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复习题(答案20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浆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岩浆
2.岩浆作用
3.火成岩的相
4.火山岩韵律
5.镁铁质矿物
6.长英质矿物
7.里特曼指数
8.铝饱各指数
9.火成岩的结构 10.辉长结构 11.辉绿结构 12.二长结构 13.斑状结构 14.似斑状结构 15.包橄结构 16.文象结构 17.堆晶结构 18.鬣刺结构 19.粗玄结构 20.拉斑玄武结构 21.安山结构 22.煌斑结构 23.反应边结构 24.火山角砾结构 25.凝灰结构 26.集块结构 27.枕状构造28.气孔构造29.流纹构造 30.球状构造 31.带状构造 32.块状构造 33. 柱状节理构造 34.超基性岩 35.超镁铁岩 36.地幔捕虏体37.蛇绿岩 38. 埃达克岩39.细碧角斑岩系 40.玢岩 41.斑岩 42.广义花岗岩 43. 火山碎屑岩 45.分异作用 46. 分离结晶作用(结晶分异作用) 47.平衡结晶作用 48. 岩浆混合作用 49. 岩浆同化作用 50.火成杂岩体 51. 硅铝矿物 52. 镁铁矿物 53. 喷出岩 54.熔结凝灰岩 55.火山角砾结构
二、填空
1.侵入体侵入深度为 0-5km 时,称浅成相;侵入深度为 5-15km 时,称中
深成相;侵入深度大于 >15km 时,称深成相。
2.根据火山岩产出方式可划分为喷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相和
火山沉积相。
喷出相又可分为溢流相、爆发相和侵出相三个相。
3.看下图,写出相应火山岩相的名称:
(1)溢流相;(2)爆发相;(3)侵出相;(4)火山通道相;(5)次火山相;(6)火山沉积相。
4.火成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
(颗粒)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的相互关系。
5.划分火成岩结构类型的基本要素有矿物的结晶程度、矿物的大小、
矿物的形态以及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6.据火成岩中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
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四种结构。
显晶质的岩石按矿物的粒度大小分为
细粒结构、中粒结构、粗粒结构和伟晶结构。
7.按主要造岩矿物颗粒的大小划分岩石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
的矿物粒径(以mm为单位)范围依次分别是 5-25mm(或>5mm)、 2-5mm 和
0.2-2mm 。
8.据全晶质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可分为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
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三种不同的结构。
9.条纹结构是钾长石(或碱性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地交生;文象结构
是石英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或碱性长石)中。
10.安山岩的基质结构常见的有两种:(1)斜长石微晶呈平行定向或半定向排列,
其间隙中充填的是辉石和磁铁矿等粒状矿物,称为交织结构;(2)斜长石微晶呈杂乱-半平行排列,微晶之间充填较多的玻璃质或隐晶质,称为安山结构。
11.火成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成
成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12.火成岩不整合(不协调)侵入体产状形式有岩基、岩株、岩脉、
岩墙等四种。
13.火成岩整合(协调)侵入体产状形式有岩盆、岩盖、岩床、岩
鞍等四种。
14.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分类,按SiO2含量划分为四大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
