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杠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
1.认识杠杆,认识相关杠杆的支点、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等观点。
2.能从常有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辨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均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过让学生找寻杠杆以及画出杠杆五因素的过程,使学生经历绘制杠杆表示图的过程,领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经过研究“杠杆均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剖析实验数据和现象。
学会从
实验数据中剖析概括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经历和操作杠杆,使学生产生关怀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应用。
2.经过研究“杠杆均衡条件” 的实验过程,使学生乐于在生活四周中发现和剖析各种杠杆,拥有益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3.经过研究“杠杆均衡条件” 的实验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中一定有的合作精
神。
教课要点
认识杠杆的五因素,会画力的力臂。
教课难点
认识力臂及画法。
教具准备
教师:剪刀(两种)、羊角锤、钉有几个钉子的木板、电工钳、订书机、镊子、瓶盖起
子、啤酒一瓶(没开启)、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细线。
学生: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细线。
教课过程
一、创建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 1
着手实验:同学们,我这里有个木板,上边钉了几个钉子,你们谁能用我桌上供给的器
材把钉子取下来?
学生登台,先用手试试看,不可以取下,用羊角锤很轻松地将钉子拿出。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在各种各种的工具的帮助下有效地,轻松地工作,这些工具
就叫做机械。
有些机械比较简单,如钳子、剪刀、扳手等,称为简单机械,还有一些机械非
常的复杂,如机床、汽车等。
可是不论多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成的,所以学
好简单机械是基础,在初中阶段我们就要学习简单机械。
让学生看教材图13— 1,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建出了很多世界奇观与杠杆的建筑物,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这些建筑物用现代化的机械来修筑都是十分困难的,
先人又是怎样做到的呢?本来杠杆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杠杆?
引入 2
课件:生活中的杠杆
a. 用撬棒撬起重物;
b. 用吊车吊起重物;
c. 用鱼竿吊起大鱼;
d. 小朋友玩跷跷板。
让学生从图中的几个场景中经过议论以下问题引入新课:图中的场景中使用的机械有什
么共同特色。
都是绕者某个固定点转动来工作的。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什么是杠杆
【师】杠杆就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重申注意点 : ①在力的作用下;②绕固定点转动;③硬棒;
2.杠杆的五因素
利用方才的实验中的羊角锤介绍。
Flash 动画展现羊角锤的工作过程,边展现,边介绍。
杠杆:羊角锤。
①支点“ O”:绕固定点转动的点;
②动力“ F1”:使羊角锤转动的力;
③阻力“ F2”:阻挡羊角锤转动的力;
④动力臂“ 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⑤阻力臂“ 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注意: (1)画力臂时,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要在支点和垂足两头画上箭头。
(2)若力臂在杠杆自己上,此时力臂用大括号标出,但括号要将端点落在支点和力的作用点上。
(3)要用字母 L1和 L2注明动力臂和阻力臂。
说明:要让学生疏盘点到线的距离与点到点的距离的差别。
稳固练习:画出各力的力臂。
图 7
注意: (1)画力臂时,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要在支点和垂足两头画上箭头。
(2)若力臂在杠杆自己上,此时力臂用大括号标出,但括号要将端点落在支点和力的作用点上。
(3)要用字母 L1和 L2注明动力臂和阻力臂。
3. 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
【师】我们在往常状况下使用杠杆都是在杠杆均衡或特别靠近均衡的时候,那么什么样的状况是杠杆的均衡呢?这里指的均衡就是杠杆在水平地点不动。
【师】此刻我们就一同来研究一下杠杆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1)实验目的:研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均衡。
(2)实验器械: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3)实验步骤:
① 调理杠杆两头的螺母,使杠杆均衡。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一样数目的钩码,调理地点,使杠杆从头均衡。
③把支点右侧的钩码重看作动力F1,支点左侧的钩码重看作阻力F2,用刻度尺量出动力臂 L1和阻力臂 L2,将各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 改变钩码的个数,再做两次,将结果填入表中。
⑤ 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x动力臂和阻力x阻力臂的值,加以比较。
实验动力F1(N)动力臂L1 动力x动力臂阻力F2 阻力臂L2 阻力x阻力臂次数( cm)F1L1(Ncm)( N)( cm)F2L1(Ncm)
1
2
【师】从上边做的实验数据中获得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杠杆均衡?
经过实验得出杠杆均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1= F2
2
这个均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也可写成阻力动力臂即F 2
1
动力阻力臂F1 2
说明:① 在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一致。
② 若使杠杆均衡,动力与阻力方向一定绕
支点方向相反。
例好像时使杠杆顺(逆)时针方向转动,杠杆就不可以均衡。
③从公式看,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4.杠杆的应用
【师】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用途,但假如我们把它们一一归类的话,就会发现,
一共有三类杠杆。
那么有那三种呢?同学们一同看书找一找。
学生疏组议论、剖析书中的图片再结称身旁的实例,请小组代表讲话。
教师总结:
当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大于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
省力
小于费劲
的距离时
等于不省力也不费劲
学生举例,找到生活中的各种杠杆并把它们分类。
三、选择两则
1.以下对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杠杆只好是直的;
B.杠杆必定有支点;
C.杠杆的支点能够不在杠杆上;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如下图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 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选项是()
参照答案: 1、 B ; 2 、D ;
四、作图
1.以下图是渔民在小河打鱼的一种方式,请画出此渔民扳渔网的杠杆表示图,画出支点、动力及动力臂、阻力及阻力臂,并经过表示图中力臂的长短来判断此杠杆是省力杠杆仍是费
2.
G O
O G
3. 如图 12.4-5 ,一个圆柱形质地平均的桶重400N,直径1m,要把它推上一个
高 20cm的坎,此时这个桶就能够当作是一个杠杆,它的支点是,O点为重
心。
假如要用最小的力把它推上坎,应怎样使力,在图上把它画出来,并算一算,
这个最小的力应是多少?
参照答案:
1、
F
2 F 1
l 2l1
O
2、
F
F
G
O
O G
3、解:
(1)支点是 A 点。
(2)如图: L2=0.4m L 1=1m F 2=400N
依据杠杆均衡条件变形:
F1=F2L2/ L1
O A
B
=400N × 0.4m/1m
=160N
五、讲堂小结
今日这一堂课内容很丰富,那么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 1. 杠杆的定义;
2.杠杆的五因素;
3.杠杆的均衡条件;
4.杠杆的分类。
六、课后作业
自己制作一杆杆秤,资料:筷子一根(或平均木棍)、细线、铁钩、小石子一个。
七、板书设计
杠杆定义
支点: O
动力: F1
动力臂: L 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杠杆五因素
阻力: F2
阻力臂 : 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杠杆
F11= F2 2
杠杆均衡条件:
省力杠杆: L 1>L 2, F1<F2
杠杆分类费劲杠杆: L 1<L 2, F1>F2
等臂杠杆: L 1=L 2, F1=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