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经我院诊断并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结合护理组和临床护理组,各49例。
临床护理组给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规护理,结合护理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给与中医辩证施护。
施护7 d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
结果结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7.96%,临床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7.63%,结合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临床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字】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可以预防以及控制性治疗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肺部受到外力影响,导致患者机体在原有的病情中加重,使肺部产生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
其中气流受限程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患者常常表现为呼吸不畅以及呼吸困难、气喘、痰液过多、乏力、精神状态萎靡、咳嗽、咳痰,严重会引起患者出现窒息反应等症状[1]。
这些症状严重会给患者带来肺气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现代临床采取吸氧,吸痰护理,嘱患者静卧,控制饮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床上腿部运动以及上肢运动,但是长期采用临床护理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不同程度的萎缩,患者长期卧床会引起身体虚弱等不良现象[2]。
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经我院诊断并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结合护理组和临床护理组,各49例。
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标准》,排除心肺功能疾患者、过敏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及精神患者。
其中临床护理组男16例,女33例,年龄为57~78岁,平均年龄(67.75±10.48)岁;中西医结合男17例,女32例,年龄为58~77岁,平均年龄(68.23±9.58)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病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临床护理组
患者入院后给与血常规、心电图及肺部X线检查,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与呼吸机治疗;给与患者有效的咯痰指导,对于痰量过多的患者可给与倒痰,帮助患者痰液排出;嘱咐患者注意保暖,禁止吸烟等有害肺部健康的活动。
入院7天后
对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1.2.2 结合护理组
患者入院后,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给与护理。
针对腹胀、便秘的患者给与腹部按摩治疗,促进患者排气、排便;定时对患者进行穴位刺激,促进患者痰液排出;根据患者症型指导患者饮食,进行食疗。
入院7天后对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1.3 疗效标准[3]
控制:患者气喘、咳痰等症状消失,相关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显效:患者气喘、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相关指标基本正常;有效:患者气喘、咳痰等症状有所好转,相关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气喘、咳痰等症状无明显变化,相关指标无改善。
总有效率为控制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施护7天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
结果显示:结合护理组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临床护理组(81.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肺部疾病,在临床上只能缓解疾病的症状,暂时还没有针对此病的特效药物及方法,所以,合理优质的临床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控制尤为重要[4]。
现代临床中常规护理方法可以依靠医疗仪器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促进肺部呼吸,以缓解气道气流受限对患者肺功能造成的负担;然而常规临床护理并不能激发人体肺部功能,且长期使用仪器促进肺部呼吸可能使肺部功能减弱,对仪器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分为水饮内停、痰凝气滞及痰瘀互结等类型,并针对病因制定了宣肺化饮、理气化痰、补肾纳气等治疗原则,旨在通过按摩,针灸及食疗等方式激发患者肺部功能,提高人体机能,防止肺部功能下降[5]。
本文作者根据中、西医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方法的不同特点,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经我院诊断并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式,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患者,并针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结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7.96%,临床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7.63%,结合护理组总有效率
明显优于临床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而可以证明,中、西医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护理方面各有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志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38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4):78-79.
[2] 蔡元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活动期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2):840-841.
[3] 蒲建华.中西结合治疗胃溃疡活动期例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3-234.
[4] 朱铁珍,张英平,赵力维,等.中西医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3-34.
[5] 朱正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30):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