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专题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专题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两个轻质小球甲、乙,已知甲带负电,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不带电B.乙带正电C.乙带负电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用绝缘细线将甲、乙两个轻质小球悬挂起来。

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甲球带正电,关于乙球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带负电B.带正电
C.不带电D.带正电或不带电
3、验电器是用来检验()
A.电路中电流大小的B.电路两端的电压大小
C.物体是否带电D.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
4、如图是圆形多功能充电宝,充完电后用手拿起时,会感觉到微微发热,下列估测最合理的是
()
A.充电宝的质量约为5kg B.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提供的电压为36V
C.充电宝的直径约为10cm D.微微发热的充电宝温度约为20℃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细雨濛濛B.雪花飞舞
C.桂花飘香D.树叶飘落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小电灯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也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

对此,下列判断中可能的是()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开关S断路D.灯L2短路
7、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加强对进校人员的管控,学校对电动门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进校人员在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电动机方可工作开启电动门,用S1闭合表示体温正常,用S2闭合表示佩戴了口罩,则符合改造要求的电路是()
A.B.
C.D.
8、下列实物图中,与电路图对应的是()
A.B.
C.D.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4V则()
A.灯L1两端的电压为4V B.灯L2两端的电压为4V
C.灯L1两端的电压为2V D.灯L2两端的电压为6V
10、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并联的电路是()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颜色均匀的充满两个瓶子,物理学中把这个现象叫做_________;此现象表明:_________。

2、图甲演示的是气体______的实验;图乙演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图丙所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是______冲程,此冲程将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用豆浆机做豆浆时,能闻到浓浓的豆浆香味儿,这是______现象。

倒出豆浆时,豆浆机的内壁上沾有豆浆,说明分子间有______。

4、如图,电流表所选择的量程为______,示数为______A。

5、如图是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探究中所连接的电路,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2A,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5A,则通过L1的电流为_______A;通过L2的电流为_______A。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S时电流表示数A1示数为0.4A,电流表A2示数为0.7A;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通过灯泡L1的电流;
(2)通过灯泡L2的电流。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V;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V。

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伏特?
(2)当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灯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特?
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3V,求:
(1)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灯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电源电压是多少?
(3)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灯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此时滑片的位置处于最大阻值的一半处,求:
(1)通过R2的电流;
(2)通过R1的电流;
(3)R2两端的电压;
(4)R1的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R1的电压。

5、如图所示(a)电路,V1、V2是两个相同的电压表。

当闭合开关后,灯泡L1和灯泡L2都发光,这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均为图(b)所示,指针刚好对准刻度线位置。


(1)求灯泡L1和灯泡L2两端的电压;
(2)若将灯泡L1和灯泡L2改接为图(c)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1和灯泡L2都发光,电流表A2示数为0.8A,电流表A1示数为0.5A,求此时通过灯泡L2的电流和灯泡L2两端的电压。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U AB;
(3)闭合开关S、S2,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的电压U BC;
(4)去掉开关S2并替换成电压表,闭合开关S、S1,测出AC间的电压U AC。

(交流与评估)
(1)在连接电路时,小明刚好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立即发光,则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
当之处是:______;
(2)小明进行第(3)步操作时,发现无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______。

2、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___________ ;
(2)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L1___________,也可能是L2_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除上述故障后,合上开关又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中的丙图所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改正方法是:___________;
(4)小组同学完全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分析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5)你认为该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

3、如图“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
(2)上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______。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的电阻小
D、灯泡靠近负极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由图得,甲乙两小球相排斥,甲带负电,所以乙球带负电,故C 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由题意知甲球带正电,甲、乙两球排斥,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知乙球带正电,故ACD错误;故B正确。

故选B。

3、C
【详解】
A.验电器无法知道电流的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无法知道电路两端的电压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
C.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故C符合题意;
D.用电能表能够知道电路中消耗的电能,但是验电器不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A.一颗鸡蛋的质量约50g,则100颗鸡蛋的质量约为5kg,而充电宝的质量约与10颗鸡蛋的质量相当,明显小于100颗鸡蛋的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目前我们使用的手机充电器、充电宝对手机充电时提供的电压约为5V,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充电宝的直径与手掌宽度相当,即约为10cm,故C符合题意;
D.当物体的温度略高于人体温度时,我们会感到它微微发热,而人体的温度约为37℃,所以微微发热的充电宝温度约为4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详解】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A.细雨濛濛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雪花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桂花飘香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香味,故C符合题意;
D.树叶飘落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
AB.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如果两灯中有任何一个断路,都不会出现两灯都亮的情况,故AB不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S时,小电灯L1、L2都不亮,表明电路中可能存在断路,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表明除开关S以外的部分都是通路,故断路发生在开关S处,故C符合题意;
D.如果灯L2短路,L1可以发光,与两灯都不亮矛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进校人员在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电动机方可工作开启电动门,即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电路才能接通,只闭合其中任一开关,电路不能连通,故两开关串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 1与L 2并联接入电路,开关S 1控制干路,开关S 2控制灯泡L 2;
A .由电路图可知,此时开关S 1控制流过灯泡L 1的电流,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由电路图可知,此时开关S 1与开关S 2均控制流过灯泡L 2的电流,故B 不符合题意;
C .由电路图可知,此时开关S 1控制干路电流,开关S 2控制流过灯泡L 2的电流,故C 符合题意;
D .由电路图可知,此时开关S 1与S 2均不是控制干路电流,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9、A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L 1与L 2串联,电压表测L 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是4V ,则灯L 1两端电压为4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灯L 2两端电压
21-6V-4V=2V U U U ==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

