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妇产科临床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妇产科临床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影响。

方法:选取笔者单
位妇产科接受早产产妇为观察对象,研究开展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56例,同期选取足月妊娠产妇为参照对象,共计56例,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

结果:经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可知,流产史、妊娠期合并症、胎
盘前置、羊水过多等因素可作为早产发生独立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妇产科早产危险因素较多,明确相关影响因素,规范产检,
加强孕期保健,降低早产发生率。

【关键词】妇产科;早产;危险因素;影响
早产为妇产科常见不良妊娠结局,据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1],早产在产妇
分娩发生率约为10%。

发生因素较多,因胎儿生长发育周期较短,出现早产婴儿
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开展有效防治对策尤为重要。

随着近年我国人
口问题凸显,临床针对女性妊娠关注度不断提高,为有效预防产妇早产,避免新
生儿死亡,特针对妇产科早产发生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预防对策,有
效保障母婴安全,现研究笔者特针对妇产科早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单位妇产科接收早产产妇为观察对象,研究开展时间2021年1月
至2021年12月,共计56例,年龄23-39岁,均龄(28.55±1.19)岁,孕周26 -37周,均值(32.42±1.04)周;同期选取足月妊娠产妇为参照对象,共计56例,年龄23-41岁,均龄(28.57±1.22)岁,孕周36-42周,均值
(40.35±1.56)周;计算比对2组产妇年龄资料,差异均衡,具有观察意义
(P>0.05)。

纳入标准:(1)筛选观察对象均满足《妇产科医学》中针对早产的诊断依
据[2];(2)所选产妇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项目知情,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3)产妇均具有完整病历资料。

排除标准;(1)产妇资料残缺;(2)因不可抗因素拒绝参与研究或中途脱
落人员。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针对2组产妇年龄、孕次、既往史、机体功能、妊娠期合
并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对2组产妇基线特征。

1.3评价标准
采用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方式,针对早产、足月妊娠产妇相关因
素进行分析,了解早产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校验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将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标准值。

2结果
早产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
经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可知,流产史、妊娠期合并症、胎盘前置、羊水过多等因素可作为早产发生独立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早产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
变量因素OR95%CI P值
流产史 1.2630.426-2.114<0.05妊娠期合并
0.9280.341-1.607<0.05

胎盘前置 1.5610.716-3.684<0.05
羊水过多 1.2200.419-1.719<0.05 3讨论
随着近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水平升高,结婚及生育年龄增大,受社会压力、生活作息等多重因素影响,产妇出现早产几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为临床常见不良妊娠结局,极易危害母婴健康,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3]。

分娩
作为女性特殊生理阶段,因机体激素水平改变,生理承受能力较差,极易因外界
环境、情感状态等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主要因素;同时受机体状况、妊娠期合并症等因素影响,增加早产发生几率;因胎儿发
育周期较短,机体发育不健全,具有较高残疾率及死亡率,对新生儿日后智力、
身体发育具有较大影响,开展有效早产防治对策尤为重要[4]。

研究经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可知,流产史、妊娠期合并症、胎盘
前置、羊水过多等因素可作为早产发生独立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研究显示妇产科早产与既往流产史、妊娠期合并症、胎盘前置、
羊水过多等因素具有高度关联,多次流产会导致宫颈口损伤,影响子宫内膜完整性,直接影响子宫生育功能,随着妊娠周期延长,妊娠中晚期易出现宫颈关闭不全,胎膜早破诱发早产情况;妊娠期合并症以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为主,直接影响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易导致胎儿宫内窒息、生长受限、早产等情况发生;前置胎盘作为临床常见异位妊娠情况,临床潜在危害性较大,分娩风险系数较高,
为降低前置胎盘对母体的危害,临床多以早期终止妊娠为主,进而导致早产情况
发生;羊水过多发生因素较多,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儿早产。

随着近年妇产
科医学不断优化,通过开展孕期筛查,可有效明确相关风险因素,于孕期孕期加
强健康保健,了解产妇、生育史、流产史等,及时检出高风险人群,开展针对性
医疗干预;并通过规范孕期产检,及时检出孕期合并症、胎盘前置、羊水过多等
风险因素,开展规范化治疗,有效降低相关因素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避免早
产发生[5]。

加强产妇健康教育,针对早产发生因素、临床危害及预防对策进行讲解,提高产妇体检依从性,规范日常作息,自主调节负面情绪,养成规律健康的
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早产。

综上,妇产科早产危险因素较多,明确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重视,规范产检,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妇孕检依从性,降低早产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叶长翔,陈生宝,王婷婷,等.早产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当
代儿科杂志,2021,23(12):1242-1249.
[2]景绍粉.妇产科临床早产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保健营
养,2021,31(5):74-75.
[3]何丽芸,杜莉,金辉,等.上海市早产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妇
幼健康研究,2020,31(6):706-711.
[4]周杨,曾瑞珍,刘晓丽,等.先兆早产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的影响因素[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0):126-127,131.
[5]朱金改,陈玉林,韩树萍,等.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
的构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6):862-8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