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领导要有树立大局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树立大局观
大局观是指处理问题、谋求发展要从大局着想,以大局为重,从长计议。
树立大局观是领导干部的党性要求,是一个领导是否具有智慧和谋略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政治上成熟的标志。
凡是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善于从大局考虑问题的谋略者。
邓小平同志强调:“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讲顾全大局,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的领导干部,无论是在地方工作还是在部门工作,都负有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政治责任”。
以上这些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党的领导干部树立大局观的重要性。
对于村级组织的领导来说,虽然身处社会的最基层,但同样必须具备大局意识,树立大局观,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大局观是做好基层领导的基本要求
大局观首先是党性的要求,服务大局也是党的纪律要求。
我们每一位基层干部都必须站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角度去思考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去思考问题。
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眼前和将来的利益关系,以超前的意识,权衡利弊得失,把握现在、着眼未来。
基层领导树立大局观有利于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跳出狭隘的地方主义意识局限,坚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策贯彻不走样,政策落地不变样。
2、大局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否具有大局观不仅仅是一个领导的政治素质,也能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管理才能。
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
大局观就是要从大处考虑小处,从远处分析近处,所以大局观也是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一种战略思维。
大局观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以全局、大局、长远的视野看待当前的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机遇,为实现远大的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避免因小失大、鼠目寸光所造成的短视行为。
树立大局观,能使我们在统览全局的意识下,抓大放小,胸有成竹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和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化解各种矛盾,以不懈的努力追求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好履行领导的使命和责任。
3、大局观是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基本立场
基层干部在基层一线工作,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上级要求和村民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绿叶菜是市民最喜欢、市场不可缺少的蔬菜,但是夏天种植绿叶菜,病虫害很多,成本高,风险大,农民一般不愿意种植。
但是为了保障市民的生活需要,全市对种植绿叶菜的面积是有一定的计划要求的,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村级组织的领导,必须坚持从全局出发,服务大局的需要,保障绿叶菜的生产数量,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为农民利益着想,不让农民吃亏。
又比如,浦东新区有好几个垃圾填埋场,周围好几公里有发臭难闻的气味,到了夏天,附近的苍蝇铺天盖地,老百姓意见很大,甚至集访,要求搬迁垃圾场,个别群众还可能堵住交通不让垃圾车进场。
面对这种情况,实际上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有着共同的愿望,但是在一时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村干部也只能从大局着想,做好老百姓的思想工
作,采取多种措施减少臭味散发,减少苍蝇蚊子孳生。
同时,通过正常渠道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和要求,争取早日从根本改变现状。
再比如,有些地区,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农田保护区”或者“生态保护区”等,发展工业经济受到严格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村的领导,必须按照规划的要求,从大局出发,保护好生态和农业自然资源,而发展经济只有创新思路,另外开辟渠道。
按照大局观的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在发展经济、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