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蜗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蜗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与习性;
2.了解蜗牛的生殖方式;
3.培养观察与探究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蜗牛;
2.透明容器;
3.硬纸板;
4.放大镜;
5.土壤;
6.果蔬。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1.介绍蜗牛的基本特征与习性(15分钟)
–蜗牛身体慢慢滑行;
–蜗牛足底有黏液,可以在墙上行走;
–蜗牛有实心的触角,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
–蜗牛喜欢在阴暗的湿润环境中生活;
–蜗牛是杂食性动物,喜欢吃果蔬和树叶。
2.观察蜗牛(20分钟)
–将蜗牛放入透明容器中,观察它的移动轨迹;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和身体;
–用硬纸板轻轻碰触蜗牛的身体,观察它的反应。
3.探究蜗牛的生殖方式(15分钟)
–介绍蜗牛的生殖方式:两只蜗牛通过交配,产生卵和精子,受精后孵化出小蜗牛;
–让学生观察蜗牛的体形,解释其雌雄异体的特征;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产出的卵和精子。
4.喂养蜗牛(10分钟)
–给蜗牛喂食,让学生看到它吃果蔬的样子;
–按照适当的比例,给放入透明容器里的蜗牛添加适量的土壤。
四、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对生物的了解与认知程度比较基础,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探究蜗牛,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在细节中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生物,探索自然环境。
此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亲身观察,让学生了解蜗牛的习性、生殖方式,并培养幼儿热爱生物的意识,领域性知识也随之增加。
同时,本次教学设计注重任务化,给予学生能自主实践的任务,涉及到对蜗牛的喂养、观察和探究,让学生能够通过操作、体验和实践,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与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