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教育14、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概要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新安江第二小学陈锡平科学概念: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实验材料:分组实验材料12组:烧杯、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铁棒、铜棒、铝棒酒精灯铁盘子火柴牙签传热比赛实验装置同样大小的铁勺和木勺各一其它:温度计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是怎样传递的。
在上堂课的探究活动当中,我们使用了铁棒、圆铁片,这些材料都是铁做的,那么其他材料的传热的情况是不是都跟铁一样呢,她们的传热速度是不是都一样呢?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1、认识各种材料传热的速度有快慢之分1)教师出示所提供的各种材料。
(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铁棒、铝棒、铜棒)2)将这些材料分成传热速度慢和传热速度快两组,怎么分?说说这么分的理由。
3)实验要求,同时放入热水中,及时观察,比较谁传热的速度快。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结果。
2、建构科学概念: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1)像铜、铁、铝这类传热快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
像木头、塑料这类传热慢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木头、塑(板书:热的良导体:铜、铁、铝……料、玻璃……)(2)举例运用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例子。
生活中有的地方需要传热快一点,如锅底用铁做的,炒菜就容易熟。
有些地方需要传热慢一点,如锅柄用塑料做的,防止手烫伤。
请你举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设计意图:在材料的选择上,选择尽可能多的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科学概念。
特别像玻璃,在学生意识当中认为是热的良导体,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有热的玻璃水杯会烫手这样的经验。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
教材简析:《传热竞赛》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一册第14课的内容。
本活动“勺柄冷热变化”将帮助学生认识到热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位,从而对物体的传热有一定的了解。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3、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① 能够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② 能够设计实验来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③ 它可以预测实验现象。
④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⑤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 能够与其他学生一起探索热传导现象。
② 能够与其他学生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
科学知识目标能理解什么是热的传导。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STSE)目标可以解释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热传导实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小学科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因此,我选择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其过程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与预测3、制定计划4、观察、实验、操作或数据收集5。
思考与结论6。
表达与沟通3。
教学程序合理设计教学程序是落实教学、实现目标的关键,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规律及目标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感受生活,提出问题(2)实验探索、交流与总结(3)巩固应用,拓展评价(4)课外探索是我最好的选择下面我结合教学设计,做具体说明:(一)感受生活,提出问题科学来自问题,问题来自生活。
本环节重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提出本节课所需要探究的问题。
1.首先,展示一个小勺子,让一些学生触摸把手,让他们在室温下感受把手的冷热感觉。
然后将勺子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然后让学生触摸把手,感受把手的温度变化。
因此,问学生:为什么要把勺子放进热水里中,勺柄也会变热呢?2.根据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现有的科学知识进行猜测和大胆的预测。
传热比赛 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大杖子学区宽甸小学吴春海一、教学目标知识:说出热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能力:能设计实验解决实际的问题,并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例子。
情感:能意识到热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想出更多的实例。
二、教具和学具相关课件、水杯、铝勺、自制铁架、铝片、凡士林、火柴棍、豆子、酒精灯、记录单三、教学流程课前我先在黑板上写上正标题——《传热比赛》认识实验仪器:酒精灯。
(一)、现象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一把铝勺和玻璃杯,让学生来摸摸勺把儿和空茶杯有什么感觉?学生猜测后摸一摸,并介绍感受。
2、对比实验:老师把小勺放在热水里,过一会儿再让同一个学生摸摸勺把儿和茶杯,说出有什么感觉?(注意安全提示)3、提出问题:勺把儿是怎么变热的呢?猜想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热是怎样传递的)(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放入热水中勺柄也会变热呢?依据此问题,让学生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大胆预测。
(三)、设计方案,实验探究1、认识材料2、设计本组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并简单画出设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实验方案展示设计图,进行汇报。
4、组内实验探究(1)课件出示“温馨提示”(2)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1)分组汇报。
(2)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现象重现。
课件出示结论题指名填完整。
(结论: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教师出示热传导概念,并板书。
(四)、解释现象、走向生活本环节重在巩固、拓展学生探究能力。
(课件出示)1、回头解释放在热水中的小勺,勺柄为什么也会变热呢?2、冬季病人输液时在输液管上放上暖水袋。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我校也开展了学先进比先进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就要求我们能够把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使我们的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具体现实的生活中来。
下面结合《传热比赛》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传热比赛》。
