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年“第一桶金”:锁定10只腰斩股
2011年01月22日00:03投资快报彭浩我要评论(56)
字号:T|T
春节临近,但A股走势疲软,自去年11月11日大盘见顶下跌以来,截至1月19日,沪指累计跌幅14.05%。

相比大盘,市场中不少个股的跌幅更为惨烈。

绿大地等10只股票接近腰斩,两市143只个股的跌幅高达三成。

专家指出,“腰斩股”经过回调之后,有望成为反弹先锋,投资者可在弱市中挖掘超跌反弹机会。

10股惨遭腰斩
截至2011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自2010年11月11日见顶以来大跌14.05%。

相对大盘,个股跌幅更恐怖,跌幅超过30%的个股不在少数。

根据统计,从2010年11月11日至2011年1月19日,有5只股票下跌超过40%,143只股票跌幅超过30%,813只股票跌幅超过20%。

根据统计,从2010年11月11日至2011年1月19日,两市共有5只股票跌幅超过40%,分别是绿大地下跌51.14%、洪都航空下跌48.14%,股价几乎被腰斩,而涪陵榨菜下跌46.02%、兴业证券下跌44.51%,哈高科下跌40.39%。

下跌幅度较大的个股中,绿大地和洪都航空早已处在下跌通道中。

除上述5只个股以外,路翔股份、鼎盛天工、光正钢构、广晟有色、中成股份等跌幅也超过38%,濒临腰斩。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腰斩股”经过回调之后,有望成为反弹先锋,投资者可在弱市中挖掘超跌反弹机会。

而腰斩的出现说明市场泡沫在逐步减少,即使后市还可能下跌,但下跌空间已较为有限。

绿大地(002200)
累计跌幅:51.14%
绿大地在2010年12月23日连续两个跌停,之后更是一路下跌,股价从最高的44.86元下跌到21.22元。

按此前见顶股价计算,2个多月时间,该股累计跌幅已达51.14%,成为腰斩第一股。

可以说绿大地负面消息不断,首先是2010年12月23日,绿大地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何学葵的通知,其持有的绿大地4325.7985万股限售流通股于2010年12月20日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其中2300万股此前已质押”。

2010年12月31日,绿大地再次公告称“接到公安机关通知,公司因涉嫌违规披露,接受调查”,公司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公司将在2010年12月31日起复牌。

此后2011年1月,公布了获得大订单的利好依然无法令其股价有所起色。

洪都航空(600316)
累计跌幅:48.14%
成也重组,败也重组。

跌幅排名第二的洪都航空则是资产注入的希望破灭,之后连连暴跌。

从去年11月11日至今,该股累计跌幅已达48.14%。

自去年6月底开始,莫须有的重组传闻支撑着洪都航空股价节节高升,不足4个月时间成功翻倍。

正当市场炒意正浓,洪都航空一则“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公司,未来几年也不会考虑资产注入”的史上最绝情公告瞬间将热情冰封,并导演了洪都航空整齐的三个“一”字跌停。

在防务资产注资不成后,洪都航空的看点只剩下在初-中-高系列化教练机生产上的发展前景。

涪陵榨菜(002507)
累计跌幅:46.02%
涪陵榨菜的上市之旅十分具有戏剧性。

这只在上市首日即因涨幅过大而被三次临停的“妖股”,在上市之后在没有重大消息放出的情况下几度演绎涨停、跌停的戏码。

不过,随着去年12月21日疑似庄家出货的离奇“秒停秀”,该股股价在此后的时间里也不断下探。

在涪陵榨菜上市之初炒出“天价”的同时,日前,在涪陵举行的乌江榨菜新品发布会上,11种新包装礼品盒惹人注目,其中一款“沉香”榨菜,以一盒600克2200元的售价成为关注焦点,被誉为“天价榨菜”。

“之所以如此昂贵,是因为它的独特工艺和包装配置。

”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此款“沉香榨菜”全程都是纯手工制造,至少3年才能初成,8年以上就是极品。

