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市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

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 . 装在淀粉胶囊,药物需慢慢渗出
B .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 . 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 .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2. (2分) (2017七下·黑龙江期中) 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可能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如果某成年人的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A,那么此人就会患()
A . 坏血病
B . 脚气病
C . 角膜炎
D . 夜盲症
3. (2分)(2018·南平模拟) 饮食中长期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容易使人患脚气病?()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1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4. (2分)(2019·大连) 人体左心房中的血液是()
A . 动脉血,流向肺静脉
B . 动脉血,流向左心室
C . 静脉血,流向肺静脉
D . 静脉血,流向左心室
5. (2分) (2016七下·深圳期中) 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 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B . 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C . 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D . 红细胞﹣﹣吞噬病菌
6. (2分)(2017·吉州模拟) 下列对人体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A . 人醉酒时,步履蹒跚,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
B . 侏儒的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 儿童缺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D . 人体内炎症较严重时,白细胞的数量将增加
7. (2分)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结构为
A . 肺
B . 组织细胞
C . 肝脏
D . 肾脏
8. (2分) (2019八下·东台月考) 夏天的傍晚,萤火虫在树丛间飞舞,非常好看。

荧火虫释放的光能直接能量来源是()
A . 太阳能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萤火虫体内的营养物质
D . ATP
9. (2分)正常人在平静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 . 收缩、收缩
B . 收缩、舒张
C . 舒张、收缩
D . 舒张、舒张
10. (2分) (2020七下·恩施月考)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一个器官是()
A . 鼻
B . 咽
C . 喉
D . 口腔
11. (2分)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 . 出汗
B . 呼气
C . 小便
D . 排便
12. (2分)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
B . ③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
C . 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 . ⑤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13. (2分) (2019七下·龙州期末)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从生物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 . 人的嗅觉不敏感
B . 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适应
C . 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疲劳
D . 人的嗅觉感受器易被破坏
14. (2分)(2017·广东模拟) 某人左侧大脑出现脑溢血发生偏瘫,医生对其双腿进行膝跳反射实验,结果是()
A . 左腿无膝跳反射,右腿有膝跳反射
B . 左腿有膝跳反射,右腿无膝跳反射
C . 两腿都有膝跳反射
D . 两腿都无膝跳反射
15. (2分)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脑干主要控制人的呼吸、心跳
B .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大脑组成
C .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发出的神经组成
D . 许多树突和轴突集成束,外面包着膜,构成神经
16. (2分)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 . 大脑皮层
B . 视网膜
C . 巩膜
D . 晶状体
17. (2分)(2017·怀化) 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A . 口腔
B . 胃
C . 小肠
D . 大肠
18. (2分)下列疾病中,病因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
A . 侏儒症
B . 呆小症
C . 艾滋病
D . 地方性甲状腺
19. (2分)下列不属于“生活方式病”的是()
A . 肺结核
B . 心血管疾病
C . 恶性肿瘤
D . 脑血管病
20. (2分) (2015八上·临沭期末) 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A . 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
B . 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C . 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上抗原
D . 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4分)
21. (4分) (2017七下·景泰期末) 当血液里________或________,就会出现贫血,应多吃含________和________丰富的食物.
22. (2分)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使青少年健康地成长,应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________、________.
23. (2分)人的血液是由________ 和血浆组成的,红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 。

24. (7分)人体的外出血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种,最常见的是________ ,特征是________ 最严重的是________ ,特征是________ 。

25. (2分)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________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临床上将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的人称做植物人,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________.
26. (4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________ 的特点。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
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这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27. (3分) (2018七下·南江期末)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________叫血压,我们通常说的血压是指________循环的________血压。

三、判断题 (共10题;共36分)
28. (2分)利用双缩腺试剂可以检测维生素C.
29. (2分) (2017七下·柘城月考) 胆汁、胰液都注入小肠。

(判断对错)
30. (2分)病人血型为A,需要输血,则可以接受的血型为A,B,AB,O。

(判断对错)
31. (2分) (2018八上·宜兴期中) 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中医切脉就是在静脉血管上进行的。

(判断对错)
32. (2分) (2015七下·谯城期中) 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多于二氧化碳那,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判断对错)
33. (10分)(2017·岳阳模拟) 判断下列句子的对与错
(1)每个生物体的一生都必须经过细胞分裂。

(2)人体内所有的血管与心脏都是相通的。

(3)兔子身上的毛具有保温的作用,所有兔子属于恒温动物。

(4)只要是生物,都有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5)蚊虫叮咬能传播艾滋病。

34. (10分) (2019八下·未央月考)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跑实验中,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进行染色.(判断对错)
(2)爆雨过后菜地积水,导致菜苗烂根,主要原因是土壤中温度过低。

()(判断对错)
(3)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如缺乏维生素A患夜盲症.(判断对错)
(4)望梅止渴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判断对错)
(5)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判断对错)
35. (2分) (2011九上·山西竞赛) 刚走出漆黑的电影院放映厅时,人的瞳孔会缩小,睫状肌收缩。

(判断对错)
36. (2分) (2020八下·玉林月考)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37. (2分) (2018七下·南江期末) 某同学的心动周期为0.8秒,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收缩0.3秒,心室收缩0.1秒.(判断对错)
四、分析说明题 (共1题;共5分)
38. (5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可通过呼吸系统
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造成危害.请据图分析.
(1) PM2.5 颗粒物会随空气进入肺.当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 状态,胸廓扩大,气体被吸入.一旦粘着在肺泡上,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可能引发肺部疾病.
(2) PM2.5 颗粒物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经过血管b________ (填血管名称),最先到达心脏的3左心房,进一步诱发心血管疾病.
(3)
血液从血管d经过器官 5流至血管c时,由于肾小管的________ 作用,使c和d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基本相等.
(4)在心脏内1与2、3与4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________ .
(5)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尤为重要,绿色“低碳”生活有助于减少雾霾天气.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请列举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__ .
五、实验题. (共1题;共13分)
39. (13分) (2019七下·江城期中) 如图所示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有关实验设计。

请分析回答。

(1)提出问题: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

(3) 1号和2号试管可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4)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________。

同时振荡两试管,让液体充分混合。

(5)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环境温度,应将1号和2号试管放在________℃的水中。

(6) 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填“变蓝”或“不变蓝”)。

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_。

(7)拓展:淀粉能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成________,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___。

淀粉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
消化成________被吸收和利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4分)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三、判断题 (共10题;共36分)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33-2、
33-3、
33-4、
33-5、
34-1、
34-2、
34-3、
34-4、
34-5、
35-1、
36-1、
37-1、
四、分析说明题 (共1题;共5分) 38-1、
38-2、
38-3、
38-4、
38-5、
五、实验题. (共1题;共13分)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