性岩、酸性岩的SiO
2
含量(单位为WB/%)分别依次是 <45% 、 45-52% 、52-63% 和 >63% 。
15.在钙碱性岩浆岩中,一般情况下,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MgO的含量降低,
TFeO的含量降低,K
2O 的含量增加及Na
2
O的含量增加。
16.看下图,根据侵入岩的QAP三角分类图解填写出相应侵入岩的岩石名称:
(1)碱长花岗岩;(2)正长花岗岩或普通花岗岩;(3)二长花岗岩;(4)花岗闪长岩;(5)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6)碱长正长岩;(7)正长岩;(8)二长岩;(9)二长闪长岩/二长辉长岩;(10)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
17.与侵入岩的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化学成分相当的
对应的火山岩岩石名称分别依次是科马提岩(苦橄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
18.火山碎屑岩中的“三屑”是指岩屑、晶屑和玻屑。
19.火山岩岩石系列的划分,首先根据w(SiO2)—w(K2O+Na2O)图划分为碱性
系列和亚碱性系列。
20.根据SiO2含量,将岩浆岩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
岩。
21.按SiO2含量,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四
类。
按里特曼指数(δ)又分为钙碱性、碱性、过碱性三个系列。
22.根据岩浆岩中标准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将矿物分为硅铝矿物和铁镁矿
物两类;根据岩浆岩中原生矿物的相对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中的作用,可将矿物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三类。
23.火成岩中石英是SiO2过饱和的指示矿物,而富镁橄榄石和似长石
则是SiO
不饱和的指示矿物。
2
24.鲍文反应序列中最先结晶的矿物是橄榄石。
25.鲍文反应序列由不连续系列和连续系列两个系列组成。
26.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
斑晶以斜长石和暗色矿物为主称玢
岩;斑晶以碱性长石、似长石和石英为主,称斑岩。
27.在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喷出岩为玄武岩;陆壳中分布最广的侵入岩为
花岗岩;地球上构成地幔主体、占体积最大的岩石是超镁铁质岩。
28.镁铁质岩石的代表岩石类型为辉长岩(深成侵入岩)和玄武岩(喷
出岩)。
29.基性喷出岩代表性岩石是玄武岩,其往往具斑状结构,基质常具间粒
结构(粗玄结构)、间隐结构、间粒间隐结构(拉斑玄武结构)结构。
30.辉绿岩属于岩浆岩的基性岩类,这种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辉石和
基性斜长石。
31.根据下列素描图,填写出不同冷却条件下玄武岩的结构:(1)间隐结构、
(2)间粒结构(粗玄结构)、(3)玻基斑状结构。
32.正长岩—粗面岩类主要造岩矿物有碱性长石和斜长石,粗面岩常具有
粗面结构,其特征是碱性长石微晶近于平行排列,若遇到斑晶时微晶绕过斑晶。
33.岩浆岩的碱性程度是指岩石的碱(Na2O+K2O)饱和度,确定岩浆岩碱性程度的
里特曼指数(δ)=(Na
2O+K
2
O)2 / (SiO
2
-43) (wt%)。
34.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多形成于两个世代;似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则
基本上是同一世代的产物。
35.常见交生结构有条纹结构、蠕虫结构和文象结构。
36.超基性岩以SiO2含量 <45% 及不含石英为特征,超镁铁质岩以镁
铁矿物含量 >90% 而命名。
37.火山岩一般分为碱性和亚碱性两个系列,后者又可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