【教学设计理念】1、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通过我们身边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规范细节,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应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在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以达到受用终生的目的。
【教学目标】1、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理解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两种类型。
理解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现象。
【材料准备】学生实验材料:1、涂好腊油的圆铁片、长铝条、方铝片各3片,酒精灯、钳子、火柴。
2、泡沫条、铜棒、铁棒、玻璃片、铅笔、竹筷、塑料棒、瓷勺、杯子、热水等。
教师演示材料:两个完全一样的带盖不锈钢杯子、蜡烛、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师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带盖不锈钢杯子提问:老师这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里面分别装了凉水和热水,不打开盖子,谁能判断出哪个杯子里装有热水?2、学生判断:用手摸,热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
师追问:你断定这个杯子里装有热水的依据是因为——?(师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3、学生质疑:4、师归结问题,引导出探究重点:杯子是怎样变热的?(板书“?”)(设计意图:采用问题式引入,让学生在借助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那个解决问题,能更加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有效问题的产生创设良好的铺垫。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14、传热比赛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传热比赛》就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
本单元以常见的热传递现象为载体,通过冷热的相互作用来体现“作用与平衡”。
为进一步地研究能量奠定了基础。
本课通过设计热传递实验、实验观察、汇报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或部分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部分。
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本人执教的《传热比赛》就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就就是“热”在物体中就是怎样传递的。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认识轻小物体在不同受热金属材料上,就是如何掉下来的。
从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比较相同点,得出实验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冷与热已有生活经验,但对热在物体中就是如何传递的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因此通过科学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直观的实验现象,比较分析得出热传递的规律。
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我采用的就是师生共同准备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与突出重点的要求,制作了课件,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理解什么就是热传导,即热在物体中就是怎样传递的。
(2)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与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与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3)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
(4)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5)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她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现象。
(2)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她同学进行交流。
(3)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4传热比赛 |冀教版
14、传热比赛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3)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
(4)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5)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
(2)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科学知识目标:能理解什么是热传导,即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理解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联想出更多的实例。
四、教学方法:运用自主探究法,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亲历验证过程——总结实验结论——发现新问题——想再继续探究的过程进行教学。
五、教学准备:1、材料与工具:小勺,杯子,热水;凡士林,火柴,豆子、铜棒、铁片、易拉罐、酒精灯,支架、三脚架等。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演示勺柄变热实验导入课题:请学生上来摸勺柄提问手有什么感觉?接着把勺子放入加热水的烧杯中,等一分钟,再让学生摸勺柄,提问手有什么感觉?2、课件出示问题:勺柄是怎样变热的?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是因为热水把热传到勺柄上了。
4、课件出示问题:那么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传热比赛”(二)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方案(1)猜想:出示实物,铜棒、铁片和易拉罐三种物体。
课件出示问题:如果给他们的一端和底部进行加热,他们上边的这三点变热顺序是怎样的?A、同时变热B、依次变热C、先中间热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
(2)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说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上讲台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①教师强调进行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就是距离的远近,在涂抹凡士林时量要均匀。
14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14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同江市第一小刘正学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能理解什么是热传导以及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科学研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3、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测。
4、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5、能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与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
