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证券与期货专业精益求精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证券与期货专业精益求精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通过对证券与期货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情况分析,提出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社会人”培养,即加强专业课,又要把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结合时代特点探讨精益求精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字:人才培养、精益求精、证券与期货专业
证券行业在我国发展二十多年,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品种单一到种类丰富,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证券公司2017在我国数量高达129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强调培养工匠型人才。

职业教育理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人才需求,以创新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证券业需要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操能力的人才。

证券业作为服务业中主要一员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

随着服务业升级,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要求相应提高,能满足我国稳速经济增长需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关键之处在与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设。

为促进我院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研究,针对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在2016年我院培养61名毕业生,初次就业主要分布于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和教育行业,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证券与期货专业2016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以金融业为主,就业覆盖面较宽。

这是对于本专业的肯定,该组数据也说明证券与期货专业在我省同类学校中处于竞争就业有利地位。

为更加充实数据,除对2016届证券与期货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外,还对往届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学生通过电话访谈、QQ聊天等方式了解后续就业情况。

调查结果为在初次就业选择金融业后,后续就业选择金融行业的比例为80%,而在初次就业没有从事金融相关行业后,在后续就业中再次选择金融業的比率相当低。

从毕业生就业行业数据中说明学生就业行业丰富多样,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能让学生有能力面对岗位的不单单是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道德修养及扩展知识。

所以为更好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社会人”培养,即加强专业课设置,又要对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证券与期货专业以服务业发展为契机,结合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特点就课程设置深入探讨精益求精人才培養模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学生的复合式知识结构,在细节处做好精益求精。

对专业进行细化分析,明确学生胜任专业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把课程设置分成两大类及能力课程和实践课程。

1、扩大专业覆盖面,设置递进式课程
能力课程分成三类即素质能力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和职业应用能力课程。

素质能力课程在设置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学生勇于开发创新的精神;拥有敬岗爱业、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职业到;熟悉证券与期货行业的业务规范,具有服务意识。

专业能力课程在设置中培养学生具有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的能力,开设相关考证类课程;围绕考证课展开经济学基础、计算机基础、会计基础、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

职业应用能力课程在设置中根据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开设金融综合实训课程、证券投资分析、期货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分析课程。

在能力课程设置中体现证券+期货+证券投资基金+ 产业(X 产业+Y 产业+Z 产业+H 产业+W 产业)+ 管理(技术)+专业基础(经济学+会计+计算机)+ 实事+ 法律的教学改革模式。

扩大专业覆盖面,提高专业竞争力。

2、在实践课程方面实现层层推进式设置。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情况,在每个学期安排实践类课程,课程内容有调研讲座、实操、实地走访、实习等形式,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亲身参与中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锻炼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职业能力,更好学做结合。

在第一学期设置专业认知实习,并聘请行业专家讲座。

第二学期设置专业调研,让学生走出去了解证券与期货行业。

第三学期组织学生参与证券与期货模拟投资大赛,提高实操能力。

第四学期重点于证券与期货专业就业方面讲座,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

第五学期为学生专业实习。

第六学期为学生顶岗实习。

这种层层推进的实践课程设计模式使学生在校内就了解行业,就能进行实操参与比赛,在第五、六学期能够顺利与岗位相顺接。

3、提倡课堂教学突出学生自主性,教师主导性
在证券与期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实操能力及分析能力。

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感受职场氛围,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战当中。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模拟投资大赛,锻炼学生竞争意识和专业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为每位同学指派任务就,让学生以双重身份参与学习,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虽然辽宁省并不是金融强省,但随着经济持续稳速增长,金融不断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趋势,对于证券与期货专业的人才会形成巨大的需求。

在证券与期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要突出区域性,结合本地特点对课程进行精心设置,培养出适用于社会的专业人才,服务本地区。

参考文献:
[1]唐文波.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商业经济,2009(3).
[2]潘丽娟.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3).
[3]纪红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