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 班班级计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实践并积累家园沟通艺术性的方法与策略
措施:调查新教师家园沟通能力的发展进度、调整研究的方法和内容、阶段总结并反思
第三阶段(2011.5-2011.6)
目标:完成专题报告
措施:对幼儿发展、家园互动进行对比评估总结
五、专题研究:
教师:
(一)研究名称:
在成长规律中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具体制定出大班孩子所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
2、通过幼儿园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和实践,培养班级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3、提高教师对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意识,加强家教指导的能力。
大二班班级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概况:
本班现有幼儿42名,其中男生23名,女生19名。由于我班大部分家长平时工作较忙,半数以上的孩子由老人接送。通过上学期的系列专题讲座后,发现大部分家长“重教轻保”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关注角度也有所不同,如:祖辈组较关心的是幼儿的生活技能;父母们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等。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幼小衔接的工作,开展系列幼小衔接的讲座,继续提高家长的观念。
11、在活动中会采用协商的方法处理玩伴关系。并能再出现争执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他人。<><>
12、能大胆用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创造。<><>
三、家长工作:
(一)主要目标:
创设家长和幼儿园平等交流对话的机会,解决家园共同性问题,以多元的方式引领家长对科学育儿的认识与领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二)大活动:
1、期初展开家长会
2、庆“三八”主题活动:妈妈我有多爱你
3、期中向家长开放半日亲子活动:我是父母的小帮手
4、家长专题讲座: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5、邀请家长参加大班毕业典礼
(三)途径与方法:
1、采用问卷、座谈、沙龙以及讲座和亲子互动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及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进一步加强理论和经验的学习分享。
3、教师进行“培养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案例的分享与交流。
4、教师修改积累学习习惯培养中的案例,并进行优秀文章的推荐投稿。
5、进行专题的资料整理和小结的撰写。
教师:
(一)研究名称:
新教师家园沟通语言艺术性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标:
1)探索新教师家园沟通语言艺术性的策略与方法。
5、乐于参与各类民间活动,对丰富的民间风俗感兴趣。<><>
6、能运用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乐于同同伴一起交流。<><>
7、安静倾听别人的谈话,并能对有异议的问题大胆地表达个人的看法。<><>
8、能大胆地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
9、能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周围环境。<><>
10、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2)验证新教师家园沟通语言艺术性策略与方法的可行性。
(三)研究措施:
第一阶段(2011.2-2011.3)
目标:了解家园沟通中教师语言艺术性内涵研究,进行资料的收集。
措施:观察、分析新教师与家长沟通现状,并拟定初步方案、参考相关书籍,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2011.3-2011.5)
目标:①探索家园沟通中提高教师语言艺术性的方法
2)、部分幼儿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出现答非所问情况。
3)、部分幼儿回答问题时的求异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不够。
(四)个体差异:
全面关注班级特殊儿的特点,实施“因人施教”的有效方法,让每
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教师情况:
本班有三位教师,其中一位老教师、一位工作三年的新教师以及本学期新进的生活老师组成一个小团队。我们能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课程指南》的纲要精神,采用多种积极有效的手段运用引导、鼓励等方式,让孩子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发展优势:
1)幼儿的自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强,会独立自觉有序的处理自己的事情。
2)大部分幼儿乐于开口交往,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到各种主题活动中。
3)经过系列的比比课程的实施,幼儿能运用积极的情感去面对自己的伙伴,会与伙伴一起分享、一起合作和游戏。
(三)薄弱环节:
1)、个别幼儿的学习习惯不理想,自我控制力、专注性、持久性较弱。
2、通过家园栏、园园通让家长了解班级的最近信息。
四、园本特色:
(一)主要目标:
围绕园本儿歌特色,通过开展欣赏、仿编、创编及儿歌游戏等形式,
让幼儿体验儿歌的乐趣。
(二)大活动:
每周一下午:儿歌创编
每周四下午:儿歌游戏
(三)途径与方法:
1)、以“儿歌游戏”为点,梳理儿歌游戏的经验
2)、班级开辟儿歌展示角,梳理班级儿歌集。
二、学期保教工作目标:
1、乐于参与整理物品和值日生劳动,能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会多面性评价自己和别人。<><>
3、关注周围生活常见的标志信号,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
4、能独立创造地运用各种器械锻炼身体。具有一定的安全活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运动常识。<><>
第二阶段:(2011、4月)
1、学习和研讨一些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针对大班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各班教师积极地进行实践。
2、观摩交流自主游戏中教师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并进行梳理。
第三阶段:(2011、5—6月)
1、结合《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主要是集体活动中孩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安排两个班级开展展示。
(三)研究措施:
第一阶段:(2011、2——3月)
1、进行二份调查问卷
2、各班教师观察、分析各班孩子的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组内进行交流,梳理出本学期重点要培养的几个良好学习习惯。
3、召开家长会,针对大班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等内容向家长进行宣传,使孩子家长树立正确的意识,能配合幼儿园参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