2、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解释生活中的热传导的现象。
2、能力举出生活中更多的人们利用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例子。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实验材料:活动一勺柄冷热的变化:水杯、铝勺、金属片、金属杯、金属锅、凡士林、酒精灯、蜡烛、热水、小木棍、小豆子、小球。
活动二传热比赛: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铝勺、塑料勺、木勺、酒精灯、蜡烛、热水、凡士林、小豆子、小球。
教学流程: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教师谈话:说一说我们家有哪些炊具。
2、教师出示几种厨房里的锅学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根据你的发现又能提出什么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锅使用那些材料制成的?锅和锅把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4、教师谈话板书课题:厨房里炒菜的锅多是用铁或铝制成的,而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的,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传热比赛一课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二、活动一勺柄冷热的变化(一)、体验热传导现象:指导学生把金属勺放进热水中,用手捏住勺柄的一端。
一分钟后有什么感觉?(二)、让学生谈一谈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要探究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吧!(三)实验观察: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案例并结合案例讲解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试验方法:(1)在金属片的一端粘上小木棍,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加热。
(2)杯壁上沾上豆子,用蜡烛给金属杯底加热。
(3)在锅的金属把上粘上豆子,用炉火加热铁锅。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探究中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是不同的,初步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个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2.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交流。
3.初步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中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是不同的能设计材料导热性的比较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
【教学准备】铁棒、铝棒、铜棒、塑料棒、玻璃棒、木棒、酒精灯、火柴、铁架台、杯子、热水、实验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前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热是从物体热的一段传输到冷的一端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热传导现象随处可见,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他们的传热本领是不是一样呢?结合生活经验谈想法:塑料传热慢,玻璃快,木头很慢,纸材料也慢,金属快等。
二、实验探究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五种材料,大家可以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按照热传导的性能,把这五种物体分类吗?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分类;你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传热快的一类,传热慢的一类。
大家分类是否正确,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在一号烧杯中老师给大家放入了这五种材料,倒入热水自己感受一下不同材料的导热快慢。
小结:我们把像铜、铁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叫热的不良导体。
我们通过刚才得实验发现金属材料热传导速度都很快,那他们的热传导速度都一样快吗?不一样,怎么判断呢?我们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比较谁的传热本领好。
2.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些实验材料。
出示实验材料:凡士林、蜡烛、蜡环、铁架台、火柴、酒精灯、铜、铝、铁。
出示要求:如何设计比赛?如何观察谁的热传导速度快?3.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和材料特点,分组制定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并修改实验方案。
4.梳理方案:把金属条涂满蜡烛油,用酒精灯加热;把金属条涂满凡士林,用酒精灯加热;用蜡烛油固定火柴梗,用酒精灯加热;用凡士林固定火柴梗,用酒精灯加热;把蜡环挂在金属条上,用酒精灯加热。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传热的概念及基本原理;(2)掌握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运用传热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智育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关注与热相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传热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理解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难点:(1)热对流的计算方法;(2)运用传热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传热比赛的背景及意义,并展示一些关于热传递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结合实际例子,分别介绍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计算方法。
3.实验设计(30分钟)(1)分组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热传导的规律。
要求每组都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解释实验原理和目的;(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并给予指导和建议;(3)每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数据处理(20分钟)(1)每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热导率,并进行结果分析;(2)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对比各组实验结果,并总结规律。
5.制作展板(30分钟)(1)每个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制作展板并陈述实验过程和结果;(2)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对其他小组的展板进行评价。
6.比赛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向全班讲解实验结果和结论;(2)全班学生共同评选最佳展板,并评选出最佳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四、教学反思通过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板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
传热比赛教案
传热比赛教案标题:传热比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
