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观测设备保障人员培训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象观测设备保障⼈员培训⼤纲
民⽤航空⽓象⾃动观测设备保障⼈员
培训⼤纲
⼀、岗前培训
(⼀)培训对象
将要从事民⽤航空⽓象⾃动观测设备保障⼯作,电⼦信息类相关专业本科(含)以上⽂化程度,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化修养。
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等⾃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和英语应⽤能⼒;具备电⼦技术、⾃动检测、光电检测、通信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初步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训⽬标
培训对象通过本阶段培训,了解民⽤航空⽓象服务体系,熟悉《民⽤航空⽓象⼈员执照管理办法》等规定,掌握民⽤航空⽓象⾏业标准。
建⽴⽓象⾃动观测设备测量要素的相关概念,了解普通⽓象的基本知识,熟悉⼤⽓探测的基本原理、⽅法和技术,具备对⽓象⾃动观测设备的计量意识。
掌握⽓象⾃动观测设备的结构组成、⼯作原理,能够完成⽓象⾃动观测设备的安装架设与使⽤,具备对⽓象⾃动观测设备维护、常见故障判断及排除的能⼒,能够独⽴承担民⽤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保障任务。
(三)培训内容、时间与要求
本阶段培训分为5个科⽬,包括:民⽤航空⽓象法规和标准、航空⽓象及航空⽓象观测知识、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知识、航空⽓象
⾃动观测设备知识保障技能和台站⽓象装备保障实习。
1、民⽤航空⽓象法规和标准
通过本科⽬内容的培训,使民⽤航空⽓象⾃动观测设备机务员了解中华⼈民共和国⽓象法、中华⼈民共和国民⽤航空法、中华⼈民共和国飞⾏基本规则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民⽤航空⽓象台建设指南、中国民⽤航空⽓象⼯作规则、民⽤航空⽓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理解
民⽤航空地⾯⽓象观测规范、民⽤航空⽓象服务管理办法、民⽤航空⽓象资料管理办法等⾏业知识;熟练掌握跑道视程使⽤规则、中国民⽤航空⽓象第5部分设备配备、⽓象计量器具管理办法等岗位类知识。
2、航空⽓象及航空⽓象观测知识
通过本科⽬内容的培训,使民⽤航空⽓象⾃动观测设备机务员应熟悉航空⽓象学基础、⼤⽓探测、航空⽓象地⾯观测基础知
识、民⽤航空⽓象观测勤务等⽓象探测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飞⾏航务等相关管制运⾏知识及本机场运⾏最低标准知识。
3、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知识
通过本科⽬内容的培训,使民⽤航空⽓象⾃动观测设备机务员了解⽓象传感器原理、常规⽓象仪器基础、⽓象仪器检定校准的基本⽅法和要求等⽓象⾃动观测设备的⼯作原理;熟练掌握通信组⽹、六要素⾃动⽓象站、⼤⽓透射仪、天⽓现象传感器和前散射能见度仪、云⾼仪等有关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通信协议、设备的结构组成、⼯作过程等知识。
4、航空⽓象⾃动观测设备保障技能
通过本科⽬内容的培训,使民⽤航空⽓象⾃动观测设备机务员熟练掌握航空⽓象⾃动观测设备、⼤⽓透射仪、天⽓现象传感器和前散射能见度仪、云⾼仪等各类设备的架设与使⽤、维护、检修及校准等知识,具备对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保障技能。
5、航空⽓象⾃动观测设备岗位实习
本科⽬培训对象在相关⼈员指导下在实际⼯作中跟班实习,其中在民航地区⽓象中⼼或空管分局所属⽓象台的实习时间不少于1个⽉。
通过跟班实习,培训⼈员能了解⾃动⽓象观测设备机务员的⼯作流程;熟悉航空⽓象⾃动观测设备、云⾼仪的架设、使⽤;对⼤⽓透射仪、天⽓现象传感器和前散射能见度仪等⼤型设备,能协助配合安装调试;熟练阅读⼀般的电路图;会使⽤所需要的测试仪表和⼯具;熟悉计算机、⽹络及相关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能够借助不同的⽅式
了解系统的⼯作状态,判断可能的故障部位(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熟悉设备⽇常维护、⽉维护、季维护、年维护的内容和程序,并能正常实施。