兴业证券(601377)
累计跌幅:44.51%
兴业证券则是在去年10月上市以后就连连上涨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同时价格也创出了24.30元/股的最高点,之后随着大盘下跌,股价连连下探,最低达到了12.51元/股。

该股的低迷并非偶然,其实这段时间券商股都比较弱势,在近期新一轮新股“破发”潮中,A股人气渐入谷底,市场风向标券商股的走势也集体陷入低迷。

2011年1月13日,网下配售股解禁的兴业证券遭遇机构大笔砸盘,股价暴跌7.07%,创上市以来第二大跌幅。

从2011年1月13日市场成交明细看,多是上百手的卖单,市场换手率高达17.78%,超过前一交易日的7倍。

市场人士认为,这样的行情,是机构抛盘的结果。

哈高科(600095)
累计跌幅:40.39%
顶着2009年亏损、2010年预亏的“戴帽”压力,哈高科终于在去年年底做出了让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的自残行为——控股子公司以4547.4万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普尼太阳能130万美元出资额。

哈高科称,本次交易如在年内完成,2010年度可扭亏为盈。

此举一出,市场哗然,紧跟其后便是两跌停。

“之前,市场对哈高科的薄膜太阳能产品一直抱有很高预期。

哈高科股价也因此从2010年8月的8元上下一路飙升,最高股价超过17元。

如今公司打算‘割掉’这块光伏产业,股价回归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位分析师如是认为。

其实,哈高科的暴涨与该公司重组传闻及新能源概念有关,但之后公司澄清了重组传闻,而公司控股的一家太阳能企业也被出售,公司顿时失去神秘的光环。

路翔股份(002192)
累计跌幅:39.32%
有这么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股份刚解禁就大肆减持,公司股价也是应声下跌,连续破位,而机构却一反常态,越跌越买。

这就是正进军锂电行业的路翔股份。

深交所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中旬以来,公司董事长柯荣卿连续6次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大额减持,共减持1005万股,套现约2.79亿元。

对于套现意图,路翔股份公告称,为支持公司战略发展,柯荣卿拟向公司提供现金财务资助1.5亿元,有效期为一年,免于利息支付。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认为,经过长时间的下跌之后,机构认为,路翔股份已经进入合理的估值区间,具备中长线投资价值;从技术上看,路翔股份几乎跌破所有技术关口,近期呈现缩量小幅下跌的态势,有筑底迹象。

鼎盛天工(6000335)
累计跌幅:39.13%
鼎盛天工1月12日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2010年继续亏损,但亏损额有所减少。

由于公司2009年、2010年经营连续亏损,可能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公司表示,亏损主要由于对再制品投入严重不足,加之生产规模限制,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公司面临退市风险外,鼎盛天工在即将完成资产重组从而转型汽车贸易之际,却遭到机构无情抛售。