2. 实验材料: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测试器材、温度计、计时器、热电偶等。
3. 小组活动材料:纸板、塑料薄膜、金属片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兴趣,可通过展示一些与传热相关的实际应用,如保温杯、太阳能热水器等。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材料更容易传热?为什么?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出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的猜想。
2. 实验设计: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试该材料的传热能力。
3.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并比较其差异。
知识总结:1. 教师总结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并解释其原理。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发现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差异的原因。
拓展活动:1.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个传热比赛,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速度。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和传热方式。
2.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设计一个传热装置,使用相同的热源和目标温度,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速度。
比赛结束后,学生需要分析比赛结果并得出结论。
评估方法:1. 实验记录: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活动参与度: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和比赛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 结果分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合理性。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进一步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如金属、塑料、木材等。
2. 学生可设计更复杂的传热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传热速度的影响,如温度差异、材料厚度等。
教学反思:1. 在引入部分,可以使用更多的实际应用示例,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共7篇)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传热比赛教案2.7 传热比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不同物体中的传导有差异,即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蜡烛、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水壶、实验记录单。
2.学生准备: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蜡烛、铜丝、钢丝、铝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在展示台上出示一个壶把和壶身是两种材料的水壶,倒进一些热水,请学生上来摸一下壶身。
师:手有什么感觉?(追问:水只装了一点,为什么水壶就热了?热是怎样传到水壶的上面的?)(再请同学摸水壶把)师:手有什么感觉?这是怎么回事?水壶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请大家观察壶身、壶把) 2.猜想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性能方面的不同?师:怎样知道哪种材料传热快,哪种材料传热慢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传热比赛吧!(板书课题)二、学生实验验证(一)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比赛。
1.老师为大家提供实验材料:金属小勺儿、木头小勺儿、塑料小勺。
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传热比赛的实验方案,比一比哪种实验材料的传热速度快。
在实验前可以请一位同学来预测一下哪种材料的传热快哪种慢,下面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并且通过你们的实验来进一步验证你们的预测是否正确。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谁来汇报一下?(生:把三把小勺放到烧杯里,倒入热水,用手摸,看哪只小勺最先变热。
传热比赛 教案
传热比赛教案教案标题:传热比赛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传热比赛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热原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参与比赛,学生将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传热的方式和机制。
教学目标:1. 理解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室或教室;2. 温度计;3. 不同材料的导热棒或金属片;4. 热水壶或加热器;5. 计时器;6. 白板或黑板;7. 教学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与传热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传热的兴趣;2. 提出问题:你知道传热是如何发生的吗?请简要回答。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提出关于传热的问题;2. 学生报告: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问题和疑惑;3. 教师解答:根据学生的问题,简要解答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准备: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实验材料;2. 实验操作: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设备,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进行实验;3. 数据记录: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比赛与讨论(20分钟):1.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将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选出传热效果最好的组别;2. 比赛展示:每个小组将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并解释他们的实验设计和结论;3. 学生讨论:学生们将就不同组别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原因。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教师对比赛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强调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反思:学生就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学习收获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建议;3. 课堂延伸: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资料或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传热领域。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比赛中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和结论等。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
