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和运用(23分)
1.根据提示默写诗文。
(8分)
(1)《醉翁亭记》中写滁州老人小孩出游来往不断的热闹场景的句子是:,。
(2)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3)《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成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
是:,。
(4)《送东阳马生序》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幕艳意”:,。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签的窗口。
中国馆的(jǐn)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綿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
融合。
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甲(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
京到西方”的花国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家乡土植物……四艺是文明沟
通与对话的桥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在中国
与世界的交流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乙(A.神采奕奕 B.光彩夺目)地(zh àn)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1)请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2分)
(jǐn)(zhàn)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
改为改为
(3)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乙: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原句:而国外设计师打造
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1分)
修改句:
3.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
笄礼。
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B.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赠序,即临别赠言。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
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D.《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5分)
材料一:①《中国诗词大会》是类视首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赏中华诗
词,”,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
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在诗词題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入选的题目大多数出自中小学课
本,涵益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众多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画面之一。
(1)结合语段内容补充文章空白处,形成一副对联。
(1分)
(2)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档节目。
(2分)
(3)《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画面构图唯美,寓意丰富,你能理解其中的画面内容并写
出其寓意吗?(一点即可)(2分)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古诪词鉴赏(5分)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
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2分)
A.《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
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