措施:调查新教师家园沟通能力的发展进度、调整研究的方法和内容、阶段总结并反思
第三阶段(2011.5-2011.6)
目标:完成专题报告
措施:对幼儿发展、家园互动进行对比评估总结
五、专题研究:
教师:
(一)研究名称:
在成长规律中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具体制定出大班孩子所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
2、通过幼儿园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和实践,培养班级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3、提高教师对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意识,加强家教指导的能力。
大二班班级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概况:
本班现有幼儿42名,其中男生23名,女生19名。由于我班大部分家长平时工作较忙,半数以上的孩子由老人接送。通过上学期的系列专题讲座后,发现大部分家长“重教轻保”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关注角度也有所不同,如:祖辈组较关心的是幼儿的生活技能;父母们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等。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幼小衔接的工作,开展系列幼小衔接的讲座,继续提高家长的观念。
11、在活动中会采用协商的方法处理玩伴关系。并能再出现争执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他人。<><>
12、能大胆用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创造。<><>
三、家长工作:
(一)主要目标:
创设家长和幼儿园平等交流对话的机会,解决家园共同性问题,以多元的方式引领家长对科学育儿的认识与领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二)大活动:
1、期初展开家长会
2、庆“三八”主题活动:妈妈我有多爱你
3、期中向家长开放半日亲子活动:我是父母的小帮手
4、家长专题讲座: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5、邀请家长参加大班毕业典礼
(三)途径与方法:
1、采用问卷、座谈、沙龙以及讲座和亲子互动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及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进一步加强理论和经验的学习分享。
3、教师进行“培养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案例的分享与交流。
4、教师修改积累学习习惯培养中的案例,并进行优秀文章的推荐投稿。
5、进行专题的资料整理和小结的撰写。
教师:
(一)研究名称:
新教师家园沟通语言艺术性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标:
1)探索新教师家园沟通语言艺术性的策略与方法。
5、乐于参与各类民间活动,对丰富的民间风俗感兴趣。<><>
6、能运用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乐于同同伴一起交流。<><>
7、安静倾听别人的谈话,并能对有异议的问题大胆地表达个人的看法。<><>
8、能大胆地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
9、能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周围环境。<><>
10、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2)验证新教师家园沟通语言艺术性策略与方法的可行性。
(三)研究措施:
第一阶段(2011.2-2011.3)
目标:了解家园沟通中教师语言艺术性内涵研究,进行资料的收集。
措施:观察、分析新教师与家长沟通现状,并拟定初步方案、参考相关书籍,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2011.3-2011.5)
目标:①探索家园沟通中提高教师语言艺术性的方法
2)、部分幼儿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出现答非所问情况。
3)、部分幼儿回答问题时的求异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不够。
(四)个体差异:
全面关注班级特殊儿的特点,实施“因人施教”的有效方法,让每
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教师情况:
本班有三位教师,其中一位老教师、一位工作三年的新教师以及本学期新进的生活老师组成一个小团队。我们能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课程指南》的纲要精神,采用多种积极有效的手段运用引导、鼓励等方式,让孩子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发展优势:
1)幼儿的自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强,会独立自觉有序的处理自己的事情。
2)大部分幼儿乐于开口交往,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到各种主题活动中。
3)经过系列的比比课程的实施,幼儿能运用积极的情感去面对自己的伙伴,会与伙伴一起分享、一起合作和游戏。
(三)薄弱环节:
1)、个别幼儿的学习习惯不理想,自我控制力、专注性、持久性较弱。
2、通过家园栏、园园通让家长了解班级的最近信息。
四、园本特色:
(一)主要目标:
围绕园本儿歌特色,通过开展欣赏、仿编、创编及儿歌游戏等形式,
让幼儿体验儿歌的乐趣。
(二)大活动:
每周一下午:儿歌创编
每周四下午:儿歌游戏
(三)途径与方法:
1)、以“儿歌游戏”为点,梳理儿歌游戏的经验
2)、班级开辟儿歌展示角,梳理班级儿歌集。
二、学期保教工作目标:
1、乐于参与整理物品和值日生劳动,能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会多面性评价自己和别人。<><>
3、关注周围生活常见的标志信号,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
4、能独立创造地运用各种器械锻炼身体。具有一定的安全活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运动常识。<><>
第二阶段:(2011、4月)
1、学习和研讨一些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针对大班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各班教师积极地进行实践。
2、观摩交流自主游戏中教师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并进行梳理。
第三阶段:(2011、5—6月)
1、结合《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主要是集体活动中孩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安排两个班级开展展示。
(三)研究措施:
第一阶段:(2011、2——3月)
1、进行二份调查问卷
2、各班教师观察、分析各班孩子的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组内进行交流,梳理出本学期重点要培养的几个良好学习习惯。
3、召开家长会,针对大班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等内容向家长进行宣传,使孩子家长树立正确的意识,能配合幼儿园参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