⼆、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
具有较⾼的政治思想觉悟,拥护党的路线⽅针政策,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化修养。
具有涵盖智能传感器、⽓象仪器计量、校准等⽓象技术类学科的知识结构,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训⽬标
培训对象通过本阶段培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巩固、强化、提⾼专业技能,具备对⾃动⽓象观测设备新技术的掌握跟踪能⼒,具有相应的科技创新能⼒,进⼀步增强对⾃动⽓象观测设备故障或故障隐患的识别、分析、处理能⼒,提升⼈员的维修保障能⼒,对常⽤⾃动⽓象观测设备的问题能够进⾏深⼊剖析,胜任⽓象⾃动观测设备保障岗位需求;使民航⽓象⾃动观测设备保障⼈员熟悉新型⾃动观测设备的新技术、新⽅法,掌握各个⽓象要素⾃动观测设备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员的综合素质。
为民⽤航空⽓象⾃动观测设备机务员续聘和晋级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培训内容、时间与要求
本阶段培训分为5个科⽬,包括:航空⽓象观测设备安装与架设、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校准
与计量检定、航空⽓象观测设备保障管理、航空⽓象⾃动观测设备技术研究。
各科⽬培训内容根据不同资质的培训对象,设置了相应的培训时间及总体要求。
岗位培训分为三个培训层次,不同培训层次设置不同的培训时间、⽬标要求。
1、航空⽓象观测设备安装与架设
本科⽬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1常规⽓象设备的安装与架设
初级:熟练掌握民航便携式⾃动⽓象站、空盒⽓压表、百叶箱⼲湿表、⼿持轻便风向风速仪等常规备份⽓象观测⼩型设备的安装与架设流程。
能够完成⼩型设备的硬件与软件架设、调试,熟悉设备的各项参数设置。
中级:熟悉⽓象观测场地建设基础知识,熟悉民航常规与便携式⾃动⽓象站等⼩型⽓象设备的安装与架设流程。
1.2⽓象⾃动观测系统安装与架设
初级:熟练掌握⾃动⽓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等⾃动⽓象观测系统的的安装与架设流程。
能够协助设备⼚商完成硬件与软件架设、调试,熟悉设备的各项参数设置。
中级:熟悉跑道⾃动观测系统场地建设基础知识,熟悉民航⾃动
⽓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等⾃动⽓象观测系统的安装与架设流程。
2、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本科⽬培训内容的具体培训要求如下:
2.1⽓象⾃动观测设备的维护
中级:熟练掌握民航⾃动⽓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民航便携式及备份⽓象观测设备的⽇维护、周维护、⽉维护和年维护内容,能开展各项维护⼯作,对维护⼯作进⾏详细的记录。
初级:熟练掌握民航⾃动⽓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等常⽤⾃动观测设备的⽇常维护。
2.2⽓象⾃动观测设备的维修
⾼级:熟练掌握各类⽓象⾃动观测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测试与调整,熟悉设备的流程图、框图、连接图及电路图,熟悉软件的组成及配置⽂件的作⽤,熟悉系统的⽹络配置,熟练掌握⽓象⾃动观测设备故障检查与维修⽅法,能对设备的各类疑难故障进⾏判断、排除、记录,能够完成设备重要组成器件的拆装与更换,能够对⽓象⾃动观测
设备的各类故障进⾏深⼊分析并进⾏经验总结,针对⽓象⾃动观测设备具有⼀定的设备研究能⼒和技术⾰新等应⽤能⼒。
中级:熟悉⾃动⽓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及便携式、备份⽓象观测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测试与调整,熟悉设备的流程图、框图,熟悉软件的组成及配置⽂件的作⽤,熟悉系统的⽹络配置,掌握⽓象⾃动观测设备故障检查与维修⽅法,能对设备的复杂故障进⾏判断、排除、记录,能够完成设备重要组成器件的拆装与更换。
初级:熟悉⾃动⽓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的各项性能参数测试与调整,熟悉设备的流程图、框图,熟悉软件的组成及配置⽂件的作⽤,熟悉系统的⽹络配置,掌握⽓象⾃动观测设备故障检查与基本维修⽅法,能对设备的简单故障进⾏判断、排除和记录。
