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田蛴螬药效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2期
处理重复取样点数个调查株数株正常荚果数个被害荚果数个被害率
%
A Ⅰ
55047127 5.4Ⅱ55050436 6.7Ⅱ55056016 2.8Ⅲ5505418 1.5Ⅲ5504935 1.0Ⅳ5505258 1.5平均被
害率
%防治
效果%6.784.1Ⅳ55028510727.3E Ⅰ550357348.710.671.0F Ⅰ550368389.410.472.0Ⅱ5502633010.2Ⅱ550287299.2Ⅲ550367348.5Ⅲ5502956718.5Ⅳ5503326215.7Ⅳ
5
50352
18334.2
Ⅲ55044729 6.1Ⅳ550436418.6B Ⅰ55045714 3.0 2.493.3Ⅳ55051811 2.1C Ⅰ5504278 1.8 1.595.9Ⅱ5504527 1.5D Ⅰ5503279422.327.924.2Ⅱ55028514333.4Ⅲ55032613128.7Ⅱ5503133810.8Ⅲ5502793912.3Ⅳ5503333910.5Ⅲ5503294111.1Ⅳ5502843410.7G Ⅰ550326318.79.275.0Ⅳ5502683110.4H Ⅰ5503207218.117.153.5Ⅱ5503055916.2CK
Ⅰ55029718037.736.8-
Ⅱ55027417739.2Ⅲ55030917436.0表1不同处理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为了验证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地下虫(蛴螬)药效,2009年6月5日在正阳县慎水乡邹楼村的夏花生田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正阳县慎水乡邹楼村周瓦房一农户的夏花生田进行,该田块地势较高而且平坦,肥力中等,土质为重黏土,pH 值为7。

试验田花生品种为远杂9102,于2009年6月5日机械播种,播种量180kg/hm 2,播种时已经使用乙草胺进
行土壤处理,无草害,花生长势良好。

1.2供试药剂48%乐斯本乳油(美国陶氏益农提供),3%辛硫磷颗粒剂(市售)。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为48%乐斯本乳油3
750
mL/hm 2(A );48%乐斯本乳油7500mL/hm 2(B );48%乐斯本
乳油11250mL/hm 2(C );3%辛硫磷颗粒剂54kg/hm 2(D );48%
乐斯本乳油3750mL/hm 2(E );48%乐斯本乳油7500mL/hm 2(F );48%乐斯本乳油11250mL/hm 2(G );3%辛硫磷颗粒剂54kg/hm 2(H );以不用药作空白对照(CK )。

小区面积66.6m 2,4次重复,随机排列。

其中:处理A 、B 、C 、D 于6月5日花生播种时按上述剂量掺细潮土375kg/hm 2,于犁后耙前均匀撒施垡头,耙后播种;处理E 、F 、G 、H 于7月11日9:00结合下雨按上述剂量掺细沙375kg/hm 2均匀撒施田间,当日上午降雨量较小,约为10mm ,17:00雨势较大,当日总降雨量约35mm ,气温28~35℃,第2天降雨停止转阴。

此时花生正处于荚果开始膨大期,同时也是正阳县花生地下虫蛴螬产卵孵化盛期。

1.4调查内容
1.4.1防效调查。

正阳县花生地下害虫主要是暗黑金龟子和铜绿金龟子2种,其出土交配产卵期在6月下旬以后,因地下害虫不会造成花生的缺苗断垄现象,所以只调查花生收获时的荚果被害情况。

每小区采用“Z ”字形5点取样,每点取花生10株,调查正常花生荚果数和被害花生荚果数(均指能形成产量的花生荚果数)计算花生的被害率,从而计算各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1-3]。

1.4.2
虫口减退率调查。

每小区按“Z ”字型5点取样,每点
规格50cm×50cm×30cm ,记录其内的虫口数量和虫龄大小,
计算虫口减退率[4-6]。

2结果与分析2.1防效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 、B 、C 的防治效果分别是84.1%、93.3%、95.9%;处理E 、F 、G 的防效分别是71.0%、72.0%、75.0%。

而处理D (对照药剂)防治效果非常差,仅有24.2%,处理H 的防效也只有53.5%。

由此可知,48%乐斯本防治花生田蛴螬最有效的方法是犁后耙前垡头拌土撒施,犁底施用可能是药剂施入土内太深,药效发挥不好所致,花生荚果膨大期施药受天气降雨量的影响,此次试验降雨量仅有35mm ,加上该田块土质为重黏土,药剂量不能渗入土中或渗入量太少,药效不能正常发挥,影响防治效果。

摘要进行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田蛴螬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最佳施药方法是犁后耙前撒施垡头,用药量以7500mL/hm 2为宜。

关键词48%乐斯本乳油;蛴螬;花生田;药效试验中图分类号S433.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2-0154-02
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田蛴螬药效试验
邹昆明
(河南省正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河南正阳463600)
作者简介
邹昆明(1968-),男,河南正阳人,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1-04-27
154
. All Rights Reserved.
(%)
表3稻田褐飞虱防治试验效果调查
处理药后3d
药后9d 防效平均
防效平均防效A Ⅰ71.3558.15
79.0680.2487.16Ⅱ44.9481.41
85.42
B Ⅰ83.8969.93
92.2889.2595.72Ⅱ55.9686.22
82.11
C Ⅰ90.9270.89
89.1685.2181.03Ⅱ50.8681.26
73.05
D Ⅰ76.1048.26
87.5288.5084.59Ⅱ20.4189.4870.01CK Ⅰ1340
8101460Ⅱ2070
1260
1820
药后18d 平均86.2988.9277.0477.30药后29d 防效平均91.2983.5975.88
93.8792.0390.19
81.9872.0762.16
87.9873.1458.301500015120
大面积防治稻飞虱中推广使用。