和钙碱性系列。
38.安山岩是一种分布较广的火山熔岩,它主要分布于俯冲带上的岛弧和大陆
弧、大洋中脊、板内裂谷等构造环境。
其中岛弧和大陆边缘是安山岩形成的最重要场所,如最著名的环太平洋带,其新生代火山岩为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组合,且以安山岩为主,地质上被称为安山岩线。
39.中性岩可分为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三类。
40.钙碱性系列基性岩类中,深成相、浅成相和喷出相典型的岩石为辉长岩、
辉绿岩和玄武岩。
41.酸性岩类中,深成相、浅成相和喷出相典型的岩石为花岗岩、花岗斑
岩和流纹岩。
42.看下图,根据矿物组合填写出相应侵入岩和喷出岩典型的岩石类型:
(1)流纹岩;(2)英安岩;(3)安山岩;(4)玄武岩;(5)科马提岩;(6)花岗岩;(7)花岗闪长岩;(8)闪长岩;(9)辉长岩;(10)橄榄岩。
43.与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相应的酸性喷出岩是英安岩和流纹岩。
44.某岩石中具有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含斜长石60%,角闪石20%,石英10%,
钾长石5%,黑云母3%,磁铁矿1%,定名为中-细粒石英角闪闪长岩。
45.某岩石浅灰绿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
斑晶为中粒的斜长石、角闪石、基
质为隐晶质,定名为角闪安山岩。
46.某岩石斑晶为钾长石、石英、基质细粒结构,基质中主要矿物为钾长石、石
英、酸性斜长石,应定名为斑状花岗岩。
47.某种岩石含橄榄石60%,辉石36%,尖晶石4%,定名为含尖晶石辉石橄榄
岩。
48.某种岩石含橄榄石95%,辉石3%,角闪石、铬铁矿少量,定名为纯橄岩。
49.按粒度大小,常见火山碎屑有火山集块、火山角砾、火山灰(尘)。
50.岩石呈黄褐色,具流纹构造,斑状结构;基质为霏细结构和球粒结构。
斑晶
矿物为透长石、斜长石和石英,定名为流纹岩。
51.岩石呈灰绿色,具块状构造,中粒结构。
主要矿物为斜长石40%;斜方辉石
26%;单斜辉石16%;橄榄石18%,定名为中粒橄榄辉长苏长岩。
52.岩石呈浅肉红色,具块状构造,粗粒结构。
主要矿物为斜长石30%;正长石
15%;条纹长石25%;微斜长石5%;角闪石15%;黑云母6%,石英4%。
定名为粗粒黑云角闪二长岩。
53.岩石呈灰紫色,具气孔构造,斑状结构,基质为微晶-隐晶质。
斑晶矿物为辉
石和橄榄石。
基质微晶斜长石牌号为An60号的拉长石,定名为橄榄辉石玄武岩(或辉石橄榄玄武岩) 。
54.岩石呈灰绿色,具块状构造,斑状结构。
基质为隐晶,斑晶矿物为普通角闪
石和中性斜长石,定名为角闪安山岩。
55.岩石呈紫红色,具块状构造,凝灰结构。
晶屑35%,岩屑10%,玻屑45%,另
外还有10%的火山灰,其中晶屑矿物成分为Or,Pl,Q,定名为复屑凝灰岩(或岩屑-晶屑-玻屑凝灰岩)。
56.根据下图火成碎屑岩的分类图解,填写出相应的岩石类型:
(1)凝灰岩;(2)角砾凝灰岩;(3)集块凝灰岩;(4)火山角砾岩;(5)集块角砾岩;(6)角砾集块岩;(7)集块岩。
57.斜长石常见环带结构,An分子由中心向边缘递减的为正环带结构,反之
称为反环带结构。
58.色率是指镁铁质矿物在岩石中的体积百分含量,按岩石的色率可分为超
镁铁质岩、镁铁质岩、中性岩和长英质岩四种岩石类型。
59.火成岩据组合指数分钙碱性、碱性和过碱性三个碱度系列,组
合指数大小分别为 <3.3 、 3.3-9 和 >9 。
组合指数计算公式是
(δ)=(Na
2O+K
2
O)2 / (SiO
2
-43) (wt%)。
60.岩浆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温度、粘度、挥发分和密度。
61.碱长花岗岩主要由碱性长石和石英组成,不含或含少量斜长石。
62.花斑岩是花岗斑岩的一个变种,它的特点是基质中的石英和碱性长石形
成显微文象结构。
63.金伯利岩的常见矿物有橄榄石、石榴子石、金云母、尖晶石
和富钛矿物。
64.岩浆岩中划分酸性程度的标志是 SiO2的含量,划分碱性程度的指数称
为里特曼指数。
65.蛇绿岩套代表了大洋岩石圈剖面,产出在板块缝合线位置。
66.蛇绿岩套由下往上由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辉绿岩岩墙群和
枕状熔岩及放射虫硅质岩及远洋粘土和有孔虫灰岩组成。