3、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校准与计量检定
本科⽬培训内容的具体培训要求如下:
3.1⽓象⾃动观测设备的误差分析与技术特点
⾼级:熟练掌握民航⾃动⽓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民航便携式及备份⽓象观测设备的误差来源,能够对误差进⾏判定和分析,熟悉各类航空⽓象观测设备的优缺点。
中级:熟悉民航⾃动⽓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云⾼仪、民航便携式及备份⽓象观测设备的误差来源。
初级:熟悉民航⾃动⽓象站、⼤⽓透射仪、云⾼仪、天⽓现象传感器与向散射能见度、云⾼仪的误差来源。
3.2⾃动⽓象观测设备的校准技术
中级:能够通过设备的观测结果发现观测数据的准确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能通过⽐对观测等⽅式发现设备观测数据的差异性,分析判断⾃动⽓象观测设备是否需要进⾏校准,能熟练进⾏能见度、云⾼仪设备的现场校准,⽆法实施现场校准时,按规定进⾏结果的记录和通报,启动相应备份设备进⾏观测。
初级:了解⾃动⽓象观测设备的计量校准规定。
3.3航空⽓象⾃动观测设备计量技术
⾼级:熟悉国内外⾃动⽓象观测设备的计量法规,掌握⽬前航空⾃动⽓象观测设备的计量⽅法,能够对计量原理、⽅法和技术提出建设性建议,可完成对⾃动⽓象观测设备计量管理⽅法的制定。
中级:理解⽓象计量、检定、校准和测试基础理论,掌握⽓象仪器计量的基本⽅法与流程。
4、航空⽓象观测设备保障管理
4.1航空⽓象观测设备管理的基本⽅法
⾼级:熟练掌握航空⽓象观测设备列装、供应、申领、申购、报修、报废等流程,理解设备、配件、耗才等库存管理知识,能参与⽓象观测设备管理⼯作。
中级:熟悉航空⽓象观测各类设备列装、供应、申领、申购、报修、报废等流程,了解设备、配件、耗才等库存管理知识。
4.2航空⽓象观测设备维修概论
⾼级:熟练掌握航空⽓象观测设备的维修原理、维修⽅法和维修原则,能够针对航空⽓象观测设备的维修记录,分析故障原
因,总结各类航空⽓象观测设备的维修特点。
4.3航空⽓象观测设备维修管理⽅法
⾼级:熟练掌握航空⽓象观测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备件的申领、申购、报修、报废等流程,熟悉航空⽓象观测设备维修数据的记录、整理与分析⼯作。
5、航空⽓象⾃动观测设备技术研究
本科⽬培训内容的具体培训要求如下:
5.1民航⽓象新增法规学习
中级:掌握新颁布的民航⽓象法规的相关内容。
5.2航空⽓象⾃动观测新技术发展与研讨
⾼级:了解国内外航空⽓象⾃动观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向,熟悉新技术在航空⽓象⾃动观测设备上的国内外应⽤情况,并能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航空⽓象⾃动观测设备保障的实践,提出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发展重点,并能撰写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学术论⽂,具有⼀定的科研能⼒。
5.3⽓象雷达资料分析与应⽤
⾼级:理解雷达资料分析与应⽤主要⽅法,具备对风廓线雷达、天⽓雷达等设备的知识储备,能开展雷达资料分析与应⽤交流。
5.4雷电探测技术
⾼级:熟悉雷电探测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前雷电⾃动探测的原理与⽅法,熟练掌握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的避雷⽅法和原理。
5.5民航⽓象信息系统及⽹络构成
中级:掌握民航⽓象信息系统的⽹络构成,具备民航⽓象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维修知识。
5.6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科技论⽂的撰写⽅法
中级:了解航空⽓象⾃动观测技术的技术特点,具有针对设备技术⾰新、故障维修、计量与校准⽅⾯的知识储备,掌握科技论⽂的撰写⽅法、⼀般格式和思路。
5.7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科技论⽂撰写
⾼级:了解航空⽓象⾃动观测设备科技论⽂的特点,掌握科技论⽂的⼀般内容、撰写⽅法、要求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