教材简析:《传热比赛》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内容,本次活动“勺柄冷热的变化”将帮助学生认识到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从而对物体的热传递有一定的认识。
以此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3、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①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②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③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
④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⑤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
②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目标能理解什么是热的传导。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解释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热传导实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法小学科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因此,我选择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其过程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与预测3、制定计划4、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资料5、思考与结论6、表达与交流三、教学程序合理设计教学程序是落实教学、实现目标的关键,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规律及目标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感受生活,提出问题(二)实验探究,交流总结(三)巩固应用,拓展评价(四)课外探究我最优秀下面我结合教学设计,做具体说明:(一)感受生活,提出问题科学来源于问题,问题来源于生活。
本环节重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提出本节课所需要探究的问题。
1、首先出示一把小勺,让部分学生亲自摸一摸勺柄,使他们感受到室温状态下的勺柄的冷热感觉,接着把小勺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再让刚才的几位学生摸一摸勺柄,亲自感受一下勺柄的温度变化,由此,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为什么把小勺放入热水中,勺柄也会变热呢?2、依据此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大胆预测,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表扬。
小学科学19传热比赛(教案)
小学科学19传热比赛(教案)传热比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方式。
2.掌握传热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3.通过实践参与传热比赛,体验传热的过程和特性。
二、教学内容:1.传热的概念和方式的介绍2.导热的实际应用和例子3.对流的实际应用和例子4.辐射的实际应用和例子5.小学科学传热比赛的规则和安排三、教学重点:1.传热的基本概念和方式2.导热、对流和辐射的特点和区别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PPT2.传热实验器材和道具(如热导实验棒、水流观察器材、黑纸和镜子等)3.传热比赛的材料和设备(如保温杯、冷热水、热敷贴、风扇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如“你们是否注意到,我们身边的物体有时会变热或变冷?”“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等等。
2.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可使用PPT,介绍传热的基本概念和三种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解释每种传热方式的特点和原理,并给予适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实验演示(15分钟):分别进行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实验演示。
例如,使用热导实验棒展示导热,观察水流的热对流现象,以及利用黑纸和镜子观察辐射的效果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深入理解每种传热方式。
4.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来让学生了解传热的应用。
例如,热水袋的使用、电暖器工作原理等。
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每种传热方式的存在和作用。
5.传热比赛介绍和安排(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学科学传热比赛的规则和安排。
要求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传热实验材料和设备,参与比赛,并展示各种传热方式的实际应用。
6.组织比赛活动(4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传热比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学生根据比赛规则,合作完成实验和展示各种传热方式。
7.总结和讨论(10分钟):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比赛结果,讨论各组的传热表现和方法。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传热比赛》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4课,本课研究的是活动一。
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而设计的。
这课与前面的《冷水和热水》及后面的《保温与散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完善上节课的内容,并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知识特点及热传递的特征和实际应用。
通过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作为科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是重在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观察、实验等各种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
在学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行探究。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热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而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要突出实验教学。
因此,本课始终都是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知和自我结构。
在探知的过程中,启迪出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完成探究获得新的'发现。
三、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都是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的。
因此,根据学生喜欢自己动手,爱提问的情感和行为特征,展开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归纳,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思路1、教师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教师演示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做科学”中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和时空开放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2、沿着热传递的主线,设计各种各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加之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让学生亲历科学,以达到教学目标多维度,课堂教学高效能。
