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不分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不
分版本
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

一、文言知识选择题〔10分〕
1.以下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岂余心之可惩惩:惩罚②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③赍钱三百万赍:赞助④大人故嫌迟故:成心
⑤女也不爽爽:过错⑥匪我愆期愆:改变
⑦何时可掇掇:拾取⑧枉用相存存:问候
⑨余独好修以为常修:长⑩渠会永无缘渠:他
A.①②⑥⑩ B.②⑤⑧⑩ C.③⑤⑥⑦ D.①④⑦⑨
2.以下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选择〕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凌驾,超越〕
③自引而起,绝袖〔身子向上起〕④进不入以离尤兮〔遭受〕
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错误〕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希望〕
⑦籍吏民,封府库〔组织〕⑧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⑨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快乐〕⑩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赂〕
A.①③④⑨⑩ B.①②⑤⑦⑩ C.②⑤⑥⑦⑧ D.③④⑥⑧⑨
3.以下各组多义词中,对意义相同的两项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①a.儿已薄禄相. b.及时相遣归 c.嬉戏莫相.忘 d,会不相.从许
②a.相见.常日稀 b.君既假设见.录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③a.阿母谢.媒人 b.多谢.后世人 c.谢.家来贵门 d.谢.家事夫婿
A.①bc ②bd ③cd B.①ad ②cd ③ac
C.①ac ②ad ③bd D.①bc ②ac ③cd
4.以下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秋毫不敢有所近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③使使以闻大王
④道芷阳间行⑤吾得兄事之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⑧常常以身翼蔽沛公⑨沛公欲王关中
⑩素善留侯张良
A.①⑩/②/③⑦/④⑤⑧/⑥⑨
B.①/②⑨/④⑤⑥/⑧⑩/③⑦
C.①⑩/②⑥⑨/③④/⑤⑧/⑦
D.①/②/⑤⑧/③④⑥/⑦⑨/⑩
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箕.踞以骂曰②长.余佩之陆离③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④泣.孤舟之嫠妇
⑤吾得兄.事之⑥常在于险远
..⑦越国以鄙远.⑧群贤.毕至
A.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B.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二、现代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路过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鼓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

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假设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典范,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

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

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

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

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陶渊明的仕逢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

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膜日深。

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

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

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

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
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

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快乐,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缺乏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

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假设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

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写道:“日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

再回家种地。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

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要来视察,属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

〞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和文人傲骨终于爆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结束。

幸甚啊,幸甚!归去来!
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风骨对他影响颇大,陶渊明这年为自己更名为“潜〞,并开始与佛道隐士来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体会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乐。

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

以此为节点,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段。

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

与当年龌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他以诗明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

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得与快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也有抑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那么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

〞真是可爱极了。

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

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

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慨:“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生活确实时有艰难,但归隐后的陶渊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终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诗章也在这个时期到达了最高境界,我们记住并且欣赏的也正是归隐后的田园诗家陶渊明:
《归园田居》里,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五柳先生传》里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人们自由和平,天性真纯。

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

6.以下对传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少年时,影响陶渊明成长的因素有:祖上曾经的辉煌、良好的家教、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

B.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前,就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心灵,真正有了酣畅淋漓的自由,享受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C.陶渊明所构建的桃花源,风景如诗如画,但人文环境不好,实在是无奈寄居之地,后来它成了中国历代失意文人心灵的寄所和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

D.桃花源是一个心灵的大美所在,想要体验桃花源的境界需要人放下名利。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同情和指责。

7.以下对传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较为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学而优那么仕〞是陶渊明几次出仕的真正原因。

他是正统文人,有正统的忠君思想,加上少有大志,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图就不难理解了。

B.陶渊明仕途经历坎坷。

他先后在王凝之、桓玄门下做事,之后又投奔刘裕,却都不得
志,最终在彭泽令任上辞官归隐。

C.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

文章评叙结合,屡次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屡次使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等手法,使人物饱满可信。

D.归隐之后的陶渊明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

荒年要靠友人接济才能生活下去,所以在纵情山水田园之时,心中也感慨悲苦。

8.请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

三、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6分〕
乌江自刎〔节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割〕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bì yì退避〕数里。