鼎盛天工在高位做出三重顶后从山顶坠落,去年12月27日、28日,该股连续两天跌停。

上交所公开交易信息显示,机构成为该股杀跌的主力。

不过,对于股价大跌,部分市场人士则认为,一些机构有可能意识到由于对“限购令”带来的影响过于夸大和敏感,反应过度,从而错杀了这只股票。

光正钢构(002524)
累计跌幅:38.92%
光正钢构从去年12月17日上市截至今年1月19日收盘,1个月的时间里该股跌去了38.92%。

不过,昨日该股却强势涨停。

光正钢构此前披露,精工钢构、杭萧钢构、上海冠达尔等来自发达地区的大型钢结构企业在新疆地区承接的多个项目均委托光正钢构进行钢结构加工。

公司表示,从安装技术来说,光正钢构与国内龙头企业已处同一水平线上。

国泰君安研究员韩其成分析,2011年新疆钢结构需求将达到87.88万吨。

由于新疆相对自成一体的区域特点,作为新疆地区的龙头企业,光正钢构很可能充分地享受到新疆大开发带来的区域景气程度以及特殊地理位置带来的有限竞争。

广晟有色(600259)
累计跌幅:38.90%
前期受到爆炒的稀土永磁板块逐渐退潮。

广晟有色在去年10月18日上摸至最高点101.37元后便一路下跌。

从去年11月11日大盘见顶至今年1月19日,广晟有色累计跌幅接近四成。

其实,广晟有色的故事从拥有四个采矿证开始。

目前广晟有色拥有两张稀土采矿证,有消息称,未来广晟有色将通过收购取得广东省内的另外两张采矿证。

从而,广东省的整个稀土产业链将被其控制。

对于稀土板块的行情,业内人士仍存分歧。

信达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范海波表示:“中国出口稀土的限制配额是350万吨,仅包钢稀土每年的产量就达到500万吨。

因此,稀土紧缺只是一个故事。

”不过,金元证券则指出,稀土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重回升势,未来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中成股份(000151)
累计跌幅:38.87%
市场方面以及中成股份的担忧最终变成了现实,由于加拿大麦格公司与其他公司签订股权出售协议,中成股份终止了与麦格公司的刚果钾肥项目。

受此不利消息打击,2010年12月23日中成股份以跌停报收,而对中成股份抱有“钾肥”幻想的基金们无疑梦断廊桥。

据中成股份2010年三季报显示,共有两家基金一家QFII进驻该股,总持股数达886.68万股,无疑表示他们看好中成股份的钾肥概念。

但从去年11月11日收盘截至昨日收盘,该股跌幅接近40%,意味着这些基金和QFII亏损严重。

市场人士指出,在二级市场中,该股连续暴跌超过40%以上,属于被错杀品种,投资者可以短线密切关注其反弹动力。

险资打新潮退欲抄蓝筹底
一轮被称为史上最惨烈的新股破发潮来袭。

1月以来共有九只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华锐风电更是被描绘成“中一签、亏一万”的最熊股。

很多保险公司稳定的赚钱渠道就此封堵,“既然一级市场赚不到钱,还是要回到二级市场。

”有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表示,大盘股的估值是有支撑的,可以把握机会抄底大盘蓝筹股。

险资开始恐高
“打新”一直是保险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有新股发行或增发,险资便会倾巢而出,成为认购主力军。

按照以往险资的嗜好,华锐风电是一只绝对不容错过的打新标的。

首先,作为新能源龙头企业,华锐风电良好的业绩符合险资稳健的投资偏好。

此外,作为601板块大盘股,满足了巨量险资的减压需求。

但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对于这只创主板发行价纪录的股票,险资并未出现一窝蜂抢购的情形。

公告显示,华锐风电发行价格为90元/股,共有49个机构账户参与网下申购,其中,太保、平安等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阳光产险动用13个保险账户,共计获配910.344万股。

更多的保险机构则急流勇退,人保资产、国寿资产、新华资产等20多个保险账户申报的价格均低于90元,其中国寿资产的价格低至70元。

“很庆幸我们没有参与其中。

”华锐风电上市首日便破发,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用“庆幸”来描绘当时的心情。

按上市首日81.37元/股的收盘价计算,13个保险账户当天共计浮亏约7856万元。

截至21日,华锐风电累计破发幅度已达19.52%,保险机构亏损已放大至1.6亿元。

截至21日收盘,去年12月份以来,共有30只股票跌破发行价,令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资金损失惨重。

除华锐风电外,表现排名倒数第二的是2010年12月28日上市的主板新股亚星锚链,发行价22.5元/股,市盈率高达43倍,最新价较发行价下跌15.91%。

共有40多个保险账户参与该股报价,最终泰康资产、太平资产等18个账户获配,深度浮亏。

而新华资产、太保资产和国寿资产等20多个账户则不再高价捧场,报价均低于18元,国寿资产更是以14元成为最低价,幸免于难。

付重金学聪明
“当下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主板四五十倍,中小板动辄百八十倍,而二级市场表现较弱则加速了新股破发,”一位保险机构投资人士表示,“打新已经由原来的‘可获无风险收益’变为‘高风险投资’,一不留神就成了瓮中之鳖。


