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地区水稻中期管理应把好四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平原地区水稻中期管理应把好四关
永业科学研究院
当成都平原水稻生产全面进入中期管理时期,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一方面水稻生长很快,另一方面,病虫害发生迅速,为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近年水稻生产中存在的劳动力老龄化、种应付田的增多、机插秧应用逐渐增多等新情况,为中期管理增加了新的困难。
为了夺取水稻丰收,水稻中期管理要把好四关。
1. 晒田关
水稻生长基本达到高产所需要的苗数,从水肥管理的角度,需要进行排水晒田。
晒田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调整植株长向,促进根系发育,使主茎和早期分蘖养分得到加强,抑制后期无效分蘖,控制下部叶片和节间的旺长,有利于延缓根系的衰老,提高后期的结实率,降低株高,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
采用旱育秧、湿润育秧移栽的,基本苗多,群体形成较快,田间苗数达到18万/亩即可开始晒田。
而采用机插秧的,由于群体起点低,加上施肥管理的差异,秧苗生长达到18万/亩的时间和采用旱育秧、湿润育秧移栽的相比,要延迟7-10天,个别田块甚至更晚,需要延迟开始晒田的时间。
晒田时根据苗情和土壤来定,土质较粘重、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块,要早晒、重晒。
反之轻晒、迟晒。
重晒的标准是:田边开大裂口,中间开“鸡爪裂”,人走不陷脚,叶色褪淡,叶片直立,用手背触叶尖有刺痛感。
轻晒的标准是:田边开“鸡爪裂”,田中稍紧皮,人踩有脚印。
2.管水关
从晒田开始,田间不需要水。
为了巩固晒田的效果,田间管理中需要及时开沟排水,特别是在大雨后易积水的田块。
避免刚开始显现晒田的效果,遇雨则效应减低甚至起不到晒田的作用。
幼穗分化开始时需要及时复水。
幼穗分化期是水稻需水最敏感的时期之一,确保水稻幼穗分化期有水,可以确保水稻穗分化的顺利进行。
否则易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抽穗开始田间要建立浅水层,齐穗后要干湿交替。
抽穗时气温较高,建立浅水层一方面确保水稻生长所需,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田间湿度,降低群体内温度,避免高温造成结实率降低。
齐穗后要保持干湿交替,确保籽粒灌浆所需要的水分,能显著提高根系的活力和叶片的光合功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泥田、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在灌浆一半时即可开始断水,以利于收割。
但对于多数二泥田,需要在收获前7-10天才开始断水。
而沙田,最好收获前7天左右开始断水。
3.施肥关
中期施肥分为平衡肥和穗肥。
平衡肥是在晒田复水后,根据田间长势,在长势差的地方适当补充速效氮肥,以使秧苗生长整齐、均衡。
穗肥是在幼穗分化期施用的肥料。
穗肥的作用是促进一、二次枝梗分化,使一穗枝梗数和穗粒数增多,并有巩固分蘖和使茎秆粗壮的作用。
其次是促进颖花分化,增加穗粒数,对下部节间和上部叶片伸长影响小,引起倒伏的危险性也小。
第三是防止颖花退化,增大谷壳容量,对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有直接作用。
穗肥施用过早,容易促使倒1-3节节间和倒1-3叶叶片过分伸长,使株形恶化,招致倒伏。
过迟则枝梗分化较少,穗小粒少,影响产量。
因此,穗肥的施用强调一个“巧”字。
对于全生育期155天以上的高产品种,建议在倒二叶全展时施用,对于全生育期155天以内的品种,建议在倒三叶全展时施用。
穗肥施用一般以亩用尿素3-5公斤为宜。
此外,还可以进行根外施肥作为补充,即在孕穗期和灌浆始期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如永业生命素400-500倍液,以达到籽粒饱满、提高产量的目的。
总之应遵循的原则为:苗好迟施、轻施,苗差早施、重施。
4.病虫害防治关
成都平原陆续进入病虫害高发期,今年气温反复,螟虫时代重叠突出,防治困难,可提前喷药进行防治,如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辛硫磷等。
一些早栽田块群体过旺,纹枯病将成为重点防治对象,可喷施井冈霉素加丙环唑防治、多抗霉素等进行防治。
另外,今
年反常的气候可能导致稻瘟病较重,可喷施丙环唑十三环唑、苯醚甲·丙环乳油等进行防治。
为提高以上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可将农药与含黄腐酸成份的“永业生命素”配伍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