67.导致原岩发生部分熔融的主要因素是增温、降压、挥发分的加
入。
68.如下图,在透辉石(Di)-钙长石(An)二元共结体系中,随着温度的继续下
降:(1)成分为x3的熔体在冷凝结晶过程中,当温度下降速度较慢时,形成的结构是辉绿结构或间粒结构,如果冷凝较快,剩余熔体来不及结晶就会形成间粒间隐结构或间隐结构;(2)若熔体的最初成分为x1,其冷凝结晶过程与x3一致,但Di先晶出,最后到共结点完全结晶,形成的结构是煌斑结构;(3)当熔体的最初成分为x2时,随着温度的下降,熔体将直接由单相到达共结点E,Di和An同时析出,形成的结构是辉长结构。
三、选择题
1.用QAP三角图解确定侵入岩岩石名称的方法是(C):
A.直接用岩石中实测的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的体积百分含量投点;
B.将岩石中实测的石英、碱性长石、钠长石的含量换算成100%后投点;C.将岩石中实测的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An﹥5)百分含量总和换算成100%后投点;
D.直接用岩石中实测的石英、长石、暗色矿物的体积百分含量投点
2.一种中深成侵入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斜长石和辉石,该岩石名称是(D):A.辉长岩;
B.辉石闪长岩;
C.花岗岩;
D.岩石名称要看斜长石号码或岩石化学成分中的SiO2含量才能确定
3.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火山熔岩是(C):
A.流纹岩
B.安山岩;
C.玄武岩;
D.英安岩
4.火成岩侵入岩的色率是指(B):
A.岩石颜色的深浅程度;
B.火成岩中镁铁矿物的体积百分含量;
C.火成岩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率;
D.火成岩中浅色矿物的的体积百分含量
5.斜长石的正环带结构是指(C):
A.内核为正长石,外环为斜长石
B.内核为较酸性的斜长石,外环为较基性的斜长石
C.由中心向边缘An分子的含量递减
D.由中心向边缘An分子的含量递增
6.火成岩中的主要矿物是指(B):
A.在岩浆冷凝过程中结晶形成的矿物;
B.含量较多并决定岩石大类名称(作为划分岩石大类依据)的矿物;
C.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不随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矿物;
D.可用来进一步确定岩石的种属的矿物
7.一种花岗岩类岩石,具有似斑状结构,基质为中粒结构,斑晶矿物为钾长石
和石英,基质矿物为钾长石、石英和酸性斜长石,该岩石名称应叫( C ):A.花岗斑岩
B.花斑岩
C.斑状花岗岩
D.石英斑岩
8.一种玄武岩基质的结构特点是长条形斜长石微晶不规则排列,其间隙中充填
物为辉石、磁铁矿细小颗粒和部分玻璃质,此结构名称是(B):
A.粗玄结构
B.拉斑玄武结构
C.玻基斑状结构
D.间隐结构
9.由上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且成分未发生变异的岩浆,
称为(B):
A.母岩浆;
B.原生岩浆;
C.派生岩浆;
D.进化岩浆
10.硅酸不饱和矿物是指(A):
A.不能与石英平衡共生的矿物
B.能与石英平衡共生的矿物
C.不能与橄榄石平衡共生的矿物
D.石英
11.硅酸饱和矿物是指(B):
A.不能与石英平衡共生的矿物
B.能与石英平衡共生的矿物
C.不能与橄榄石平衡共生的矿物
D.不能与似长石平衡共生的矿物
12.中深成相侵入岩中( A B):
A.不可能同时出现原生的橄榄石和石英
B.不可能同时出现原生的似长石类矿物和石英
C.能同时出现原生的橄榄石和石英
D.能同时出现原生的似长石类矿物和石英
13.火成岩中硅酸过饱和的标志之一是( C ):
A.火山岩中出现石英
B.火山岩基质中出现石英
C.火山岩中出现石英斑晶
D.火山岩中出现似长石类矿物
14.次火山相与浅成、超浅成相之间的关系是(C):
A.二者存在岩石结构及构造上的差别
B.二者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和侵入体的大小、形态上存在差别
C.二者的差别仅体现在与火山岩之间的关系上
D.二者存在岩石成分上的差别
15.岩浆与由岩浆固结的岩浆岩在化学成分上(C):
A.相同
B.主要氧化物含量不同
C.挥发组分含量不同
16.火山爆发强度是以(A)来衡量的:
A.爆发相产物在整个火山喷发产物中的百分比