得出上述教训的背后是险资曾经付出的惨痛代价。

2010年上半年,中国西电、中国一重、中国北车、森源电气、华泰证券等这些曾令险资全线出动、志在必得的新股,在解禁期间的破发让其尴尬不已。

以更早的中国中冶发行为例,当时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微博)、中国太保、泰康人寿(微博)以及中国人保等共25家公司70余个保险账户获配新股,总数合计4.134亿股。

而中冶在三个月限售期满日收盘价为5.22元,距离发行价下跌了3.7%,上述险企在解禁期内共亏损8268万元。

其中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机构配售对象总计浮亏高达2560万元;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机构配售对象总计浮亏达2144.8万元。

截至20日,该股收盘价为3.9元。

自2010年上半年险资打新折戟大盘股之后,国寿、平安、太保这些手握重金的保险机构在打新队伍中出现的次数明显减少。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险资曾经热衷配置大盘股,其实并不一定代表保险资金对它非常看好,更多只是保险资金配置的需求。

能以发行价拿到筹码,结合保险资金的特性,从中长期来看,收益相当可观。

“但中国西电、中国北车等大盘股在解禁期内破发让我们记忆深刻,在此后的打新中,我们理性了很多,对大盘股志在必得的心态已经消解。

近来新股报价我们都很低,有长线投资价值的才会出手。


在国寿、新华等机构打新热情冷淡的同时,泰康、华泰等中小资产管理公司依然十分激进。

某中小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解释:“我们参与过中国西电、中国北车的网下申购,但是因为额度少,所以浮亏不多,抵消掉在其他新股上的收益,仍有浮盈。

而大险企则不同,他们热衷大盘蓝筹股,打新多是满额申购,几只大盘蓝筹股上的惨重浮亏,就已经完全‘吃空’了前面累计的浮盈。


但在破发潮的猛烈冲击和中小盘股估值调整下,中小险企的打新态度已开始变化。

1月以来,21家新上市公司中,除了被禁入的创业板公司外,险资共获配7只新股,其中4家公司破发,失败率高达57.1%。

上述中小保险公司人士称,“对于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可投资的渠道较为有限,加上股票投资经验相对不足,绝大多数资金都用来申购新股,极少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股票。

但眼下越来越贵的新股发行价着实让人有些吃不消。

”他表示,“中小盘股票只询价一次,一不小心就摇中了。

最后小股票吃一肚子,风险太大了。

现在除非对个股很看好,否则我们绝不轻易参与。


改道抄底蓝筹
“打新受伤重过炒股”,这波破发潮让原本被视为无技术含量的“打新”操作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既然一级市场赚不到钱,还是要回到二级市场。

”有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表示,“现在大盘股的估值还是有支撑的,可以把握机会抄底大盘蓝筹。

”他认为,市场之前几次强行热点切换均不成功,导致股市日渐走弱。

但银行股等大盘蓝筹一直是市场上的便宜筹码,尽管没有明确的利好支撑,但存在交易性机会。

他坦言,2011年在股市上赚钱难度很大。

通胀预期强烈、政策持续收紧、新股密集发行、中小盘股风险持续释放等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市场出现较大升幅的概率较小。

“但今年机会是肯定有的。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增长不必担心,信贷应该不会超紧,除非欧美开始紧缩,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当通胀和资金面压力减小,政策由压通胀向稳增长切换时,市场就有机会。

如果波段把握准确,就能换来大收益。


“2011年市场机会是跌出来的。

”有市场人士分析,“目前中小盘杀跌动能已衰减,下一步很可能是大盘股放量下跌带动指数继续下探,将去年10月份的跳空缺口补上。

如果市场如此演绎的话,那阶段性的机会就到来了。


在央行信贷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基于对市场缺钱的判断,保险机构阵营中的悲观声音也在增强。

之前曾乐观看待2011年行情的某中型险资机构人士开始变得不自信,“今年上半年行情估计和去年一样,没有爆发的系统性机会。

策略上,若遇到反弹就卖,超跌了就买。

估计挣不了太多。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