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判断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关、单位可以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不得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公开。
A:对
B:不对
2、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A:对
B:不对
3、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二十年。
A:对
B:不对
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己满的,需相关机关、单位应审核后才可解密。
A:对
B:不对
5、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实行二人护送制。
A:对
B:不对
6、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接入公共信息系统.
A:对
B:不对
7、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可以将涉密载体随身携带.
A:对
B:不对
8、储存过国家秘密的信息介质可以降低密级使用。
A:对
B:不对
9、涉密人员的分类管理、任(聘)用审查、脱密期管理等的具体办法,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家军队部门制定。
A:对
B:不对
10、涉密地理信息从业人员离岗离职时,要与原机关、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做出继续遵守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
A:正确
B:错误
11、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垂直管理的单位,保密工作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单位,保密工作以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A:正确
B:错误
12、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A:正确
B:错误
13、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
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A:正确
B:错误
14、淘汰、报废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应进行清点、登记,经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后,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涉密载体销毁机构销毁。
A:正确
B:错误
15、由我国从事测绘活动的测绘资质单位、军事测绘单位产生的,体现和表明我国政府立场和主张的境外热点、敏感或争议地区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以及部分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如珠穆朗玛峰高度、争议区国界线长度等).这些成果和数据与同家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利益关联程度摘,在特殊时间窗口,一旦泄露容易导致外交纠纷,严重影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A:正确
B:错误
16、军事禁区(不含作战指挥工程和重要军哥‘设施区域)内非国家等级控制点成果(非永久性的等外控制点,如图根点)以及军事管理区内国家一、二等控制点成果,一旦泄露会对国家重要军事设施造成威胁或者损害。
A:正确
B:错误
17、与军事、国家安全相关的经济重要设施的点位,若空间精度优于+15米,在当前条件下,一旦泄露后,会对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要害部门造成威胁或者损害。
A:正确
B:错误
18、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具有特殊性,原始数据产生之始,就有可能为秘密范围。
为避免申请定密授权带来的管理漏洞,规定中所列秘密事项知悉范围涉及的单位在成果产生后,应当按照对应标准对成果标明秘密等级,并按照相对应得保密要求进行管理。
A:正确
B:错误
19、国家机关不履行本法规定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正确
B:错误
20、履行数据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A:正确
B:错误
2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上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A:对
B:不对
22、保密事项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A:对
B:不对
23、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可单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从事测绘活动,但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和危害国家安全。
A:对
B:不对
24、机关、单位对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裁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不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a A:对
B:不对
25、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只需要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即可。
A:对
B:不对
26、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合资、合作,经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测绘活动的,测绘成果归外国组织者所有。
A:对
B:不对
27、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汇交的测绘成果副本或者目录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当将其移交给测绘成果保管单位。
A:对
B:不对
28、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应当在公告中注明审核部门。
A:对
B:不对
29.制作秘密载体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的材料,应当及时销毁。
A:对
B:不对
30.传递秘密载体,应当选择常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
A:对
B:不对
31.传递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派专人进行,也可以通过普通邮政或非邮政渠道传递。
A:对
B:不对
32、采用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等手段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可以不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A:对
B:不对
33.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秘密载体存放在抽屉里。
A:对
B:不对
34、用于记录秘密载体收发、使用、清退、销毁的登记簿,应当由有关部门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A:对
B:不对
35、涉密打印机与涉密计算机之间可以采用无线连接方式。
A:对
36、涉密人员在离岗脱密期内,不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就可以直接出境。
A:对
B:不对
37、某单位新购置了一批带有无线互联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准备作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使用.需要拆除具有无线互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并采取其它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技术防护措施。
A:对
B:不对
