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西铁路330kV供电工程甘肃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西铁路330kV供电工程(甘肃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要本)
建设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
环评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5号
2018年8月中国·南京
1前言
1.1工程建设特点
银西铁路330kV供电工程(甘肃段)建设规模包括:1、丰乐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2、庆中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3、木钵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4、洪德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5、丰乐~宁县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6、庆中~李咀牵~西峰330kV输电线路(固西线改接) 工程,7、庆中~雷旗村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8、木钵~官营村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9、木钵~芦沟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10、洪德~芦沟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11、洪德~甜水堡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本工程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庆城县、西峰区、环县境内,工程建设特点如下:
(1)本工程属于330kV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2)330kV输变电工程运行期无生活废水排放、无环境空气污染物、无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
(3)本工程属于站-线型式的工程,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对土地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变电站及线路塔基四角处的永久占地和施工期临时占地;
(4)本工程变电站四周及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和人文景观,亦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1.2工程建设必要性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位于陕西、甘肃及宁夏自治区等三省(区)境内。

线路南起西北地区中心城市西安,向西北经陕西省咸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后接入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正线长度617.146km,其中陕西省境内163.456km,甘肃省境内271.888km,宁夏自治区境内181.802km。

银西铁路已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1月建成通车。

银西铁路建成后,近期2025年总用电负荷为5.52万kW,用电量合计30374万kWh;远期2035年总用电负荷为11.3万kw,用电量合计62168万kWh。

银西铁路甘肃段新建宁县、李咀、雷旗村、官营村、芦沟、甜水堡共6座牵引变电所,需要甘肃电网对以上6座牵引站提供供电电源。

因此,银西铁路330kV供电工程(甘肃段)是有必要的。

2.5环境保护目标
经现场调查,本工程变电站四周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亦无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本工程木钵~芦沟牵330kV线路评价范围内涉及庙儿沟水源地准保护区,通过坐标核实,本工程330kV输电线路距离庙儿沟水源地准保护区距离最近处约40m,不在准保护区内立塔。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具体如表2.4所示。

表2.4(a)银西铁路330kV供电工程(甘肃段)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居民类)
4 / 23
5 / 23
6 / 23
7 / 23
8 / 23
9 / 23
10 / 23
*该处敏感点距离211国道约6m,因此声环境执行4a类标准。

2.6评价重点
(1)通过对本工程在施工期、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预测分析运行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减缓或降低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

(2)在对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针对施工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对本工程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需进一步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使本工程所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并提出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作为工程影响区域的环境管理及环境规划的依据。

(3)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分析,本工程预测评价的重点是工程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1、丰乐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期丰乐变扩建330kV出线间隔两个,至宁县牵引站。

扩建工程在原有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需新征用地。

2、庆中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1)庆中变间隔扩建:本期在庆中变扩建3个出线间隔,分别至李咀牵引站1回、至雷旗村牵引站2回。

本期每台主变新上2组30Mvar 低压电抗器,共4组。

(2)西峰变改造:李咀牵利用原西峰至固原线路开断后西峰侧剩余线路接入西峰变,校核西峰变原西固线间隔。

将原西固线(本期工程改接后为李西线)西峰侧60Mvar高压电抗器改为备用。

3、木钵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期木钵变扩建330kV出线间隔3个,至卢沟牵引站1回,至官营村牵2回。

扩建工程在原有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需新征用地。

4、洪德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期洪德变扩建330kV出线间隔3个,至卢沟牵引站1回,至甜水堡牵2回。

扩建工程在原有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需新征用地。

5、丰乐~宁县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新建丰乐330kV变电站至宁县牵引变两回输电线路,除丰宁一回在丰乐变出线段与已建的乐朝一回利用5基双回路同塔架设外,丰宁一二回线其余段均采用单回路架设。

丰宁一回线路路径长度约11.9km,丰宁二回线路路径长度约11.2km。

6、庆中~李咀牵~西峰330kV输电线路(固西线改接) 工程:新建庆中330kV变电站至李咀牵引站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方式,线路路径长度约26.5km;利用原西峰至固原线路开断后西峰侧剩余线路接入西峰变,新建线路路径长度约8.1km,采用单回路架设。

