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动力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系统动力学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B0200013C 课程名称:机械系统动力学
英文译名: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
适用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振动
开课院(系):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任课教师:陆念力(教授)、陈照波(教授)、焦映厚(教授)、兰朋(副教授)
内容简介:
机械动力学是一门研究机械在力作用下的运动和机械在运动中产生的力的科学。

在机械动力学发展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并存在着四种不同水平的分析方法,即静力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弹性动力分析方法。

前三种分析方法中,构件均被假定为刚性,第四种分析方法计入了构件的弹性,以提高设计分析的精度。

本教程中,机械动力学划分为机械刚体动力学和机构弹性动力学两大部分。

在机械刚体动力学部分将介绍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连杆机构的平衡、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

在机械弹性动力学部分将介绍回转机械的振动问题,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和机械系统弹性动力学。

本课程还将介绍一些有关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主要教材:
1.《机械动力学》张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2.《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陆佑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3.《高等动力学》毕学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参考文献:
1.《弹性连杆机构的分析与设计》张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8月
2.《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洪嘉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机械系统动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0200013C
课程名称:机械系统动力学
开课院系: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任课教师:陆念力、陈照波、焦映厚、兰朋先修课程:机械振动
适用学科范围: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开课形式:讲授+辅导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随着机械系统的复杂化、高速化、精密化、柔性化,对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分析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当前机械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机械多刚体动力学进行复杂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与综合运用机械弹性动力学和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各类典型机构进行弹性动力分析及综合,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第1章绪论主要包括: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机械动力学的重要意义。

第2章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主要包括:平面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平面凸轮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第3章平面机构的平衡主要包括:质量代换;曲柄滑块机构的摆动力部分平衡;平面连杆机构的完全平衡;平面连杆机构的优化综合平衡。

第4章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主要包括: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等效力学模型;运动方程式的求解方法;稳定运动状态的动力学分析;周期性速
度波动的调节。

第5章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主要包括:二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分析;二自由度机械手的动力学问题;机器人操作机的动力学问题简介。

第6章含间隙机构的动力学问题主要包括:考虑运动副间隙影响的连杆机构动力学研究;凸轮机构和间歇机构中的横越冲击现象;含间隙机械系
统的研究现状。

第7章机械弹性动力学基础主要包括:概述;有限单元法简介。

第8章轴和轴系的振动主要包括:轴的横向振动临界转速计算;轴系的扭振固有频率计算;转子动力学概述。

第9章凸轮机构弹性动力学主要包括:高速凸轮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凸轮机构的弹性动力分析;凸轮机构的动力学设计。

第10章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主要包括:单元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形成;机构的弹性动力分析;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响应的抑
制。

第11章机械系统弹性动力学主要包括:仅含定传动比机构的机械系统的弹性动力分析;从机械系统弹性动力学出发进行凸轮廓线设计。

第12章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简介
课程主要教材:
1.《机械动力学》张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2.《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陆佑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3.《高等动力学》毕学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主要参考文献:
1.《弹性连杆机构的分析与设计》张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8月
2.《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洪嘉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院(系)审核意见:分评委员会审批意见:
(教授委员会)
签字:签字:
日期: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