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一、机械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机械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存在。

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在探究实验中讨论总结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巩固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和类比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具:铜柱,铝柱,斜面,塑料盒,钢球道具、杯子、沙子、弹弓、橡皮筋、直尺等。

教学过程:
①认知体验,激趣导课。

②认知体验,科学设问。

③实验体验,归纳概
括。

④应用体验,能力拓展。

⑤评价体验,及时反馈
宝鸡宝鸡,世界第一。

很荣幸能和宝鸡的各位朋友一起探索物理的奥秘。

我们的科代表在课前忙前忙后,帮助老师准备器材,做了不少功,特此奖励“红牛一罐”,来帮其补充“能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诸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等。

“能”确实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

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它能够做的功越多,它的能量就越大。

能量的单位和功一样,都是焦耳。

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能量。

大家个个都能做很多功,都具有很大的能量,相信大家不光有能量,还有热情,一定会在这节课上有更出彩的表现。

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机械能。

(一)动能
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动能?
让学生举例展示具有能量的物体的例子,屏幕上显示有关动能的图片,如急流的河水能把石头冲走,流水能做功;空气流动形成的风能做功。

这些物体能做功,它们都具有能。

它们的能量是由于物体运动才具有的。

物理学中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2.探究动能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请同学们想办法使桌面上的铜块具有动能。

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改变金属块动能的大小,并由此猜想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重点提醒学生怎样改变金属块的速度?怎样改变金属块的质量?怎样显示金属块动能的大小?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

那么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呢?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这是个木板,我们把圆柱体放到斜面上令其滚下,到达平面上击打一个盒子,推动盒子做功,根据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远近来判断圆柱体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学生分组实验)转换法、类比法(斜面小车实验)
第一次,我们使同一铝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注意木块被推的距离。

第二次,我们换一个体积相同的铜块,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平面上时和刚才的铝球具有同样的速度,再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很显然,第二次木块被推的距离比第一次远得多。

说明铜球做的功多,也就是铜球具有的动能大。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
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出示公路上对不同车型的限速情况,探讨为什么限速?又为什么不同车型限速不同?由交通安全过渡到人身安全(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可能造成伤害。

那静止的物体是否都安全呢?)。

教师将“钢球”道具举到一位学生的头顶,学生表示担心,引出重力势能的
概念。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教师先用空心塑料球“伪装”的钢球从高处下落“检验”学生双手的反应速度,学生不敢伸手体验,引出“重力势能”的概念,再让钢球离手不足1厘米下落,学生欣然接受考验,最后揭开“钢球”的伪装,因为其质量很小,并不会砸伤手掌;让学生结合刚才的体验猜想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学生举出重力势能存在的实例。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陨石坑的图片,和学生探讨后,用金属块砸向沙子,模拟陨石坑的形成过程,并得出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工地上的工人戴安全帽的原因(为了防止高空坠物由于重力势能而让人受伤)。

2.弹性势能
教师从口袋里掏出玩具弹弓,指出玩类似的玩具时,可能会一不小心飞来横祸,让人受伤。

教师向无人处射出子弹,板书“弹性势能”。

再让学生将子弹射得更远,谈感受,得出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教师让学生拉伸橡皮筋,体验弹性势能;然后让学生用弯曲的尺子使橡皮移动一段距离。

教师引导学生由这两个体验归纳出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师指名学生分析“弯弓射箭”的物理原理。

(三)机械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叫做势能。

每个物体都可以看成或简单或复杂的机械。

我们把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1.观察课本上的表10-1,分析“质量”和“速度”哪个对动能的影响更大一些;
2.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