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补气的药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血补气的药材
1.人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平。
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应用】 1元气虚脱证。
本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
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
可单用本品大量
浓煎服。
如独参汤。
若见四肢逆冷、阳气衰微者,可配附子以益气回阳,如参附汤。
若
汗多口渴、气阴两伤者,可配麦冬、五味子以益气敛阴,即生脉散。
2肺脾心肾气虚证。
为补肺的要药,也为补脾要药。
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常
与黄芪、五味子等同用; 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常配白术、茯苓、甘草
等同用,如四君子汤; 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常配当归、酸枣仁等同用;补益肾气,不仅用于肾不纳气的短气虚喘,还可用于肾虚阳痿。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本品既能补气,又能生津。
热病气津两伤者,常配石膏、知母等同用;消渴常配天
花粉、生地黄等同用。
此外,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有扶正祛邪之效。
【用
法用量】煎服,3—1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
宜文火另煎兑服。
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
2g,日服2次。
【使用注意】反藜芦。
畏五灵脂。
恶皂荚。
服药后不宜吃萝卜或喝茶,
以免影响药效。
热证、实证忌用。
2.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主治病证】气阴两伤证;肺气虚及肺阴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用法用量】另煎兑服,3~6g。
【使用注意】据《药典》记载,不宜与藜芦同用。
3.党参【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 1脾肺气虚证。
主归脾肺二经,以补脾肺气为主要作用。
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
倦怠,食少便溏等,常与黄芪、白术等同用; 用于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可
与蛤蚧、五味子等同用。
2气血两虚证。
本品补气,又能补血。
常配伍黄芪、当归、白术、熟地等。
3气津两伤证。
本品有补气生津的作用。
证见气短口渴,及气血取亏等,常配伍麦冬、五味子等生津药同用。
此外,可与
解表药或攻里药同用,用于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以扶正祛邪。
【比较】人参与党参,二药均能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和扶正祛邪,
常用于肺、脾气虚证,气津两伤证,以及正虚邪实病证。
人参补气力强,并能大补元气,可用治气虚欲脱的危重病证,还能安神益智、益气壮阳,可治气血不足的心神不安以及阳
痿证等; 党参补气力弱,但能养血,可用于血虚证等。
4.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主治病证】脾肺气阴两虚证。
既能
补脾肺之气,又能养阴生津,其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
脾虚食少,
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
5.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
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
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应用】 1脾气虚证。
本品甘温,为补中益气的要药。
脾胃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配白术、党参等; 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配人参、升麻、柴胡等,如补中益气汤。
2肺气虚证。
入肺又能补益肺气。
肺虚喘咳,常与紫菀、五味子同用。
3气虚自汗。
表虚自汗常与白术、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疮疡难溃配穿山甲、皂角刺等排脓药;溃久难敛配人参、当归、肉桂等,如十全大补汤。
此外,本品尚有补气行滞,补气摄血,补气生津作用,
还可用于因气虚所致的血虚出血、消渴、中风后遗症、痹痛麻木等病证。
【用法用量】
煎服,9~30g。
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使用注意】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
虚阳亢、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均不宜用。
【比较】人参与黄芪,二药均为补气
要药,同用可增强补气之效。
人参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并能补心、脾、肺气,以及
能安神增智,为治内伤气虚第一要药; 黄芪则以补脾、肺之气为主,并有补气升阳、益卫
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等作用,可用于相应气虚的多种病证。
6.白术【性味归经】甘、苦,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应用】 1脾气虚证。
本品为补气健脾要药。
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
第一要药”。
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等证,常与人参、
茯苓等同用,如四君子;脾虚水停而为痰饮,常配桂枝、茯苓等,如苓桂术甘汤;治水肿,
小便不利,常配茯苓、泽泻等,如四苓汤。
2气虚自汗。
善治脾虚气弱,卫外不固,表虚自汗。
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汗多,常配黄芪、防风等,如玉屏风散。
3脾虚胎动
不安。
常与砂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燥湿利水宜生用,健
脾止泻宜炒焦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比较】
1黄芪与白术,二药均能补气、利水、止汗。
黄芪补脾肺之气,补中气而升阳,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诸证,利水,气固表之力强于白术。
黄芪还能补气托毒,补气生血,补气
通络; 白术主要补脾气;长于治疗脾虚失运、水湿痰饮内停诸证;补气燥湿;补气安胎等。
2白术与苍术,二药均能健脾燥湿,可治脾失健运,湿浊中阻证。
白术能补气健脾,并能固表止汗,益气安胎,可用治气虚自汗、气虚胎动不安等; 苍术则燥湿力强,尤宜于湿盛
不虚者,以及还能祛风湿,发汗解表,明目,可治风湿痹痛、外感风寒湿表证,以及夜盲
症等。
7.山药【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主治病证】脾虚证;肺虚证;肾
虚证;消渴气阴两虚证。
8.白扁豆
【功效】补脾和中,化湿。
9.甘草【性味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有补益心气,益气
复脉。
配伍人参、阿胶、桂枝等,炙甘草汤。
2脾气虚证。
入中焦,有补益脾气的作用。
配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