项王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假设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

〞乃刎而死。

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心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9.以下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称王
B.持短兵接战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购:悬赏
10.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②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③项王乃驰,复斩一都尉,杀数十百人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⑤乃刎而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11.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4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①乘夕凉,开轩②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①散发:将束发从头顶上放下。

②开轩:开窗。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景物描写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13.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默写〔10分〕
14.名句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一诗中用,两句话巧妙答复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宾客的神态表现悲壮激昂气氛的语句是:,。

〔3〕《离骚》中说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那么,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4〕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运用对偶写真的猛士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勇敢面对的两句是,。

〔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自己对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5.以下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这一年来多少在外务工人员辛苦奔波,夙兴夜寐。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他们终于可以放下这一年中的苦与累,踏上归乡的路程。

B.去年为首尔FC队队员的德扬也信誓旦旦,要用本场比赛向恒大复仇。

因为首尔FC在去年亚冠决赛中输给了恒大。

C.苏有朋首先分享了做导演的感受,称不仅要事必躬亲,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为了电影,还推掉了今年所有的商演。

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找到那个售货员,大呼:“退货!退货!〞26.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曹操有辉煌的政绩,比方统一中国北方,实行屯田制,恢复农业生产等。

对人才不拘一格,延揽天下英雄,他确实是开一代风气。

B.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地方。

其实,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是有很多的。

C.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面向群众的公共艺术,应该慎之又慎。

既然城市雕塑是面向群众,是由民众买单,那么接受民众的审核不仅是对民众的尊重,更是民众的权利。

D.从一个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国家,变成一个巍然在世界东方的开展中大国,60年来,中国实现了令世界羡慕的“美丽转身〞。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组是
在中国诗歌史上,先秦时代的《诗经》《楚辞》是两位老祖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汉魏六朝诗歌的长期积累,就不会有唐诗的繁荣。

①不管在内容题材方面还是在形式技巧方面
②因此,对于唐宋以来长期流行的五、七言诗来说
③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而且《诗经》为四言体,《楚辞》为骚体,都不是五、七言体
⑤但《诗经》《楚辞》的题材内容、表现技巧不及汉魏六朝诗
⑥汉魏六朝诗的影响,都更为广泛和直接
A.③①⑥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①⑥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②⑥④①③
18.根据材料,以下概括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当下,铁路快餐饱受诟病和指责,假设要继续抢占市场,铁路快餐就只能求新求变,做到以乘客为中心和“需求为王〞,拓展品种和样式,增强品质和口感,形成具有差异性和特色性的铁路快餐文化。

铁路市场化改革“依旧在路上〞,铁路快餐进行“人工煸炒〞只是一个方面,系统性和全局性改革依旧任重道远。

A.铁路快餐受到了广阔乘客的一致指责,饱受诟病,不得人心。

B.铁路快餐必须要继续抢占市场,形成特色性的铁路快餐文化。

C.铁路快餐进行“人工煸炒〞的改革,但其改革“依旧在路上〞。

D.铁路快餐要以乘客为中心和“需求为王〞,求新求变才有市场。

19.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不同。

请从以下人物中任意选取两个,仿照划线的语句续写两句话,要求与原句构成排比。

〔4分〕屈原曹操陶渊明刘邦毛泽东
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如:
遭到权贵排挤而离开朝廷的际遇,李白的梦想是名山和仙境,渴盼寻仙访道笑傲权贵;
痛感祖国大好河山沦陷敌手,辛弃疾的梦想是中原和英雄,渴盼北伐抗金收复河山。

