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高三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1和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备课人级主任日期8.16 课时 2 教材章节必修Ⅰ第一章行星地球(1.1和1.2)
课题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纲内容1、天体系统
2、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5、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要求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地球等行星天体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有哪些?
2.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分别是什么?及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3.怎样判断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层次
4.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几层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6、全球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7、我国太阳辐射分布最丰富和最贫乏的地区分别在哪里,为什么?
第二部分知识精讲
一、天体类型和天体系统
1、天体的描述和介绍
2、天体的层级结构
【例题1】(2010·淄博期中)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
(1)地球上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
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2)图示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例题2】(2010·南京调研)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
(1)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A.A B.B C.C D.D (2)D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C.具有适宜的温度D.具有水体存在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②③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②③④
3、区分太阳辐射、温度、光照和热量等概念
4、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例题3】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
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回答
(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 900<R<3 000
B.3 400<R<3 500
C.3 900<R<4 000
D.4 400<R<4 500
(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
(原创题)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人类对天体的观测和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太阳系中的矮行星定义为“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据此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
据此回答1~2题。
1.2010年1月15日,我国某天文爱好者发现一颗小行星在天空中以每天0.54度的速度快速移动。
该小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应在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
A.水星和金星B.地球和火星C.火星和木星D.木星和土星
2、将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的最主要原因是()
A.距离太阳太远B.不呈圆球状C.质量和体积太小D.轨道扁长
(2010·淄博模拟)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D.卫星轨道
4.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风B.核能
C.太阳能D.光能
(2009·北京文综)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
总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原创题)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
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
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
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
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回答6~7题。
6.“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7.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
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上没有水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温度太低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第四讲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项训练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
与日平
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大气
密度
地球
=1
大气主
要成分
表面
均温
(℃)
自转
周期
公转
周期
地球149.6 1.000 1.00 1.00 N2、O222 23小时
56分钟
1年
火星227.9 0.11 0.15 0.01 CO2-23 24小时
37分钟
1.9年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2.太阳系中地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010·泉州期中)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
日期90°N 70°N 50°N 30°N 0°30°S 50°S 70°S 90°S
3月21日0 316 593 799 923 799 593 316 0
6月22日 1 110 1 043 1 020 1 005 814 450 170 0 0
9月23日0 312 586 789 912 789 586 312 0
12月22日0 0 181 480 869 1 073 1 089 1 114 1 185
3.70°S
A.该地处于极夜期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C.冬季冰川的反射率大D.太阳高度极小
4.50°N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原因是()
A.该地处于极夜期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C.正午太阳高度最小D.白昼为一年中最长
5.北极与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极昼期长短不同B.极地冷高压强度不同
C.正午太阳高度不同D.日地距离不同
6.从以上分析,影响天文辐射量的因素有()
①日地距离②冰川的反射率③正午太阳高度④气压高低⑤白昼长短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②④D.③⑤
(原创题)宇宙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
征,2020年中国有望实现载人登月。
结合“月
球探测线路图”,回答7~8题。
7.月球探测器探月的线路依次是()
A.1、2、3、7、4、5、6
B.3、2、1、7、4、5、6
C.1、2、3、7、6、5、4
D.3、2、1、7、6、5、4
8.研究月球对人类未来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月球表面的沉积岩有利于探索太阳系的形成
B.在月球建天文观测站效果更好
C.从月球发射航天器会节省很多燃料
D.开发3He能源,缓解地球能源紧张状况
(2009·南通调研)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9~10题。
9.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
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
隔的时间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10.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耀斑频繁爆发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增多D.地球磁场增强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央视网2009年3月27日消息:世界最大
的塔式太阳能电站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沙漠中建成,
成为沙漠的“宝藏”。
该塔式太阳能电站以集中太阳能
发电(CSP)技术为基础,利用1 000多面硕大反射镜的
镜面将阳光反射至中央塔,使塔内水温达到1 000℃以
上。
电站功率可达20兆瓦,足以为11 000户西班牙家
庭提供能量。
材料二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
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下图所示,图中A、B、
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
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1)A、B两地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H点(30°N附近)位于_________(地形区),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太阳能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较的优缺点。
(4)若实现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你认为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
12.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
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
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补充探究点航天发射的区位条件
1.航天发射场的区位条件:
①纬度较低有利于提高发射时的初速度,对同步卫星的发射特别有利;②地势平坦;③多晴朗天气;④人口密度较小,有利于安全;⑤交通便利;⑥保密因素。
2.航天发射时间的选择:
①天气晴朗,风小,太阳活动不剧烈;②夜晚发射有利于地面观察;③发射月球、行星探测器要考虑其与地球的距离,发射距离力求最近。
3.宇宙飞船回收的区位条件:
①天气晴朗,风小;②白天回收有利于及时准确找到返回舱;③地势平坦;④人口稀少;
⑤交通便利。
宇宙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2020年中国有望实现载人登月。
据此回答1~2题。
第二部分精讲
例1 CB 例2 BCC 例3 BC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
1—5 CC DCD 6—7 CB
第四部分专项练习
1—5 ADACD 6— 10 BBACA
11 (1)A落基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多晴朗天气;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晴天多。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3) 优点:能量大、分布广、无污染;
缺点:分布分散,不易集中,建设电站占地广、投资大。
(4)太阳能电站建设和输电问题。
12 (1)0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
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
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也只能以固态或晶体形式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