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我是一只青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我是一只青蛙
中班科学教案:我是一只青蛙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青蛙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2. 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3. 培养对自然界动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图片、绘本《我是一只青蛙》,青蛙模型、纸板、颜料、刷子、裁纸、彩纸、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主题,说“我们要学习什么动物呢?”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绘本《我是一只青蛙》,向学生展示封面,询问学生对青蛙的认识。
步骤二:了解青蛙
1. 教师翻开绘本,讲述青蛙的外貌特征,如:身体呈椭圆形、绿色
的皮肤、四条腿、大嘴巴等。
并请学生观察青蛙模型,与绘本中的青
蛙进行对比。
2. 教师讲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如:青蛙可以呆在水中和陆地上、它们用双后腿跳跃、青蛙吃昆虫等。
并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步骤三:观察实物青蛙
1. 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池塘或植物园,寻找实物青蛙进行观察。
2.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观察实物青蛙,记录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等,并与绘本中的青蛙进行比较。
步骤四:制作青蛙手工
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纸板、颜料、刷子等材料。
2. 教师示范制作青蛙形状的折纸,引导学生使用颜料上色,再用彩纸剪出眼睛、嘴巴等粘贴在青蛙的位置上。
3. 学生完成后,展示自己的手工,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制作的青蛙与真实的青蛙的外貌特征是否一致。
步骤五:归纳总结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到教室,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青蛙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相关内容。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青蛙,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动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延伸:
1. 给学生鼓励他们在家中观察更多动物,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动物绘本或图片,与同学分享,增加对动
物的了解。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整理的
方式认识到青蛙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同时,通过制作手工和观察
实物青蛙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归纳总结环节,通过问题引导,也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界动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为
了加强学生对动物的关注和了解,延伸活动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