B.爆发相的岩石特征
C.爆发相岩石的产状与分布
D.爆发相岩石化学成分
17.构成岩浆岩的主要化学元素中,最主要的是( A)。
A.O、Si、Al;
B.Fe、Ca、Na;
C.B、Mg、Ti;
D.Mg、Mn、P
18.在岩浆岩的产状中,夹在地层中间,厚度不大,并与地层平行的侵入岩体是( C)。
A.岩脉;
B.岩盘;
C.岩床;
D.岩基
19.以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共生组合的岩浆岩,在化学性质上属( B)。
A.酸性岩;
B.中性岩;
C.基性岩;
D.超基性岩
20.在岩浆岩中,被称为不会共生组合的“指示矿物”是( C)。
A.石英、角闪石;
B.石英、辉石;
C.石英、镁橄榄石;
D.石英、黑云母
21.酸性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在结构上多为( A)的。
A.全晶质;
B.半晶质;
C.非晶质;
D.隐晶质
22.在花岗岩中,按结晶先后顺序,石英的晶粒外形为( C)。
A.自形晶;
B.半自形晶;
C.他形晶
23.组成玄武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 C)。
A.石英和长石;
B.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
C.基性斜长石和辉石
D.石英和辉石
24.有关侵入岩与喷出岩的叙述中,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 C)。
A.火成岩可分为深成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B.岩浆是地下深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类;
C.岩浆中常含有气体,但不包含有矿物结晶固体;
D.火山岩的生成位置在地表或接近地表附近
25.海洋地壳的物质组成中,以( A)为主。
A.玄武岩;
B.辉长岩;
C.流纹岩;
D.安山岩
26.最常见的深成岩,也是构成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占陆壳所有火成岩的一半以上的岩石是( D)。
A.辉长岩;
B.橄榄岩;
C.闪长岩;
D.花岗岩
27.某同学将A处产生的岩石与B、C、D处产生的岩石分置于不同的两类,该同学是利用下列( C)区分的。
A.矿物的颜色;
B.矿物的排列;
C.矿物的组成;
D.矿物的大小
28.超基性侵入岩的主要矿物是( B)。
A.辉石、角闪石和斜长石;
B.橄榄石、辉石和角闪石;
C.斜长石和角闪石;
D.斜长石和辉石
29.灰绿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
斑晶矿物为普通角闪石和中性斜长石,该岩石定名为( C)。
A.花岗斑岩;
B.玄武岩;
C.安山岩;
D.流纹岩
30.浅肉红色,具块状构造,粗粒结构,主要由斜长石(30%)、微斜长石(20%)、条纹长石(20%)角闪石(15%)、黑云母(6%)和石英(9%)组成,岩石定名为( D)。
A.花岗岩;
B.石英闪长岩;
C.辉长岩;
D.石英二长岩
31.某岩石含橄榄石95%、辉石3%、角闪石和铬铁矿少量,岩石定名为( B)。
A.辉石岩;
B.纯橄榄岩;
C.辉长岩;
D.橄榄岩
32.某岩石含橄榄石60%、辉石36%、尖晶石4%,岩石定名为( D)。
A.辉石岩;
B.纯橄榄岩;
C.辉长岩;
D.橄榄岩
33.钙碱性系列岩石是依据s 指数( A)划分。
A s< 3.3;
B、s=3.3-9;
C、s>9
D.s< 9
34.蛇绿岩套包括( A)。
A、枕状基性熔岩+结晶辉长岩+地幔橄榄岩三位一体;
B、深海沉积物+枕状基性熔岩+结晶辉长岩三位一体;
C、枕状熔岩+席状岩墙群+地幔橄榄岩三位一体;
D.深海沉积物+枕状基性熔岩+席状岩墙群
35.高铝玄武岩通常不会出现在( A)构造环境。
A、洋中脊;
B、岛弧;
C、活动大陆边缘;
D、陆-陆碰撞带
36.关于岩浆岩中的似斑状结构,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D)。
A、斑晶和基质为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
B、斑晶与基质成分不同;
C、基质为隐晶质结构;
D、基质为显晶质结构
37.岩浆岩的分类主要是以(B)为依据的。
A、FeO含量;
B、SiO
2
含量;
C、K
2
O含量;