7、庆中~雷旗村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新建庆中330kV变电站至雷旗村牵的两回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方式,庆雷一回线路路径长度约为26.8km,庆雷二回线路路径长度约为26.7km。

8、木钵~官营村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新建木钵330kV变电站至官营村牵引站的两回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方式,木官一回线路路径长约12.7km,木官二回线路路径长约13km。

9、木钵~芦沟牵330kV输电线路路工程:新建木钵330kV变电站至芦沟牵引站一回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方式,线路路径长约66.9km。

10、洪德~芦沟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新建洪德330kV变电站至芦沟牵引站一回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方式,线路路径长约15.4km。

11、洪德~甜水堡牵330kV输电线路工程:新建洪德330kV变电站至甜水堡牵引站两回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方式,洪甜一回线路路径长约51.5km,洪甜二回线路路径长约51.9km。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工频电场
本工程各测点处的电场强度现状值较低,小于4kV/m。

(2)工频磁场
本工程各测点处的磁感应强度较低,小于100μT的限值。

(3)噪声
本工程变电站扩建间隔处周围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现状值昼间、夜间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变电站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值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5.1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现状监测分析,本工程变电站扩建间隔处围墙外5m、地面1.5m高度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4000V/m、100μT控制限值。

(2)330kV送电线路电磁环境预测结果分析
根据现状监测分析,本工程输电线路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4000V/m、100μT控制限值。

通过预测分析,本工程输电线路建成后,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4000V/m、100μT控制限值。

5.2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变电站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预测结果,庆中330kV变电站本期工程投运后,变电站厂界噪声排放预测值昼、夜间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庆中330kV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值昼间、夜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GB3096-2008)。

(2)330kV送电线路声环境预测结果分析
由类比监测结果分析,可以预计本工程330kV输电线路经过村庄居民点运行产生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在主要交通干道两侧运行产生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

5.3水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废水产生,因此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

5.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固体废物的产生。

5.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输变电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占用、地表植被破坏和施工扰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等方面。

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塔基永久占地处的施工对附近的自然植被和农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不进行必要的防护,可能会影响当地植物生长,加剧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塔基临时堆土、临时施工便道占地及张力牵张放线并紧线等临时占地将改变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使部分植被和土壤遭到短期破坏,导致生产力下降和生物量损失,但这种破坏是可逆转的;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施工车辆会对施工场地周边野生动物觅食、迁徙、繁殖和发育等产生干扰,有可能限制其活动区域、觅食范围与栖息空间,对野生动物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本工程为点位间隔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不大,其影响局限在征地及其周边较小范围内,对区域的影响时间较短。

因此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6公示
公示方法:在甘肃科技报上进行公示。

公众参与实施主体:由建设单位作为公告的发布单位。

公告内容:
(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

(2)建设项目的性质及内容。

(3)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主要环保措施可达到的治理效果。

(4)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的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公示期间,均未收到民众的电话、书面信件或其他任何有关对输变电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反馈意见。

7评价结论
(1)银西铁路330kV供电工程(甘肃段)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第四条“电力”的第10点“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为鼓励类项目,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处的电磁环境及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应标准。

(3)根据预测,输变电工程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满足评价标准要求。

本期庆中变在每台主变处扩建2台30Mvar抵压电抗器,通过预
测分析,本期扩建工程投运后产生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值叠加前期变电站工程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预测值后,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预测值昼、夜间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4)本次输变电工程公众参与共分发了152份公众意见征询表。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工程附近居民进行调查,公众参与对象涉及到各类职业,文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基本反映了当地居民的职业和文化构成,以工程附近居住或工作的居民为主,切实的反映了附近居民对本工程建设的意见,同时,其所提出的意见能较好的代表其他居民对本工程建设的态度,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调查结果显示,有94%调查对象对本扩建输变电工程持支持态度,6%调查对象对本扩建输变电工程持有条件支持态度,无人表示反对。

本工程在实施了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和要求后,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