3咳喘。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略具平喘。
可因寒热虚实不同,分别配伍用药。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常配伍桂枝、白芍、饴糖等,如小建中汤。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
本品长于解毒。
治疗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如桔梗汤;治疗痛肿疮毒,可配伍银花、蒲公英。
6调和药性。
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
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
【用法用量】煎服,1.5~9g。
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
大剂量久服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补中益气丸
【药方组成】: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
【方解】:本方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而设。
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
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
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
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
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浓缩养荣丸
【药方组成】党参、白术炒、甘草蜜炙、茯苓、当归、白芍、黄芪蜜炙、熟地黄、肉桂、陈皮、远志、五味子、生姜、大枣去核。
【方解】:该方由14味药组成。
该方用于劳积虚损,心脾不足,气血两亏,症见形
瘦神疲,食少便溏,呼吸少气,行动喘息,心虚惊悸,咽干唇燥及病后虚弱。
方以党参补
脾益气,熟地大补阴血为君药。
黄芪、白术、大枣、茯苓助人参补脾益气且祛湿;当归、
白芍助熟地补血养心肝;共为臣药。
肉桂补火助阳,温暖脾肾;陈皮理气行滞,使补而不滞;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远志宁心安神;共为佐药。
甘草益气调药为使。
全方益气
补血,养心安神。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健脾安神。
用于脾肺虚损,气血不足,食欲不振,惊悸盗汗,健忘。
【规格】每10丸重2.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丸,一日3次。
玉屏风散
【药物组成】防风,黄芪,白术。
【功效主治】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
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药物解释】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气虚感冒的专方,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主要提
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气虚质的人。
此外,它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归芍地黄丸
【成份】当归、白芍酒炒、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
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
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药物说明】归芍地黄丸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的方剂,滋补肝肾之阴,配以当归养
血和血,活血调经;白芍补血柔肝,诸药配伍既能补肾阴,又能益精血,对于肝肾不足、
阴亏血虚所致之疾患极为适宜。
阿胶补血膏
【症状】用于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
每次20毫升;每日早晚各一次,温开
水冲服。
【方剂配方】可自制常服,配方:阿胶半斤、黑芝麻1斤、核桃仁1斤、红枣半斤、
蜂蜜半斤、黄酒2斤。
这是补血的基本方,可随症加减:糖尿病人可去掉蜂蜜或减半,也
可改用枸杞子2两;便秘严重者可多加入3两蜂蜜;气虚严重,四肢怕冷不温者,可加入3
两桂圆;失眠多梦者可加入2两酸枣仁粉碎。
【方剂制法】 1、阿胶连着包装敲成小块,用食品粉碎机打成粉状;2、黑芝麻炒香后,也用食品粉碎机粉碎;3、核桃仁炒后,食品粉碎机粉碎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出油;4、红
枣洗净、去核,绞碎;5、将上述四种食品混合,加入蜂蜜,再倒入2斤黄酒搅拌均匀,盖
好盖子;放入锅中隔水蒸,开锅后10分钟,改作小火蒸1个半小时,完全蒸透即可。
十全大补丸
茯苓、炙甘草、当归1、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
【功能与主治】温补气血。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八珍丸
【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一、黑芝麻
有一个最简单的秘诀,黑色和红色的食物多有补血的功效。
黑色的食物入肾,有助于
肾藏精纳气。
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因此,血的根本也在于肾。
至于红色食物补血,
理论则源于“以形补形,以色补色”。
芝麻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生精通乳、益肝养发的功效。
食用芝麻,可
以促进肾生血、肝藏血和脾统血的功能。
二、红枣
养胃健脾、补血安神;又能滋润心肺、调和营卫、促生津液、通关开窍、助益十二经络。
对于贫血、面白、气血不正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三、猪肝
患有血虚症或者缺铁性贫血的人平时可以多吃点猪肝炒菠菜。
四、藕
藕性温和,鲜藕止血,熟藕补血。
莲藕,生吃可以清热凉血,止血散瘀,熟吃可以健
脾胃,养血。
有口鼻出血的病人,可以紧急服用新鲜的生藕汁,有迅速止血的作用。
女性
多吃莲藕有好处,但月经来潮期间和素有体寒痛经者不宜生吃莲藕。
糖尿病人不宜熟吃莲
藕或藕粉。
五、胡萝卜
入脾胃经和肺经,是补血和改善肾虚的上好食物。
补血养肝、健脾化滞、补中下气,
尤其能改善肝血亏虚引起的视力下降、眼盲症等病症。
对于脾虚食滞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呃
逆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六、桂圆肉
益心脾、补血气。
对气虚不足、心血亏虚、心悸失眠有疗效。
如果是心脾气血双亏,
面色无华,疲乏无力,没有食欲,大便发溏,可以用桂圆和红枣一起煮粥来补益。
如果记
忆力减退、睡眠不好,容易感到恐惧,这是心血不足的表现,可以自制桂圆膏吃:桂圆肉500克,白糖500克,桂圆肉捣烂,和白糖搅匀,隔水蒸熟成膏状,早晚一小勺用温开水
送服。
七、黑豆
助益肾生髓化血,也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肾虚、血虚者多吃有益。
经常食用可防老抗衰、增强活力。
八、黑木耳
养阴补血、润肺明目。
九、乌鸡
养阴退虚热。
乌鸡汤甘温、补虚损,养阴血,大补气血,对阳虚、气血两亏者宜之。
也不能吃太多了,一个月最多两次。
容易上火者不能长期服用。
十、红糖
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
红糖性温,适合怕冷、体质虚寒的人食用。
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痛和糖尿病人不不宜食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