D、Al
2O
3
含量
38.英安岩的矿物成分相似于(C)。
A、辉长岩;
B、花岗岩;
C、花岗闪长岩;
D、闪长岩
39.柱状节理常发育在(D)中。
A、流纹岩;
B、辉长岩;
C、火山碎屑岩;
D、玄武岩
40.火山碎屑物质按其组成及结晶状况可分为(D)。
A、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和凝灰结构;
B、集块、火山角砾和火山玻璃;
C、新生碎屑、同源碎屑外来碎屑;
D、岩屑、晶屑和玻屑三种
41.根据火山岩产出方式可划分为(C)四个相。
A、溢流相、爆发相、侵出相和喷发沉积相;
B、喷出相、爆发相、侵出相和喷发沉积相;
C、喷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相和喷发沉积相;
D、喷出相、溢流相、爆发相和侵出相
42.整合侵入体的主要类型包括(B)。
A、岩脉、岩株、岩基;
B、岩盆、岩盖、岩床、岩鞍;
C、岩盆、岩脉、岩床、岩基;
D、岩盆、岩盖、岩基、岩株
43.硅铝矿物包括是( B)。
A.石英、长石类和黑云母类;
B.石英、长石类和似长石类;
C.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和黑云母类;
D.石英、长石类、角闪石类和黑云母类
44.常见的单斜辉石为 ( B)。
A.古铜辉石、顽火辉石和紫苏辉石;
B.透辉石、普通辉石、霓石和易变辉石;
C.透辉石、普通辉石、顽火辉石和易变辉石;
D.透辉石、普通辉石和紫苏辉石
45.下列岩中发育典型鬣刺结构的岩石是(C),为金刚石的母岩的岩石是(B)。
B.金伯利岩;
C.科马提岩;
D.橄榄岩
46.在玄武岩中,如果岩石整体为斑状结构,又可以根据基质的特征进一步划分,如果长板状斜长石孔隙中充填了辉石和磁铁矿等小颗粒,这种结构称为(A);如果在密集的斜长石中充填玻璃质,则称为( B)。
A.间粒结构;
B.间隐结构;
C.间粒-间隐结构;
D.细粒结构
47.似斑状结构的特征是( C)。
A.基质为显晶质,斑晶先形成;
B.基质为隐晶质和玻璃质,斑晶先形成;
C.基质为显晶质,斑晶与基质同时形成;
D.基质为隐晶质和玻璃质,斑晶后形成
48.脉岩是产状特殊的一种岩石,请指出下列哪一种岩石是脉岩( B)。
A.正长岩;
B.伟晶岩;
C.苦橄岩;
D.安山岩
49.在岩浆中挥发份存在的作用是( A )和(C)。
A.降低岩浆粘度;
B.增加岩浆粘度;
C.降低矿物结晶温度;
D.升高矿物结晶温度
50.玢岩和斑岩都是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它们的重要区别是,斑岩的斑晶是碱性长石和石英,而玢岩的斑晶为( A)。
A.斜长石和暗色矿物;
B.钾长石和暗色矿物;
C.石英和暗色矿物;
D.斜长石和石英
51.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是(B)。
A.铅锌矿;
B.铬铁矿;
C.钨矿;
D.稀土矿
52.与金伯利岩有关的矿产是(C)。
A.铅锌矿;
B.钼矿;
C.金刚石;
D.锡矿
53.岩浆岩中饱和矿物指的是(B)。
A.斜长石;
C.角闪石;
D.辉石
54.指出下列过饱和岩浆岩是(A)。
A.流纹岩;
B.橄榄岩;
C.碱性花岗岩;
D.正长岩
55.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B)。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56.鲍文反应系列不能解释的是(D)。
A.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
B.岩浆中矿物共生规律,两个系列结晶温度相当的矿物可以共生;
C.暗色矿物间的反应边结构和斜长石正环带结构;
D.岩浆混合现象
57.暗色矿物40%(单斜辉石12%、紫苏辉石25%、黑云母3%),斜长石60%岩石定为(D)。
A.辉长岩;
B.英云闪长岩;
C.苏长辉长岩;
D.辉长苏长岩
58.暗色矿物15%(角闪石5%、黑云母10%),斜长石55%,碱性长石10%,石英20%,岩石定为(D)。
A.闪长岩;
B.黑云母花岗岩;
C.斜长花岗岩;
D.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59.某岩石由普通辉石40%、顽火辉石55%和斜长石5%等粗粒矿物组成,该岩石应为( B )。
A.超基性岩;
B.超镁铁质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
