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湘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
中国的城市化:(见P40表格)
2021/2/4
17
考考你: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 D)
2、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空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 和城市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工2021业/2/4 生产和城市拓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11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Nhomakorabea城市化特点
原因
发
起步早
工业化早
达 国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家
出现逆城市化现 象
☆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较低,南美则较高)
☆ 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具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水平 明显超过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南美洲国家尤为突 出
☆部分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落 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
2021/2/4
3
3. 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意义
缩小城乡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促进城
差距
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发展,利于改善
地区产业结构
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 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 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2021/2/4
19
7、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 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t1
t2
t3
t4
(1)、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 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
②、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
③、 由孤立的城市发展成城市群
。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是 逐渐提高 。
(23021)/2/4此过程称为
特大城市数量 (个)
13
占城市总人口 (%)
71 114 222 408 29.5 33.4 34.0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二战以后 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
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
2021/2/4
9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
☆ 发展相对成熟,城市化水平多在75%以上,少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约为2500万 C、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 D、人口密度大
5、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C )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中国
6、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 B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2、不合理。
理由:①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是随国内工农
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因为农业提供不出足够的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
城市也吸收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
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
成很大压力,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②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
些工作?
2021/2/4
15
结合所学,讨论完成P40活动1表格: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速度 快,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城市化动力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产业结构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人口流动 内地 沿海/山区 平原/农村 城市/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 城市建设 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环境生态 环境和生态保护虽然采取 许多措施,城市环境也得到初步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湘教版)
一、城市化(又叫城镇化)
1. 概念
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021/2/4
2
2、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 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021/2/4
16
知识小结:
概念
人口与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化 标志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城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市 化 过
意义 ①人口转移 ②产业结构 ③工业化 ④科技 ⑤文化、思想、观念
程 与 特
动力 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 机制
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前程度的时间是
(
A、1750年之前的几千年
B、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C、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D、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
3、下列国家中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C )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日本
2021/2/4
18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4—6题
4、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 A )
城市化 。
20
本课结束!
2021/2/4
21
谢谢观赏
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 三是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2021/2/4
5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 反之则越低。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
剩余
社会 经济 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生产率提高 劳动力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城 市 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城市化 发展的前提;
2021/2/4
7
三、城市化特点
1.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
2021/2/4
8
时间 1800年 1900年 1950年 1990年 2000年
城市人 口比重
2.5%
13.3%
28%
41%
50%
二战以后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年份
1900 1950 1960 1980 2000
改善,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
城市化与经 基本协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解决 济发展关系 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城市化与工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
业化关系 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
系尤为密切,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
数高达90%以上
☆ 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 城市外围地带人口显著增加,出现较多的卫星
城和工业区
☆ 市区范围明显加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
☆ 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
☆ 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重视保护城市的
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
2021/2/4
10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总体还比较低,2011年仅为46.5%
文化、思 想、观念
2021/2/4
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 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 乡差距
4
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6材料,找出“什么
是乡村—城市转变”?在我国主要有哪些类型?
1、定义: 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2、类型: 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工业是城市 经济的主要支柱;
☆202城1/2/4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6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几千年前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起步)
空前发展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三个阶段):
城市起源 缓慢 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 加速 发展 20世纪(二战) 迅速 现在
如果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工业化进程,就会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阻 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21/2/4
14
快速 恢复正常
振荡 停滞 起步
探究 读上面两图,结合P39阅读材料,思考:
1. 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
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2021/2/4
13
阅读P37-38阅读材料,回答P39活动问题:
3、(见对比表格)
4、二者要相适应。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 水平越高;反之越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市化 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如果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工 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会出现“虚假城市化”的特点,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等
发 展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
起步晚,发展快 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中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国
家
2021/2/4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12
阅读P37-38阅读材料,回答P39活动问题:
1、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原因:①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 地价上涨,②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③再加上高 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许多人在城市中心 区和郊区之间作“钟摆式”移动,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