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项目执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升项目执行力
作者:朝泽斌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4期
朝泽斌
(中铁四局二公司,江苏苏州215131)
摘要:执行力指的是下级贯彻上级战略意图,实现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执行力包括干
部的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政策营销能力和检查监督能力这四种基本能力。
执行力是企业
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
因此,提升项目的执行力,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执行力;公司发展;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2-0093-02
一、项目执行力与公司发展的关系
项目经理部承担公司签约工程施工,是践诺履约合同的经济实体,是把公司发展战略、规
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根据企业发展实际,二公司每年都制定发展战略目标,出台一些
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项目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程序化、格式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项目只有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高度上来,才能不折不扣、善始善终地执行各项
指令。
目标管理理论创始人彼得德克强调:管理不在“知”,而在于“行”。
如果公司制定了
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而项目管理者不认真执行,我行我素,那就必定违反上级的指示,使公
司的战略目标落空,给公司造成损失。
因此,项目经理部执行力的强弱,关系到公司的管理制
度能否得以贯彻,战略目标能否得以实现。
二、影响项目执行力的因素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公司的整体素质,也反映项目管理层领导的观念、素质和心态,因而项目执行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项目管理者“知识技能”的层面上,更应着重于项目管理
者的素质、心态和观念的塑造。
目前,项目执行力不到位的现象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
不到位。
有些项目领导干部对公司的出台的管理制度缺乏高度认识,也就难以贯彻落实。
不去
领会什么是“三重一大”。
重大问题不集体讨论、重大问题不请示、报告、重要工作情况不通报、大额资金使用不集体讨论。
这几年公司纪委对一些违规项目的主要领导的处理,有些项目
书记不停的喊处理的“冤枉”,并说这事我都不知道等等,不知道只说明你把关不严,并不能
说明你没有责任,公司有明确规定项目党政主要领导对项目管理具有同岗同责。
这就要求项目
党政主要领导之间一定要多沟通多讨论,按规定办事,互相休谅,互相尊重。
有的项目不严格
执行公司规章制度。
“旁站制”“民工点名制”等形同虚设,这些制度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也是花钱买来的教训,公司三令五申要严格执行,但个别基层单位和项目对公司的要求置
若罔闻。
例如:近年来,项目与民工队伍纠纷事件时有发生。
一方面,取决于一些负责人的管
理和自身廉洁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一些项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没有去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
职责,不能很好地学习公司文件,国家的法律条规,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因此,提升项
目执行力,需要从落实制度入手,达到个人行动、他人行动和公司利益的三者一致。
二是责任
心不到位。
有的项目领导对上级的指示、决定和重要的工作部署,敷衍了事,怕犯错误,怕负
责任,在等待观望中失去良机,最后什么都没做成,什么也没做好。
三是工作作风不到位。
有
的项目领导对贯彻上级战略意图,执行上级指示、决定,缺乏“军令如山”的雷厉风行的作风,反应迟钝、麻木,执行上疲塌、拖拉,贻误时机。
1. 公司制度
制度和流程在执行力中的重要性。
管理工作的细节是建立在管理细节固化的组织流程和制
度之上的,而执行力的保障则也来自这样的基础。
当项目管理者贯彻公司计划的时候,往往因
为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合理,产生了执行后拖影响,甚至结果和计划出入较大,最后造成管理者
执行不到位。
因此,符合实际管理工作需要的制度和流程的制定,决定了管理者执行能力是否
发挥好的基本,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简单高效的管理流程就能使管理者发挥其在管理中的执行力。
2. 执行能力
项目执行力中的管理者自身执行能力问题,管理者以教练员的身份指导下属进行工作和达
到工作目标,而领导者的执行力如果不到位,管理思想与指导方法没有尽可能的运用于实际的
管理要求,导致的后果就会使项目管理层及项目的工作人员不能认真的对待和落实上面的执行
目标与工作方案。
管理者的执行力,其实是参与问题,管理者参与到过程的执行中,从细小的
环节入手,根据自己的理解不断提出新问题,将项目存在的问题公之于众,并最终号召大家一
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体现项目管理者的执行能力。
同时,管理者还应该明白团队建设、计
划制定、过程监控是必须亲历亲为的事情。
3. 制度保障
制度是执行的保障,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不符合制度的事和人出现时,就
会有更高一级的管理者左右了你的执行权利。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完善科学的决策制
度和执行程序的制度。
三、提升项目执行力的具体措施
第一,培育企业的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
执行文化培养会使企业文化成为带动员工高速转动的发动机,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从骨子里改变自己的行为。
最终,使
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执行文化。
让所有员工明确:执行力培训就是培养员工在公司战略下,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心全
意立即行动。
第二,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的前提是对现有流程的梳理整顿,做到标准化,因为标准化是高效组织行为的重要特征。
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是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的
产物,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的基础工作是公司发展战略设置、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分解、岗位
设置等,只有基础工作完善后设置的运作流程才是通畅的、高效的。
第三,提升项目执行力的根本任务,是提高项目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的是提升员工的
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建设一支具有完善执行力的杰出团队。
要提升项目员工的整体执
行技能水平,一方面在组建项目时,要挑选具备较强执行技能的员工;另一方面,在项目内部
进行持续的职业化培训,主要是通过执行技能培训和对职业技能运用的考核来实现。
第四,建设制度,保证执行力的有效行使。
搞好项目制度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执行力和执行结果作
为对个人、集体的考核评价及奖惩的主要依据。
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检查、宣传舆论等渠道的监督,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无误。
领导率先垂范,做提高项目执行力的带头人。
第五,加大执行力软弱的处罚力度,实行执行力问责。
结合公司制度,对重大问题不集体讨论、重大问题不请示、报告、重要工作情况不通报、大额资金使用不集体讨论,自己说了算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项目和项目领导干部的违纪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以降低公司经济损失。
第六,夯实执行力的思想基础。
认识的高度决定执行力的力度,要解决好执行力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加强思想教育,重点应搞好以下几项教育,即开展企业精神教育,灌输企业价值观,用企业灵魂统帅团队;开展荣誉感和使命感教育,灌输“企兴我荣,企衰我辱”的思想,做到忠诚于企业,自觉为企业争光;开展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灌输“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观念,做到自警自律,恪尽职守;开展企业发展目标教育,灌输居安思危、反骄破满、树立远大理想,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公司目标融为一体。
总之,项目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健康、和谐发展问题,企业必须精心培育执行力,强化执行力建设,以确保政令畅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责任编辑:孙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