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基础 汇总测试 第三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技术基础第三单元
1.OSI参考模型定义了(7)个层次
2.由低至高写出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
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被称
为介质层。
4.OSI参考模型中(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被称为主层。
5.物理层的PDU是(数据位)
6.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
7.请写出两台计算机通信时,应用层/表示层/网络层的对应关系。
8.数据链路层的PDU是(数据帧)
9.传输层的PDU是(数据段)
10.由高至低写出TCP/IP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
接口层)
11.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的方式分别是(面向连接、无连接)
12.TCP/IP模型没有OSI参考模型的(表示层、会话层)
13.在TCP/IP模型中,工作在应用层的协议有(HTTP、FTP、SMTP、
Telnet、DNS)
14.在TCP/IP模型中,工作在传输层的协议有(TCP、UDP)
15.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服务质量有保障。
(正确)
16.UDP提供无连接服务,传输速度快但质量无法保障。
(正确)
17.通俗的讲,数据从OSI高层传输到低层的过程称为(数据封装)
18.在TCP/IP模型中,工作在网络层的协议有(IP、ICMP)
19.通俗的讲,数据由OSI低层传递到高层的过程称为(数据解封装)
20.(ARP)协议是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21.(RARP)协议是将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22.局域网广泛应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是(CSMA/CD)。
23.以太局域网对应的802规范是(IEEE802.3)。
24.用来标识设备具有无线网络功能的IEEE规范是(IEEE 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