〔“梦想〞符合人物特点,语句流畅,符合仿写要求即可〕
五、作文〔40分〕
20.2018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中,无论世界国家,还是家庭个人,都经历了风霜雨雪,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哪些人哪些事是值得你回味的?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题目:2018,值得回味的那些日子
2018高一上第二次阶段语文考试
一、文言知识选择题〔10分〕
1.以下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岂余心之可惩惩:惩罚②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③赍钱三百万赍:赞助④大人故嫌迟故:成心
⑤女也不爽爽:过错⑥匪我愆期愆:改变
⑦何时可掇掇:拾取⑧枉用相存存:问候
⑨余独好修以为常修:长⑩渠会永无缘渠:他
A.①②⑥⑩ B.②⑤⑧⑩ C.③⑤⑥⑦ D.①④⑦⑨
【答案】B
2.以下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选择〕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凌驾,超越〕
③自引而起,绝袖〔身子向上起〕④进不入以离尤兮〔遭受〕
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错误〕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希望〕
⑦籍吏民,封府库〔组织〕⑧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⑨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快乐〕⑩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赂〕
A.①③④⑨⑩ B.①②⑤⑦⑩ C.②⑤⑥⑦⑧ D.③④⑥⑧⑨
【答案】D。

②侵犯,欺侮;⑤责备,批评;⑦登记;⑩财务。

所以选D。

3.以下各组多义词中,对意义相同的两项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①a.儿已薄禄相. b.及时相遣归 c.嬉戏莫相.忘 d,会不相.从许
②a.相见.常日稀 b.君既假设见.录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③a.阿母谢.媒人 b.多谢.后世人 c.谢.家来贵门 d.谢.家事夫婿
A.①bc ②bd ③cd B.①ad ②cd ③ac
C.①ac ②ad ③bd D.①bc ②ac ③cd
【答案】B。

B.相扶将:她,指代焦母,可解为“她老人家〞。

相逢迎:他,指丈夫焦仲卿。

遥相望:他,指丈夫焦仲卿。

相许和:它,指媒人说的这门亲事。

A.会不相从许:你,指代儿子焦仲卿。

及时相遣归:我,刘兰芝自指。

儿已薄禄相:相貌。

枉用相存:我。

C.相迎娶:你,指代刘兰芝。

莫相忘:我,刘兰芝自指。

季文子相三君:辅助。

操虽托名汉相:宰相。

D.前三个“相〞都是互相。

誓不相隔卿:你,与“卿〞复指妻子兰芝。

4.以下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秋毫不敢有所近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③使使以闻大王
④道芷阳间行⑤吾得兄事之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⑧常常以身翼蔽沛公⑨沛公欲王关中
⑩素善留侯张良
A.①⑩/②/③⑦/④⑤⑧/⑥⑨
B.①/②⑨/④⑤⑥/⑧⑩/③⑦
C.①⑩/②⑥⑨/③④/⑤⑧/⑦
D.①/②/⑤⑧/③④⑥/⑦⑨/⑩
【答案】A。

1和10形容词作动词,2动词作名词,3和7使动用法,4.5和8名词作状语。

⑥⑨名词作动词。

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箕.踞以骂曰②长.余佩之陆离③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④泣.孤舟之嫠妇
⑤吾得兄.事之⑥常在于险远
..⑦越国以鄙远.⑧群贤.毕至
A.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B.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答案】B。

①⑤属于名词作状语,“箕〞,像簸箕一样;“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②④属于使动用法,“长〞,使……变长;“泣〞,使……哭泣。

③属于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黄。

⑥⑦⑧属于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险远的地方;“远〞,远处的国家;“贤〞,贤能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路过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鼓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

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假设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典范,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

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

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

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

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陶渊明的仕逢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
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

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膜日深。

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

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

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

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

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快乐,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缺乏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

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假设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

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写道:“日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

再回家种地。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

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要来视察,属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

〞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和文人傲骨终于爆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结束。

幸甚啊,幸甚!归去来!
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风骨对他影响颇大,陶渊明这年为自己更名为“潜〞,并开始与佛道隐士来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体会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乐。

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
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

以此为节点,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段。

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

与当年龌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他以诗明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

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得与快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也有抑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那么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

〞真是可爱极了。

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

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

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慨:“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生活确实时有艰难,但归隐后的陶渊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终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诗章也在这个时期到达了最高境界,我们记住并且欣赏的也正是归隐后的田园诗家陶渊明:
《归园田居》里,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五柳先生传》里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人们自由和平,天性真纯。

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

6.以下对传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少年时,影响陶渊明成长的因素有:祖上曾经的辉煌、良好的家教、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

B.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前,就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心灵,真正有了酣畅淋漓的自由,享受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