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
一、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小说。
本文记叙了抗日小英雄雨来为掩护交通员与鬼子进行英勇斗争,体现雨来的机智勇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本文篇幅较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来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
第二课时着重理解每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品读重点段落,感受雨来的形象特点。
二、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的关系。
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2.写法导读,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阅读指导,理解每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品读重点段落,感受雨来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景色的句子,体会写景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温故知新梳理文意】
1.词语积累:
教师出示本课的重点词语,让学生朗读词语和相关语句。
2.内容重温:
本文讲述了_________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英雄_____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________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课文分为六个部分,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板块【品读赏析理解感悟】
1.阅读提示:
教师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品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批注。
2.合作探讨:
教师:课文哪一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明确:第三、四部分。
教师:自主读文段,找一找表现雨来是小英雄的语句。
3.理解感悟:
教师出示选自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的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4.自由表达:
教师出示选自课文第三部分相关内容,让学生思考通过雨来跟鬼子的对话,体现了雨来什么品质特点?
5.写法初探:
教师:快速默读第一、二、五、六部分的内容,想想这几部分内容与小英雄雨来的关系。
明确:第一部分是为下文做铺垫,为雨来能从鬼子手中逃脱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
第五、六部分是事情的结果,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6.交流示例: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景色描写的句子。
教师: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手法。
突出芦花颜色白,芦花村环境美;为下文写雨来练就高超的游泳本领,顺利地逃生作铺垫。
7.合作探讨:
出示课文第五部分一处景色描写的句子
教师:圈出景物,体会它的作用?
景物:太阳、浮云、芦花;
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了雨来的英雄形象。
教师:找找文中其他写景的句子,自主体会作用。
第三板块【把握主题探究写法】
1.自主阅读:
教师出示选自课文第二部分的句段,画出重点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教师:读句子,明作用。
明确:写雨来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雨来掩护交通员,勇敢和鬼子作斗争的思想基础。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三次,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2.理解积累:
教师出示语句:有志不在年高,点明这句话的出处,解释“志”是志向的意思,“年高”指的是长辈、资深的意思。
教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又指什么?
明确:这句话指的是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来衡量。
在文中指的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深深震撼、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教师:说说关于志向的名言有哪些,并积累。
3.情感表达:
教师:找出描写雨来的比喻句,体会好处。
明确:(1)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
(2)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3)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4)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教师:作者把雨来比作____、______和_____,表现雨来的___________,表达作者对雨来的_____之情。
4.写法总结:
教师: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神态、侧面等描写方法塑造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完整的人物形象。
举例,引导学生读句赏析。
第四板块【课外拓展自我提升】
1.推荐阅读:
教师出示《鸡毛信》的片段内容,让学生阅读,课后查找作品读完全文,思考海娃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五板块【师生归纳课堂小结】
1.复述故事: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按顺序复述主要内容。
2.主题归纳:
教师:从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两方面进行主题归纳。
明确: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英雄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最终成功脱身的故事,歌颂雨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3.我的收获:
(1)积累:我喜欢的词句_____________。
(2)体会运用:环境描写的作用。
(3)写法特点: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4)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第六板块【随堂小测素养提升】
一、选择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1.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
2.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
()
3.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
4.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_______,怎么也抓不住。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并仿写一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②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这两个句子都是_____句,但表达的感情不同,前者是_____之情;后者是_____之情。
三、完成课内阅读。
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
……
1.用“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作者再次写还乡河的景色,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的句子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板块【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第八板块【布置作业夯实基础】
1.摘抄你喜欢的词句。
2.阅读《小英雄雨来》的全部内容;分享更多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