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义
辩证否定观 树 特点 立 要 求 创 辩证否定 实质 我 新 观与创新 们 树 意 立 识 意识 是 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唯 物 辩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 证 和创新的 法 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 要 要 精神与创新意识 求 求 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的实
形而 上学 否定 观
际,突破成规陈说……
(2)二者关系: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肯定方面处于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性质和自身存在,当否 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 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二者互为前提,无肯定即无 否定,无否定便无所谓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 肯定 (两个方面的作用不同,在事物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 的)
牛刀小试:
(2009· 江苏卷32)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否定的理解,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知识的 ( )
能力。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例子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课堂探究】课本第77页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有什么 作用?
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我们经常说,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 种什么关系?
一方面,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 只有破旧,才能立新,要坚持“破”字当头,敢于否定 一切旧事物,以新质代替旧质,积极推动事物发展。另 一方面,“破”不是全盘抛弃,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对旧事物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 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 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 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 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 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
“扬弃”的过程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④创新 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答案】 B D.③④
【解析】创新是“扬弃”,是既否定又肯定,故①错误,②正确;从 材料看,中国通过创新,取得了技术成果和生产力发展,而未涉及生 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故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
举例: ★鸡蛋孵化为小鸡 ★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 ★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B、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 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举例:
★社会主义社会否定资本主义社会,抛弃了 私有制、生产关系、腐朽的上层建筑,保留 了先进的生产力、科技、生产经验、管理方 法 ★鸡蛋孵化为小鸡,抛弃了外壳,保留了胚 胎
。
1、辨证否定观Biblioteka 内容(1) 辨证否定观的含义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不是外力作用的否定
注意: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 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 盾运动的结果。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必要条件)
(2)、辨证否定的特点 A、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 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一、 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我把虫子踩死,大风摧折了庄稼,把一粒麦 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然后又把它涂掉 等,这些是不是否定? 这是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
什么是辨证的否定?
思考:种子要发芽有什么条件? 内因(自身)重要,还是外力重要? 新芽是对 种子 的否定。 在这里旧事物是 种子 ,新事物是 新芽
苹果 iPhone 4
手机之过去 (1)“大哥大”有没有优点? (试列举几个方面。)
(2)为什么“大哥大”后来被淘汰? (试列举不足之处) (3)“大哥大”被淘汰是否意味着
对它全盘否定了?为什么?
补充知识: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 状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他事物转化的 方面。
(2010· 浙江卷27)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
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 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
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
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 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
是既保留又克服,故A、B、C三项都是正确的说法;D项属于形而上 学的否定观,故选D项。 【答案】 D
(2009· 宁夏高考)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 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 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议问题等。 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 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 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 新意识,引导他们( )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②拓展自由 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 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 学发展的突破点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问题:
如果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结 果将是什么? 肯定一切——事物将没有发展
否定一切——事物将失去联系,无法实现发展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①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 联络 ②外形笨重,功能简单 ③手机需要逐渐走向多元化, 从功能手机到短信、到多媒 体,到互联网应用……
移动通讯是发 展的趋势 必须改进外观, 增强手机功能
手机之过去
摩托罗拉3200俗称“板 砖”,80年代末移动通讯开始 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代手机新 贵,在中国人称“大哥大”, 亦可作防身之用,最高售价曾 达到3-4万元。
第二代手机(2G)
特点:支持多媒体短信; 和弦铃声,个性化铃声;支 持E-Mail;照相功能;收 音机功能
第三代手机(3G)
特点:它能够处理图 像、音乐、视频流等 多种媒体形式,提供 包括网页浏览、电话 会议、电子商务等多 种信息服务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 辩证法既 是科学的 世界观, 又是指导 我们认识 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 重要思想 方法。
联系 发展 :矛盾
:矛盾分析法
:创新
•
第28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 赛于3月29日-31日在安徽陆军军官学 院举办,我校选送的三件作品全部获 奖:《便携折叠书夹》(作者:范宇 祥)获省二等奖,《无线扩音笔》 (作者:徐鑫磊、张康、李威风)获 省三等奖,《方氏锁》(作者:方帅 帅、王铂铭、刘子璇)获省三等奖。
例1(2009·山东文综)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 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
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析
(
)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要求选择与“物种变异、逐步进
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题肢。“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
【举例】奴隶社会让位于封建社会;资 本主义社会末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B、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在对现存的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 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 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 不断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A 、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 破除落后观念。(破旧) B 、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 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新)
【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 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因而 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 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密 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 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破旧);注重 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 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新)。
合题意;B项体现了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
肯定,符合题意;C项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
证关系,不符合题意;D项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3.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
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 )
涵的哲理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
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由此排除A、B、D,故选C。 答案 C
2.下列选项中,体现辩证的否定观的是 A.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是就是,非就非,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 B
)
解析
A项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观,不符
功能越来越强大
外形越来越时尚
保 留 克 服 增 添
(3)辨证否定的实质:“扬弃”
辨证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 简单地否定一切, 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 保留。
扬
——肯定、保留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弃 ——否定、克服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结合以上观点,能 否归纳概括出辨证的否 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有什么根本不同?
【课堂探究】课本第76页
★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迷信专家 的意见?
★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不要书本 知识,不尊重权威,抛弃专家的一切意 见?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和权 威?
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
“上”指“上级精神”、“权威观点”; “书”指书本上的知识和前人、他人的经验; “实”指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客观事物
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区别
辩证法的否定观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 否定的动力 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 否定和肯定 能够包含否定,发展是 的关系 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否定同发 展、联系 的关系 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 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是“扬弃”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 外因作用的结果,是 外力、主观强加于事 物的 否定和肯定都是绝 对的,要么否定一 切,要么肯定一切 是联系和发展环节的 中断,不是“扬弃”
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 是唯物辩证法 的要求
手机变迁历程:
19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出租一种 体积很大的移动无线电话,客户只能把这种电话安在 大卡车上。 1985年,摩托罗拉工程师库帕发明第一台现代意 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重量达3公斤 ,携带使 用仍然较不方便。 1999年手机重量减轻到了60克以下。这种新型的手 机可以上网、玩游戏、拍照,甚至可以看电影。 3G时代到来,手机的最大优势就是传输速度大幅 提升,是名副其实的移动宽带,拥有手机导航、手机 支付、在线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功能
手机之未来
人类在未来使用的超轻薄“指触”手机
【课堂探究】课本第76页
★有没有永恒不变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 没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展的认识和 真理?为什么?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还会向 前发展吗?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不崇拜任何东西) A、世界是永远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世界观) 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其存 在的理由,但对它内部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 来说就变成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 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