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圆柱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_1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负数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些有关“负数”的生活经验,只是还未正式接触“负数”的概念,因此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是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一些模糊的表象。

引导学生首次认识负数时,是先体验负
数、正数的相对性,在相对意义上把握负数的概念,还是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负数的绝对性,使其在具体情
境中感受到负数也是数,只不过其数值“小于0”而已?
磨课要点
1.起点。

知识起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
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对数的认识范围加以扩展。

已有生活认知:“负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又不是一无所知,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
见过或听过。

思维特点:“负数”是一个与“正数”的意义相反的数学概念,它的形成源于对生活中完全相反的事
物数量的刻画,如进与出、上与下、进与退等。

显然,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
要。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负数概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⒉终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⒊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
习兴趣,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体会负数的意义。

在引入负数概念以后,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引入课题。

1.出示负数,与正数相比,初步认识正负数。

2.引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初步感知负数,并初步了解以前学过的大部分数都是正数。

使学生产生深入了解负数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温度中的正负数。

(1)在温度计中表示温度,如何表示?用负数表示什么?正数呢?表示的意义是怎样的?
(2)0℃的意义。

2.电梯按纽上的正负数。

(1)-2层和2层表示的意义。

如何用图表示出来?
(2)0表示的意义。

3.存折上的正负数。

(1)-500元和500元表示的意义。

4.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哪些?发现正负数表示的意义都是怎样的?
5.在数轴上表示出-500和500.发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实际含义,明确正数、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
反意义的量,丰富了对正数、负数意义的理解。

并通过画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0的属性。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商店的盈利和亏损。

2.向东走和向西走如何表示?
3.身高和体重。

【设计意图:通过对日常生活素材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正负数的现实意义,同时感受正负数的相对性,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四)分享收获,反思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了解历史,加深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