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练习题库附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练习题库附带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 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
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
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

后来连朋友跟她开玩笑她也耿耿于怀,
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

你认为,小敏
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惧症
D.抑郁症
【答案】 B
2. 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

A.夏朝
B.殷周
C.三国
D.秦朝
【答案】 B
3. 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答案】 A
4. 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韵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定
【答案】 D
5. 在校长领导下的“两处一室”的行政组织机构中,“两处”指()
A.政教处、总务处
B.教导处、政教处
C.教导处、总务处
D.教导处、财务处
【答案】 C
6. 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道德网路,这体现了道德的( )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导向性原则
【答案】 C
7. 班级在纪律、规范、班风、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预期要达到的标准为()。

A.教育目标
B.管理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目的
【答案】 B
8. 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周老师对本班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最后给出评价。

周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A.安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 D
9.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D
10. 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答案】 C
11. 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答案】 D
12. “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答案】 C
13. 班级活动是指()。

A.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活动
B.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
C.建设班集体为中心的活动
D.晨会等常规活动
【答案】 A
14. 学生作业出现错题时,教师让他把该题做十遍,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我强化
【答案】 C
15.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答案】 D
16.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导生制
C.特朗普制
D.导师制
【答案】 C
17. 对于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

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属于( )。

A.松弛训练疗法
B.肯定性训练疗法
C.系统脱敏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答案】 C
18. “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培根
【答案】 C
19. 临近期末考试,小明根据考试范围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

这种策略属于()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答案】 A
20.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答案】 C
大题题(共3题)
1. 甲同学活泼好动、能说会道、反应灵活、爱好交际,他上课时爱搞小动作、不注意听讲。

乙同学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情绪不易外露、自制
力强、不好交际,他上课时不爱发言,学习不主动。

甲、乙同学分别是什么
气质类型?面对二者的不同表现,作为教师,如何使他们扬长避短?
【答案】(1)甲是多血质,乙是粘液质;(2分)(2)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
区别对待:(1分)①对甲同学要多安排任务或对甲同学从严要求;(1分)②对
乙同学多安排需要耐心的任务或对乙同学更多地鼓励、提高效率。

(1分)
2.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四年级写作课“观察”的教
学内容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
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己拟定。

如果你在进行连续观察时,坚持写观察日记,就可以选几则
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

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使其成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
用《观察日记X则》,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材料二:某小学生的习作今天早上,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我感觉好极了!我心里想,我不知道种的花生长得怎么样了,我该去看看了。

我来到花盆旁,看见花生苗又长高了一节。

花生
苗长得很茂盛,花生苗的叶子像一片片圆圆的小扇子。

叶子下面还藏着许多
金黄色的小花,像害羞的小姑娘。

叶子上有一只蜗牛,正津津有味地吸着露水。

花瓣上还有几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正忙着采花蜜呢!小蜜蜂真勤劳啊!小
蜗牛却很懒,不爱劳动,我要向小蜜蜂学习,当个勤劳的孩子。

我家种的花
生真有趣啊!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设计本次写作课的教学目标。

(2)分析学生完成该写作内容的难点。

(3)为上述学生的习作写一则100字左右
的评语。

【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尝试完成至少
一篇观察日记。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观察.学
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记录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善于发现新事物的能力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形成积极观察生活事物的兴趣。

(2)难点:将平时观察到的新发现或是有
趣的事有条理地、具体生动地记录下来。

分析:四年级学段的学生学习欲望强,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学生乐于观察事物但观察不
够细致,观察时间不够持久,因此要较为完整地、有条理地描写记录观察对象,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该学段的学生在表达能力方面仍需提高,写作
中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程度还不够高,因此要有条理地、具体生动地进行记录也存在问题。

此外,部分学生对写作
还存在畏难心理,往往还未开始写作,便有退缩之意。

故在教学中,教师应
适当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观察对象的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让
学生知道采用什么样的句式,从哪些角度,用哪些手法,可以把所观察到的
事物写得更加有条理、具体、生动。

(3)该生习作主题突出,全文围绕观察花
生来展开。

其所写材料源自生活,比较充分地表达出了真情实感。

结构完整
有序,由天气及心情,由观察花生到赞美小蜜蜂勤劳的优良品质。

文章还颇
具文采,灵活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小花“像害羞的小姑娘”,
蜗牛“正津津有味地吸着露水”等使表达更为形象生动。

但文中部分句子的表
达还不够精练,有待提高。

3. 材料:刘老师是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

刚管理这个班时她意识到应该对班
里的学生一视同仁,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

然而,一周下来,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

她发现自己在上课时总会不自觉地给予
班干部和成绩好的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以及回答问题,而对待其他学生则关注较少。

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发现,
大家通常会对班内的前几名优秀生最为关注,给予最多的鼓励,而对班内表
现平平的学生甚至连名字都记不起来,半数的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较少。

问题:(1)分析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

(2)谈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答案】(1)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教育机会均等的
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
机会,实践中却难以做到。

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

由于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面向学
生集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保证学生享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一直是班级教
学中的一个难题。

(2)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课
堂教学组织形式:①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
机会;②压缩集体教学时间,增加个别辅导时间;③增加辅导教师,实施小
班教学;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发动学生辅导同伴;⑤按能力或兴趣分组,
进行分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