建议在水稻稻飞虱低龄若虫孵化盛期使用,用药量为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g/hm 2,喷药液量750kg/hm 2。

4参考文献
[1]戴洪源,高腾.25%吡蚜酮·吡虫啉悬浮剂防治稻飞虱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72-173.
[2]孙鹏,杨秀梅,张建军,等.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飞虱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94-95.
[3]刘英.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J].广西植保,2010,23(4):17-18.
[4]孙光忠,彭超美,邓劲松.高毒农药替代制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12):53-55.
[5]万国安,杨丽丽,程菊娥,等.几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效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0):39-40.
[6]刘源,刘安敏.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0(10):94-95.(上接第152页)
(上接第153页)
98%,药后27d 的株防效达92%~99%,鲜重防效达90%~98%,中、高剂量处理防效优于对照药剂。

建议秧田使用20%吡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商品剂量1200~1500g/hm 2,未用过该药剂的地区或不同水稻品种类型以及不同的育秧方式生产中,应先进行试验。

4参考文献
[1]吴云艳,马殿荣,李金英,等.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根系形态生理特
性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25(5):150-154.
[2]叶显华.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移栽稻田杂草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95-97.
[3]吴云艳,马殿荣,李金英,等.不同株型水稻对杂草稻的生态控制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0,25(1):147-150.
[4]刘萍.杂草稻防除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93-94.[5]杨百战,杜绍印,宋小玲,等.移栽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北方水稻,2010,40(5):58-60.
[6]李世龙.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田杂草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72-173.
处理重复取样点数∥个每点面积∥m 2虫口数量∥头虫口防
效∥%备注
A Ⅰ50.25367.4总计蛴螬15头,3龄Ⅱ50.2546头,2龄9头Ⅱ50.2512头,2龄8头Ⅲ50.254Ⅲ50.253Ⅳ50.251Ⅳ50.2512E Ⅰ50.25641.3总计蛴螬27头,3龄F Ⅰ50.25647.8总计蛴螬24头,3龄Ⅱ50.25710头,2龄14头Ⅱ50.2545头,2龄14头Ⅲ50.256Ⅲ50.257Ⅳ50.259Ⅳ
50.2512
Ⅲ50.255Ⅳ50.253B Ⅰ50.25378.3总计蛴螬10头,3龄Ⅳ50.252C Ⅰ50.25284.8总计蛴螬7头,3龄Ⅱ50.2512头,2龄5头D Ⅰ50.25100总计蛴螬48头,3龄Ⅱ50.251339头,2龄9头Ⅲ50.2513Ⅱ50.25712头,2龄15头Ⅲ50.256Ⅳ50.258Ⅲ50.256Ⅳ50.255G Ⅰ50.25558.7总计蛴螬19头,3龄Ⅳ50.254H Ⅰ50.25634.8总计蛴螬30头,3龄Ⅱ50.25818头,2龄12头CK
Ⅰ50.259-总计蛴螬46头,3龄Ⅱ50.251333头,2龄13头Ⅲ50.2512表2不同处理虫口减退率调查
2.2虫口减退率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 、B 、C 的虫口防效分别是67.4%、78.3%、84.8%;处理E 、F 、G 的虫口防效分别是41.3%、47.8%、58.7%。

而处理D (对照药剂)施用效果非常差,虫口防效为
0,处理H 的虫口防效也只有34.8%。

由此可知,48%乐斯本
最有效的防治蛴螬方法是犁后耙前垡头拌土撒施,残留虫口主要以2龄幼虫为主。

收获时2龄幼虫主要为害幼嫩花生荚果,对花生产量影响不太大;花生荚果膨大期降雨量仅有35mm ,药剂量渗入土中太少,药效发挥不理想。

2.3药物安全性调查
播种期各个处理对花生的出苗、生长均无不良影响,而花生荚果开始膨大期进行施药的处理F 、G 属“轻度药害”。

7月21日观察2个处理区,表现为花生叶片褪绿黄花皱缩似“耳”状,无明显的矮化现象,7月31日观察药斑消失,花生恢复正常生长。

原因应是7月11日上午降雨量较小,高剂量的乐斯本在花生叶片上停留时间过长造成的。

3结论
(1)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蛴螬最佳施药方法是犁后耙前撒施垡头,能保证乐斯本基本留存在花生结果层,充分发挥药效。

(2)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蛴螬,以用药量7500mL/hm 2为宜,既能降低投入成本,又能保证防治效果。

4参考文献
[1]孙俊铭,韦刚,陈永广,等.乐斯本防治花生田小地老虎、蛴螬效果及使用技术[J].农药,2002,41(8):29-30.
[2]孔德生,孙明海,赵艳丽,等.乐斯本等药剂不同处理方法对花生蛴螬药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6):78-79.
[3]周生华,邹华文.75%乐斯本WG 拌种防治花生蛴螬药效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113.
[4]郑承钊,杨朋,张娟,等.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防治花生蛴螬药效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7,28(5):25-26.
[5]申蒙,杨朋,张娟,等.15%乐斯本颗粒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J].山东农业科学,2007(4):102-103.
[6]徐建国,范慧,赵平厚,等.花生田蛴螬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试验研究[J].植物医生,2008,21(1):35-37.
邹昆明: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田蛴螬药效试验
155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