3、增加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选材、各尽所能、满足喜好、团结协作。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探究引导观察六、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热传递的特点,并能区别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理解热传导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案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传热比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
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教学准备:塑料棒、木棒、铝棒、烧杯、热水、蜡烛、酒精灯、火柴、牙签;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锅,其实也是老师遇到的一个难题,我想给这个锅。
换一个锅把儿,你觉得用什么材料比较好,为什么?带来一个锅不太切合实际,所以这个部分我采取让学生回想自家锅是什么材料的,锅把又是什么材料的。
二、探究活动(一)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师:那种材料传热比较慢呢?学生汇报师: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说法吗?(出示材料:木棒、铝棒、塑料棒、玻璃棒等)学生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材料设计实验,出示:木棒、铝棒、塑料棒、玻璃棒、烧杯,为学生提供热水)学生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汇报实验现象小结:不同的物体传递热的速度不同。
像金属这样导热比较快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种导热比较慢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当学生有了对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初步认识后,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回忆还知道有哪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举例会加深学生对两个新概念的认识。
)(二)铜、铁、铝的导热比赛师:关于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学生回答师:你觉得哪种金属中哪种传热速度最快呢?(出示:铜、铁、铝丝)学生猜测师:怎么样才能证明呢?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汇报讨论结果(师出示铜、铁、铝传热实验仪器、蜡烛、火柴、酒精灯、牙签)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五年下册二单元)
《传热竞赛》教课方案(五年下册二单元)传热竞赛【教课目的】科学观点:1、不同资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相同的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资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2、剖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感情、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研究的浓重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良会对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产生影响。
【教课要点】经过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别。
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课难点】进行不同资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教课准备】为每组准备:塑料棒、木棒、钢棒;杯子、热水、蜡烛;钢条、铝条、铜条。
教师演示用:酒精灯;蜡烛油、火柴棒;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
【教课过程】一、引入:在我们生活中间,热的传达现象随地可见,那不同的资料它传热的速度能否是相同呢?谈谈你的想法。
二、哪个导热快:(1)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竞赛1、老师为大家供给实验资料:金属棒、木棒、塑料棒。
你们能不可以自制设计一个传热竞赛的实验方案,比一比哪一种试验资料的传热速度快。
在实验前能够请为同学来展望一下那种资料的传热快,那种慢,下边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而且通过你们的实验来进一步考证你们的展望能否正确。
(要重申实验时注意安全、分工合作、做好记录)2、小组议论自己的实验方案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报告实验状况。
5、小结:不同资料的传热的快慢不相同,金属资料的传热较快,塑料、木优等资料传热较慢。
不同资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
像实验中的金属那样,传热能力好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
塑料、木优等传热能力衰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当学生有了对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初步认识后,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回想还知道有哪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举例会加深学生对两个新观点的认识。
)(2)铜条、铝条与钢条的导热竞赛1、假如都是金属,它们传达热的速度能否相同呢?2、依据资料设计实验方法,自主研究。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4传热比赛_》教案【精品】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冷与热14. 传热比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热是如何传递的。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问题1:出示铁棒,如果给红色一端加热,绿色一端会不会变热?问题2:没有给绿色一端加热,为什么它会变热?学生都表示绿色一端会变热。
学生充分猜想热在勺中是怎样传递的,为明确实验目的埋下伏笔。
借助部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发新的思考。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释热在铁棒中是如何传递的。
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介绍凡士林问题1:在铁棒1号位置上用凡士林粘一个乒乓球给红色一端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问题2:发现传到1号位置就举手。
学生在理解凡士林作用的基础上,对要发生的现象进行猜测,这是一种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猜测。
这里提出的几个具有指向性的问题,为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出由针对性的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三、明确思路,进行实验。
问题1:给你们一根铝棒、凡士林、绿豆你们能不能研究出热在铝棒中是怎么传递的?问题2:有能力的组,可以尝试一些不同的方法。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设计出不同的试验观察热在铝棒中是如何传递的。
