488=4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