60.以下结构中(A)是或可能是共结结构。
A.辉长结构;
B.文象结构;
C.条纹结构;
D.反应边结构
61.中性斜长石的光性特征是(D)。
A.单偏光镜下多色性明显,多为正低突起,有解理;
B.正交偏光镜下常呈Ⅱ级黄干涉色;
C.正交偏光镜下常见格子双晶;
D.正交偏光镜下常见环带结构
四、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气孔和杏仁构造是侵入岩中常见的构造类型。
(×)
2.枕状构造是大陆火山喷发的特征构造。
(×)
3.流纹构造是基性岩中的特征构造。
(×)
4.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是显晶质岩石的特点。
(√)
5.交生结构是同种矿物的互相穿插。
(×)
6.反应边结构是两种成分完全不同的矿物间的反应现象。
(√)
7.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是喷出岩常见结构类型。
(×)
8.喷出岩中常见有斑状结构。
(√)
9.岩浆作用是岩浆的产生到完全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
(√)
10.岩浆中的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统称为岩浆矿物。
(×)
11.成分相同的岩浆在不同冷凝条件下,其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相同。
(×)
12.火山岩的产状可以是整合的或不整合的。
(√)
13.成分相同的岩浆在不同冷凝条件下,其结晶程度和矿物颗粒大小相同。
(×)
14.组成岩浆岩的所有矿物称为岩浆矿物。
(×)
15.原生岩浆是上地幔物质和下部地壳物质局部熔融的产物。
(×)
16.岩浆是由地幔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熔融体。
(×)
17.根据岩浆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岩浆岩的矿物组合特征。
(√)
18.岩浆是由下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熔融体。
(×)
19.岩浆的粘度与岩浆的氧化物、挥发组分、温度和压力有关。
(√)
20.岩浆作用是指高温的熔浆侵入围岩引起的一系列变质作用。
(×)
21.岩浆中挥发组分的存在可以降低岩浆的粘度。
(√)
22.地下深处的含水岩浆比同成分的熔岩流的固结温度要高得多。
(×)
23.岩浆岩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岩石大类划分和命名的主要依据。
(√)
24.岩浆岩的酸度是以岩浆中Al2O3、K2O、Na2O的含量为标准划分的。
(×)
25.岩浆岩矿物共生组合取决于岩浆的化学成分和岩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
26.岩浆与岩浆岩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别是岩浆中所含的挥发组分较岩浆岩高。
(√)
27.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仅受岩浆中化学成分的控制。
(×)
28.基性岩浆的粘度比酸性岩浆的粘度低,主要是由于前者SiO2含量低,岩浆温
度也较高之故。
(√)
29.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是由于岩浆分异、同化混染和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
(×?)
30.火山岩的成分与相应侵入岩的成分完全相同。
(×)
31.岩浆岩是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下深处或地表冷凝形成的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
32.中性岩类的深成侵入岩以闪长岩为代表,喷出岩以安山岩为代表。
(√)
33.侵入岩的产状都是不整合的,如岩基、岩株、岩墙和岩盆等。
(×)
34.侵入岩中,岩基、岩株、岩墙、岩盖等都是不整合产状的岩体。
(×)
35.喷出岩的产状都是不整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