模型的构建意在帮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设计实验的思路,这样便于学生发散思维,有的小组会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闪烁出了创新的思维火花,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结论:热在铝棒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问题:给你们一个铁片,你们能研究出热在圆片中是怎么传递的么?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找到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
由于前面学生已经明确了实验目的,也清楚了实验模型,并有研究铝棒中热是如何传递的基础,所以设计出了较多可行的实验去研究热在铁片是怎样传递的。
传热比赛 教案
传热比赛教案教案标题:传热比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3. 学习如何设计和进行传热比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传热的概念,通过实例和图片向学生解释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2. 引入传热比赛的概念,告诉学生他们将会参与一个有趣的团队比赛,来测试他们对传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知识讲解:1. 介绍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解释每种方式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提供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的原理和应用。
团队分组: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和合作,以便更好地完成传热比赛的任务。
传热比赛任务:1.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设计一个传热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可以是模拟真实生活中的传热过程,也可以是创意性的传热实验。
2.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比赛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实验或演示。
3. 比赛项目可以是传导、对流或辐射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者是多种方式的组合。
4. 学生需要准备一个简短的演示或报告,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比赛项目。
比赛评价:1. 每个小组完成比赛后,其他小组将对其进行评价和打分。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创意性、实验设计、演示效果等。
2.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获胜小组,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结和讨论:1. 比赛结束后,组织一个总结和讨论环节。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讨论传热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的概念和原理。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传热的相关知识,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
2.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传热实验,或者参观实际的传热应用场所,如工厂或实验室。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传热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传热比赛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传热比赛》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
本单 元以常见的热传递现象为载体,通过冷热的相互作用来体现“作用与平衡” 。
为 进一步地研究能量奠定了基础。
本课通过设计热传递实验、 实验观察、 汇报交流 等探究活动, 让学生认识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 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或部分传向 温度低的物体或部分。
通过实验探究,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 验探究能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人执教的《传热比赛》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第 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就是“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通过设 计实验、观察实验、认识轻小物体在不同受热金属材料上,是如何掉下来的。
从 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比较相同点,得出实验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冷和 热已有生活经验, 但对热在物体中是如何传递的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因此通过科 学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直观 的实验现象, 比较分析得出热传递的规律。
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 我采用的是师 生共同准备的方法, 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根据课程 的特点和突出重点的要求,制作了课件,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理解什么是热传导,即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 究的能力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
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现象。
(2)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不锈钢杯子、易拉罐、钢尺、铁皮、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蜡烛、酒精灯、凡士林、铁勺、试管夹子、铁架台、热水等。
学生准备: 记录表等。
(1) (2) (3) (4) (5)五、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注意观察,老师这里有一把小勺,放在热水中已经有几分钟了,如果用手去摸勺把,会有什么感觉呢?生:勺把会变热。
师:其他同学怎么认为?生:会变热。
师:看来大家的看法是一样的,你来摸摸什么感觉?(指生摸)生:变热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生 1 :是热水把热传到了勺把上的。
师:你是这样想的,还有哪位同学想谈谈你的看法?生 2 :铁勺能传热,把热传到了勺把上。
师:哦,水的热量传到了勺把上,那么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咱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第14 课传热比赛)(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师:首先我们来进行大胆猜测。
(出示课件)师:大家看:一根金属棒如果给红色一端加热,你们猜一猜1、2、3,三个点变热顺序是怎样的?生 1 :我认为是 1 点先热,然后是 2 点,最后是 3 点。
师:谁还有不同看法?生2:我觉得是1、2、3 同时变热。
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铁片,如果给铁片中心加热,你们认为图中几个点的变热顺序是怎样的呢?生1:我觉得先是 1 点,然后依次是2、3、4、 5 点。
生 2 :我认为他说得不对。
师:哦?那你是怎么想的?生2:我认为先是1点,然后2、3、4、5 点同时变热。
生 3 :我认为先是 1 点变热,然后是 2 和 4 点,最后是 3 和 5 点。
师:意见分歧更大了啊!师:请同学们再来看下一幅图。
在易拉罐上也有三个点,如果给易拉罐底部加热,它们变热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生1:我认为3、2、 1 点依次变热。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生 2 :我认为这三个点同时变热。
