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河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堤防河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1T01:40:08.087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0期作者:董巍威华志干
[导读]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也得到广泛应用,各个环节技术要点也在不断创新。
镇江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江苏镇江 212006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也得到广泛应用,各个环节技术要点也在不断创新。
在堤防施工中,投资受限,分段分期实施,施工过程中采取分段逐年填筑形成,就地取材,施工技术比较差,最后导致土堤碾压软弱不实,内部空隙裂缝较多,造成一些安全的隐患。
因此,必须要重视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的应用,保证能够更好的实施施工工作。
关键词:堤防河道;施工;碾压
前言
水利工程的广泛建设,虽然可以使人们受益,可是如果在建设上不能符合规定和要求,便极易导致问题的发生。
堤防河道治理工程的技术影响到整个工程安全性与使用性上,所以在堤防河道施工时,应从基础着手,加强质量以及技术的控制与研究,为河道工程的技术与质量提供保障。
1、堤防河道施工中土料选择和开采
水利工程堤防施工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因此施工中会遭遇诸多问题,为了能够才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堤防施工质量,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明确施工要点非常重要。
土料选择与开采是堤防河道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重要的环节。
在满足堤防防渗要求的同时,还需符合就地取材的条件,达到节约堤防河道工程的成本。
在进行土料选择及开采环节,应明确其作为整个河道堤防施工要点,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做到降低成本。
按照就地取材,判断材料是否满足堤防防渗漏要求的方式,开展进行相应施工作业,此期间可通过机械挖掘置换,来使其土质达到沉降量标准,保障河道堤防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堤防河道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可采用机械挖掘置换的方法,将优质土壤置换成软弱土壤,使堤防河道填土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保证沉降量的需求。
主要做法有几方面:首先,用挖掘机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开挖,在挖到合理土壤的位置时,在将已选择好的砂砾料逐层填充进去,并进行分层碾压,这是极其重要的工程施工环节,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2、堤防河道推铺碾压
推铺碾压施工是堤防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环节,所以水利企业一定要加强施工的重视程度,利用挖掘机开挖软土地基,到达合理位置后选取砂砾料分层填充,之后进行分层碾压,保障每层砂砾料碾压效果,依次使其土料选择及开采施工环节品质能够充分得以体现。
以防堤坝在下雨时有积水现象,需用推土机进行精细的整平,达到规范内平整度。
依据土质的不同选择轻型机械或者重型压路机进行分层压实,压实后相邻两个工作面的压迹的搭界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应不小于0.5m,垂直轴线方向宜为3—4m。
上下层分段应错开并且也不宜过压,并经检查合格之后,才可以铺填新土。
2.1河道堤防清基技术的目的主要是清除原有堤坡中的草皮、树根等杂物,并保证10~20cm的清基厚度。
此外,为进一步清理废弃土质,还应当调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以确保清基施工妥善完成。
对堤线进行清基处理,将夯实后的底土刨毛,开始铺第一层新土,碾压后逐层上升。
2.2碾压方向应平行于堤线方向。
振动碾压作为较常见的碾压方式,当前大部分河道堤防碾压施工多是采取此类碾压方式进行施工,这个过程中利用此类方式施工时需要注意碾压搭接宽度,应控制在10cm以上,依次确保相应河道堤防的摊铺碾压施工质量完全达到工程要求。
每层碾压后土料表层应进行刨毛处理,并洒水湿润,下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铺料碾压施工。
2.3用于填筑的土料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及块石,不得含有腐殖土,控制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含水量允许偏差为±2%,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填筑材料在卸料后,通过推土机将卸料推平,将铺设土料的厚度控制在40cm左右,对于堤边的设计来说,也要高于设计30cm左右,在这样的控制下提高填筑的质量。
2.4对于少数填筑面积窄小边角或一般难以压实(破外侧)的部位,填筑到一定高度后可将外侧松土削去,采用人工及蛙式夯机铺筑夯实。
土方削坡完成后,应控制好结合面上土料的含水量,边刨毛,边铺土,边压实。
填筑面应略向堤外侧倾斜,以利于雨水排出,填筑应分层平行摊铺,新铺填土应平整,厚薄一致、无结块,碾压机具和行驶方向应平行堤轴线;
2.5压实层不得出现漏压和虚浮层、平松料、弹簧土和光面等现象;下一层填料按规定参数施工完毕,经检查合格后才可铺筑新料,铺新料之前,应对压实表面刨毛、洒水等处理;在结合的坡面上,应配合填筑料上升将表面松料铲除,达到压实合格的料层为止,坡面需经
刨毛处理,并保持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然后才能继续铺新料。
洒水:铺料应按最优含水量进行控制,若需加水处理,洒水量由施工碾压试验确定。
3、石砌体砌筑
3.1先布设施工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再根据设计在砼基础面上每15m一道沥青杉板伸缩缝处架立砌筑用坡度尺,坡度尺四角固定,其的高度、垂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砌筑过程中经常检校,防止出现人为扰动和偏差。
石料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没有裂缝且大致方正的岩石,不使用薄片状石料。
石料湿抗压强度大于设计强度,软化系数、风化系数均大于设计。
用于砌体表面的石料必须有一个用作砌体表面的平整面,尺寸较大时,应稍作修整。
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和规定。
砂浆按设计标号必须拌合均匀,一次拌料应在其初凝之前用完。
砂浆的配合比须经试验确定,并须征得监理人同意。
3.2砌筑前须完成清基整平工作,浆砌块石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
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应在基础表面铺5㎝后稠砂浆,砌筑时石块宽面向下,小面向上,以便让砂浆挤满石块周围空隙,根据空隙大小选用整块小石挤入石缝砂浆中。
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立稳定。
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应不大于1.2m。
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所有的石块均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石缝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块、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石。
砌缝要求做到饱满,勾缝自然,匀称美观,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
砌体外露面溅染的砂浆应清除干净。
4、堤防河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想要保证堤防结构的稳定性,一定要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素质,还要掌握施工经验,在实际施工中熟练的进行操作,并且,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也要相对较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的质量。
在堤防河道施工前需对施工的技术进行技术的交底,让现场每位施工管理的人员都明确自己负责的内容,这能防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产生返工的现象。
在基础开挖时不应该使用大型的机械,在接近设计标高时需采用人工找平,不能使用机械开挖扰动原状土。
应选择坚实新鲜的坝身砌筑的石材,无风化剥落层或者裂纹,石材的表面应无污垢、水锈等等杂质,应符合本技术规范指定国家以及行业现行的标准。
石块间较大空隙需填满砂浆,然后用碎块或者片石嵌实,护坡外露面坡顶以及侧边,选择比较整齐石块砌筑平整。
在坝体砌筑时需严格根据技术要求交底进行施工,对于砌筑顺序以及方案需严格根据相关技术方案进行,对于较容易产生问题的施工环节需强化对技术的指导与质量的控制,为保证坝身砌筑的质量需从原材料开始进行严密的检查与验收,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不可以进入施工的现场,坝身砌筑砂浆也是极为重要的,砂浆按设计级配拌制,对于砂浆的配合比需进行比较严格技术控制,对于砂浆配合比现场控制也是影响到坝体砌筑质量,对于堤坝的施工技术控制也离不开质量控制,只有控制好施工技术的质量方能符合相关的要求。
5、结语
河道堤防工程作为水利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施工技术自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堤防工程施工建设当中,更加的科学严谨,力求利用最为先进的建筑技术,构造牢固堤防,为保卫人们家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武庆玲.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2)
[2]陈浩.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研究[J].珠江水运,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