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智能交通灯开题报告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处理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系统运动状态相同

整体法

问题不涉及物体间的内力

使用原则

系统各物体运动状态不同

隔离法

问题涉及物体间的内力
• 1、连接体整体运动状态相同:(这类问题 可以采用整体法求解)
• 【例题1】 如上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 m2的两个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 用细绳相连,在F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 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 【练3】A、B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
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 3kgmB 6kg
今用水平力 FA 6N推A,用水平力 B,A、B间的作用力有多大?
FB
3N拉
FA A
B
FB
• 2、连接体整体内部各部分有不同的加速度:(不 能用整体法来定量分析)
• 【例题4】如图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 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有一个环,箱 和杆的总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已知环沿着 杆向下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大小为a时(a<g), 则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
2015年3月30日-2015年5月15日 撰写论文
2015年5月16日-2015年5月30日 审核论文并准 备答辩
五、研究方案(或实验方案)的可 行性 分析和已具备的研究条件(或实验条件)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此研究方案还是可 行的。
首先,AT89C51芯片容易得到,实验室也有 相应的工具,单片机模块很好设计。
F
m1
m2
【例题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 两个物块,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拉力的作 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 的拉力为多大?

F
m2
m1
• 结论:由以上两个例题可得:对于在已知 外力求内力的连接体问题中,系统中各物 体的内力是按照质量关系分配牵引力的。 只与连接体系统的质量和牵引力有关,与 系统的加速度a、摩擦因数μ、斜面倾角θ无 关。
智能交通研究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车辆日益增多而导致的 交通堵塞问题,用于解决道路建设的暂时不足和交通工具的快速增 长之间的矛盾,可以使更多的车辆快速安全的通过有限的道路,避 免因无序和抢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必要堵塞甚至瘫痪。交通道 路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象征着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管理好交通 就能让一个城市具有新的活力。
智能交通灯开题报告
目录
一、交通信号优化控制设计的 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研究背 景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及进度安 排
五、研究方案(或实验方案) 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 研究条件(或实验条件)
六、参考文献
一、交通信号优化控制设计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1、来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的壮大,
[1] 吴黎明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 李伯成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3] 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 张飞舟、范耀祖 交通控制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个人专用汽车也渐渐增多,道路的负担也不断的增大,汽车拥堵情 况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十字路口的通行,是相当浪费时间的,交通 管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利用计算机将交通灯智能 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研究意义: 让计算机控制的交通灯有类似于人的感知,这具有很强的现实
意义及实用价值,能提高交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使交通更加的快 捷、方便。
然后,车检测电路模块,通过摄像头读取得 到车流量信息,此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设 计此模块没太大难度,但原件造价高,不宜购买。
其次,时间显示电路相对容易,程序简单, 电路的焊接也比较方便;关于信号灯电路模块和 紧急转换开关也是比较容易简单的。另外,学校 实验室设备齐全,所以此方案可行。
六、参考文献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车检测电路





AT89C51



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号灯电路
车检测电路将得到的车流量信息传给单片机系 统,单片机系统根据车流量的多少而选定红绿灯 转换的时间程序,再将信息传给时间显示电路和 信号灯电路,从而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当 遇到紧急情况时,手动按下紧急转换开关可让特 殊车辆优先通过。
m1
θ
F
m2
• 【例题3】 如图所示,A、B质量分别为m1, m2,它们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均一起加速 运动,甲中水平面光滑,两物体间动摩擦 因数为μ,求A、B间的摩擦力和弹力。
变式: 如图所示,A、B质量分别为m1=2Kg, m2=3Kg,它们在水平力F=14N的作用下均 一起加速运动,甲中水平面光滑,两物体 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A、B间的摩擦力。
2015年3月8日前收集资料2015年3月16日2015年3月20日撰写开题报告2015年3月21日2015年3月29日审核开题报告并准备答辩2015年3月30日2015年5月15日撰写论文2015年5月16日2015年5月30日审核论文并准备答辩1010五研究方案或实验方案的可五研究方案或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研究条件或实验条件分析和已具备的研究条件或实验条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此研究方案还是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此研究方案还是可首先首先at89c51at89c51芯片容易得到实验室也有芯片容易得到实验室也有相应的工具单片机模块很好设计
社.2005 [6] 尹宏宾、徐建闽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
社.2004 [7] 刘智勇 智能交通控制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8 [8] 史忠科、黄辉生 交通控制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7
• 牛顿第二定律——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 一、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 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在一起的系统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及进度安排
• 研究方法: 查阅法:通过书籍和网络知识进行概述。 对比法: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技术与其 他技术进行比较。 归纳总结法,分析法,文献法。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及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 :
2015年3月8日前
收集资料
2015年3月16日-2015年3月20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3月21日-2015年3月29日 审核开题报告 并准备答辩
A F
B
• A. Mg + mg B. Mg—ma • C. Mg + ma D. Mg + mg – ma
• 【例题5】如图,设A重10N,B重20N,A、B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0.1,B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
• 问:(1)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 发生相对滑动?
• (2)若A、B间μ1=0.4,B与地间μ2=0.l,则F多 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T m1 F m1 m2
• 【练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 两个物块放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中 间用细绳相连,在F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右 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F
m1
m2
【练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 个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中间用 细绳相连,在F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 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