师:师:生:师:下。
还是产生了不同意见。
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通过实验!课前通过预习,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我们先来认识一(三)明确思路方法,设计实验。
(教师出示课件)1、酒精灯和蜡烛。
2、火柴和打火机。
师:这些可以为我们提供热源。
3、铁架台。
4、三脚架。
5、试管夹。
师:这些可以用来固定和支撑物体。
6、石棉网。
师:它是用来均匀加热物体的。
7、金属棒、铁片、易拉罐。
师:这些都是能够传热的物体。
8、轻小物体。
师:同学们猜一猜这些东西在本课中有什么作用?生 1 :不太清楚。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怎样观察鼓面的震动的吗?生:在鼓面上放上豆子,观察到小豆子在跳动,就说明鼓面在振动了。
师:你说得非常好!同样的道理,这些轻小的物体是用来观察什么的?生:通过观察轻小物体的掉落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热传到哪里啦!师:你真聪明!那么,怎样把这些轻小物体固定在传热物体上呢?就是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凡士林” ,它在常温下是黏稠的膏状物,遇热会融化成液体,这时还能粘住轻小物体吗?(生:不能!)9、凡士林。
用来粘住轻小物体。
师:我们了解了实验材料之后,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根据我们现有的实验材料(学生看一看),从中选出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组实验,然后通过讨论,制定出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
我们还要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最科学、最独特。
老师提出了几点要求,大家看一看。
下面开始行动吧!(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看。
教师巡视。
)师:好! 请同学们坐好。
师:完成方案设计的小组请做好汇报交流准备,请同学们坐好,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生 1 :在易拉罐的侧面从上到下依次粘三颗红豆,然后给易拉罐底部加热,观察红豆掉落的顺序是怎样的。
师:同学们觉得他们小组的方案怎么样?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吗? ^生:师:还有不同的实验方案吗?生 1 :我们往金属棒上粘五颗瓜子,然后给一端加热,观察瓜子是怎么掉的。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小组的实验方案怎么样?生 2 :我觉得不错。
师:有没有和他们小组一样的实验方案? 生:我们组和他们不同的地方是轻小物体不同,我们选择的是黄豆。
师:还有一样的吗?生:我们组是在金属棒上面粘上三粒红豆。
师:同学们觉得怎么样?生:他们这样做不太好,因为即使凡士林融化了,豆子也不会掉下来。
师:那么,你认为该怎么办?生:我认为应该把红豆粘在金属棒的下面。
师:你们小组能接受他的建议吗?生:能。
师:有没有和他们选择同样实验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不同之处?生:说出不同之处。
师:还有不同的实验方案吗?生 4 :我们小组想在铁片下面粘几个根火柴,然后给铁片的中心加热。
师:打算粘几根火柴呢?怎么粘?生 4 :我们打算粘五根,中间粘一根,四周各粘一根。
生 5 :老师,我觉得他们这么粘不好。
师: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生 5 :我认为应该在铁片的上面,因为粘在下面,在加热的时候会烧到火柴。
师:好,你想得很周全。
师:还有需要汇报的吗?下面请各组同学把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观察实验,获取事实。
师:通过汇报交流,改进和完善了我们的实验方案,同学们看看还有问题吗?生:没有!师: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实验,谁能说一说实验的注意事项。
(指名说一说)(教师出示实验注意事项,请一名学生来读出)1、酒精灯的使用和熄灭: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盖两次,不可用嘴吹;酒精灯发生碰撒后,要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和擦拭。
2、给物体加热后不可用手去摸,以免烫伤。
3、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及时做好记录。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下面老师宣布:实验开始!(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做实验快的小组还可以再做一次,或者选择其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五)分析现象,形成知识。
师:完成实验的小组请迅速收拾好实验材料,准备汇报!请同学们迅速坐好。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汇报时,要简单说出你们的做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实验结论。
生 1 :我们组在金属棒上粘了 4 颗黄豆,然后给一端加热,我们发现黄豆最后都掉下来了。
师:它们是怎么掉的?有什么规律?生 1 :离火近的先掉,然后按着顺序都掉了。
师:那么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呢?生 1 :热在物体中是按照从离火近的地方到远的地方传递的。
师:其他小组呢?生 2 :我们组在易拉罐的侧面从上到下等距离地粘了 3 颗红豆,然后给易拉罐底部加热,我们发现粘在最下面的红豆先掉,接着是粘在中间的红豆掉了下来,最后掉下来的是粘在最上面的红豆。
师: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生 2 :热在物体中的传递方式总是由近到远的。
师:“近”指的是什么?“远”指的是什么?生 2 :“近”指的离火焰近,“远”指的是离火焰远。
好的,不错。
还有哪个小组再来汇报?=吃•生3:我们组在铁片上粘了五根火柴,中间一根,四角各粘一根,然后给中间加 热。
我们发现中间的火柴很快就倒下了,接着四个角上的火柴几乎是同时倒下了。
师:那你们小组的结论是------?生:在铁片中间加热时,热是从中间传向四面八方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刚才我们的实验都是在研究热在同一物体中的递的方 式。
这个传递规律是什么呢?谁能概括一下?生1:在同一物体中,热是从离火焰近的地方传向离火焰远的地方。
师:同学们想一想:离火焰近的地方温度怎样?离火焰远的地方温度怎样?谁 能再进一步得出结论?生2:在同一物体中,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师:非常好!我们再把“地方”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谁能再说说? 生:在同一物体中,热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师:太棒啦! 通过我们的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在同一物体中,热能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板书: 热能从温度高 温度低。
)(教师板书)师:这节课我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论,了保证实验结论 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种或多次实验的方法。
同学们记住了吗?(生:记住了。
) 同学们还记得勺把变热的小实验吗?勺把是怎样变热的? 热水的温度传给了勺把,所以勺把变热了。
这是热在不同物体中的传递方式。
传递的方法是怎样的呢?在不同物体中,热能从()温物体传向()温物体。
(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打开科学书,迅速阅读 53页至54页,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收获。
(六)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师:热传递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哪位同学能举例说一说? 生:举例。
师:应用与拓展。
(出示课件。
)1. 如图,在加热的过程中,竖直粘在金属板上的两根火柴( - UrI 爲I七■ • “ rx J ■ ."X. _■好! 生: 师)先掉下来。
li2. 在热传导过程中,热(A. 只能沿着同一物体传递。
B. 只能在不同物体间传递。
C. 可以沿着同一物体传递,也可以在不同物体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