10、D
【详解】
A .当开关闭合时,L 1被短路,电路为L 2的基本电路,故A 不符合题意;
B .当开关闭合时, 两灯都被短路, 形成电路短路,故B 不符合题意;
C .开关闭合后,两灯泡首尾相接,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因此两灯泡串联连接,故C 不符合题意;
D .当开关闭合时,两灯泡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因此两灯泡并联连接,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二、填空题
1、扩散现象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1]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颜色均匀的充满两个瓶子,是因为下面的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和空气分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二氧化氮气体分子扩散空气分子中,空气分子扩散到二氧化氮气体分子,此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扩散运动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分子间有引力做功内
【详解】
[1]将两个玻璃瓶之间的玻璃板取走后,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为棕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进入了彼此的空间,演示的是气体扩散的实验。

[2]两个铅块的表面磨光,紧压在一起后,会“粘”在一起,下面吊着钩码也不掉下来,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3]图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冒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

[4]做功冲程中,燃气体积膨胀,对活塞做功,推动活塞下行,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3、扩散引力
【详解】
[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倒出豆浆时,豆浆机的内壁上沾有豆浆,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沾在了豆浆机的内壁上。

4、0~0.6A 0.38
【详解】
[1][2]图中电流表选择0~0.6A的小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表示数为0.38A。

5、0.7 0.5
【详解】
[1][2]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两灯并联,电流表的示数是1.2A,即干路上的电流为I=1.2A;并联电路中支路间互不影响,当开关S2断开时,只有L1的简单电路,通过L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5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了0.5A,说明L2的电流为I2=0.5A;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L1的电流为
I1=I﹣I2=1.2A﹣0.5A=0.7A
三、计算题
1、(1)0.3A(2)0.4A
【详解】
解:(1)(2)当开关S闭合时,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A2测通过干路电流,则干路电流
I=0.7A
A1测通过电灯L2的电流,则通过L2的电流
I2=0.4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则通过灯L1的电流
I1=I﹣I2=0.7A﹣0.4A=0.3A
答:(1)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3A;
(2)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4A。

2、(1)6V;(2)4V
【详解】
解:(1)当S1、S2闭合时,L1被短路只有L2接入电路中,电压表测2L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U=
6V
U;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为2
各分电压之和,所以L1两端的电压
126V2V4V
U U U
=﹣=﹣=
答:(1)电源电压为6V;
(2)灯L1两端的电压为4V。

3、(1)0;(2)5V;(3)2V
【详解】
解:(1)由电路图知,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根据电流的流法,有电流流过L2,L1被短路,没有电流流过L1,灯L1两端的电压是零。

(2)由电路图知,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只有L2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L2的两端,测的是L2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也是等于电源电压的大小,题中说明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即电源电压是5V。

(3)由电路图知,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是串联,电压表并联在L2的两端;根据题中条件,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3V,即L2的两端电压是3V,由(2)解析可知,电源电压是5V,那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是
125V3V2V
U U U
=-=-=
灯L1两端的电压是2V。

答:(1)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灯L1两端的电压是零;
(2)电源电压是5V;
(3)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灯L1两端的电压是2V。

4、(1)0.2A;(2)0.4A;(3)6V;(4)6V
【详解】
解:(1)闭合开关,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I=0.6A,电流表A1测R2的电流I2=0.2A。

(2)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
I1=I-I2=0.6A-0.2A=0.4A
(3)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2两端的电压
U2=U=6V
(4)滑片移至左端,R1与R2并联,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1的电压
U1=U=6V
答:(1)通过R2的电流是0.2A;
(2)通过R1的电流是0.4A;
(3)R2两端的电压是6V;
(4)R1的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R1的电压是6V。

5、(1)1.2V,4.8V;(2)0.3A,6V
【详解】
解:(1)由图(a)知,两灯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V2测L1两端电压,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而两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由图(b)知,电压表V1使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示数为6V,即电源电压
U=6V
电压表V2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2V,即L1两端的电压
U1=1.2V
所以L2两端的电压
U2=U-U1=6V-1.2V=4.8V
(2)由图(c)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A1测通过灯泡L1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L2的电流
I2=I A2-I A1=0.8A-0.5A=0.3A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都相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灯泡L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6V。

答:(1)灯泡L1和灯泡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2V和4.8V;
(2)若将灯泡L1和灯泡L2改接为图(c)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3A,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6V。

四、实验探究
1、连接过程中,开关未断开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详解】
(1)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立即发光,说明在连接过程中,开关未断开。

(2)当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时,A端应该接的是电压表的正接线柱,B端接的是电压表的负接线柱;闭合开关S、S2,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的电压时,电流会从电压表的B端接线柱流入,从C端接线柱流出,而C端接的是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左偏,故无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

2、断开断路短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对调不合理
只做一次实验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详解】
(1)[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必须断开。

(2)[2][3]由图得,灯泡L1与灯泡L2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2的电压,当灯泡L1断路,电压表无法与电源连接,示数为0;当灯泡L2短路时,电压表也被短路,示数为0,因此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可能是L1断路,也可能是L2短路。

(3)[4][5]由图可知,电压表反偏,原因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故应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对调。

(4)[6]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小组只进行一组实验就得出实验结论,可能使实验结论存在偶然性,故不合理。

(5)[7][8]本实验只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实验结论,可能使实验结论存在偶然性,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3、不同 1.5 选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C
【详解】
(1)[1] 为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应选用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

(2)[2][3]因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明显错误的数值是1.5,原因在于选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3)[4] A.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灯泡不良不会是因为电流太小,故不符合题意;
B.若灯丝断了,则两个灯都不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因灯的规格不同,灯丝的电阻不同,灯的亮度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根据P=I2R,不发光的灯的实际功率太小,是因不发光的灯的电阻小,故C符合题意;
D.灯发光与灯泡靠近电源正、负极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