3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3年以上的法人,无违法犯罪记录;从事涉密业务的人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保密制度完善,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用于涉密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具有从事涉密业务的专业能力: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具备以上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以从事涉密业务。
A:对
B:不对
39、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编号、登记、签收手续。
A:对
B:不对
40、通过个人U盘将互联网上的歌曲拷贝到单位的涉密计算机中违反了保密规定。
A:对
B:不对
41、涉密计算机可以安装FTP暇务器端,面向系统用户提供涉密文档资料下载和上传。
A:对
B:不对
42、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应当经过保密审查。
A:对
B:不对
43、涉密人员可以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A:对
B:不对
44、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但可以为境外组织或人员提供劳务咨询或其他服务。
A:对
B:不对
45、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A:对
B:不对
46、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互相谈涉密事项违反保密规定。
A:对
B:不对
47、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不能使用无线扩音、通信设备。
A:对
48、涉密计算机不可以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
A:对
B:不对
49、非涉密网络可以储存、处理、传递涉密信息。
A:对
B:不对
50、参加涉密会议、活动的人员不可以自行委托其他人员代替参加会议。
A:对
B:不对
51、涉密人员分为绝密涉密人员、机密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
A:对
B:不对
52、可以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A:对
B:不对
53、某领导携带涉密U盘参加行业工作会,会议要求报书面材料,因时间紧急,该领导使用涉密U盘连接营业性场所计算机打印了机密级汇报资料,该领导的做法是违法的。
A:对
B:不对
54、可以在普通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
A:对
B:不对
55、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不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A:对
B:不对
56、未经批准,国家秘密可以被境外人员知悉。
A:对
B:不对
57、摘录、引用、汇编其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可以自行改变原件的保密期限。
A:对
B:不对
58、除保密事项范围有明确规定外,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可以确定为长期。
A:对
B:不对
59、经过批准可以将绝密级秘密载体携带出境。
A:对
B:不对
60、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积、长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不需要审核就可以对社会公众公布。
A:对
B:不对
61.省级机关授权的其他机关和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国家秘密。
A:对
62、机关单位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
对在保密期内的任何秘密,均不得更改其密级和解密。
A:对
B:不对
63、涉密人员未经过培训,可以从事涉密上岗工作。
A:对
B:不对
64、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对在工作中获取到的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应当保密。
A:对
B:不对
65、定密授权机关应对被授权机关、单位履行定密授权的情况进行监督。
A:对
B:不对
66、机关、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保密事项范围没有规定具体保密期限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保密法规定的保密期限内确定。
A:对
B:不对
67、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A:对
B:不对
68、按国家保密期限的规定,对标有一机密”但未表明保密期限的国家秘密资料,保密期限应当按二十年认定。
A:对
B:不对
69、对申请使用涉密成果的申请材料不得修改,发现有错误的,一律由申请人回单位重新填写正确后再次申请。
A:对
B:不对
70、为保证时效,在涉密成果提供使用审批过程中,遇到有人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有关程序实施审批的,可以由上一级领导直接作出有关决定。
A:对
B:不对
71、制作秘密载体过程中形成的部门需要归档的材料,不能任意销毁。
A:对
B:不对
72、任何情况下,不得携带绝密级秘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
A:对
B:不对
7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事项,不能定为工作秘密。
A:正确
B:错误
74、未经原定密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更改涉密地理信息的保密期限。
B:错误
75、涉密地理信息知悉范围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可以只限定到机关、单位,不用再限定到人。
A:正确
B:错误
7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A:正确
B:错误
77、涉密地理信息从业人员离岗离职时,要及时清退所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
A:正确
B:错误
78、经允许可以在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或涉密部门(单位)进行地理信息采集活动的,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应先行按涉密地理信息妥善保管。
A:正确
B:错误
79、涉密地理信息严格实行管用分开。
保存单位使用涉密地理信息,不需要按涉密地理信息提供使用管理办法办理审批手续。
A:正确
B:错误
80、申请使用的涉密测绘成果可以转交其他单位使用。
A:正确
B:错误
81、申请使用的涉密测绘成果仅限于被许可使用人本单位范围内,按批准的使用目的使用,可以扩大使用范围或复制、出售。
A:正确
B:错误
82、经审批获得的涉密测绘成果,只能用于被许可的使用目的、范围。
A:正确
B:错误
83、经审批获得的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完成后,应及时销毁并报提供测绘成果的单位备案;也可请提供测绘成果的单位核对、回收,由其统一销毁口
A:正确
B:错误
84、经审批获得的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完成后,如需用于其他目的,应另行办理审批手续。
A:正确
B:错误
85、复制机密级、秘密级测绘成果,在经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后,要履行登记手续,复制件应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复制戳记,并视同原件管理。
A:正确
B:错误
86、不得擅自在涉密计算机上安装软件或复制他人文件资料,确因工作需要,须经批准,并进行必要的病毒查杀。
B:错误
87、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必须与中方有关部门或单位依法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进行。
A:正确
B:错误
88、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取得的测绘成果,属于合作的中方部门或单位所有,外国昀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私自占有。
A:正确
B:错误
89、保密法规定的定密责任人制度,基本内容是机关、单位负责人为定密责任人;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解除工作。
A:正确
B:错误
90、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A:正确
B:错误
91.分发涉密载体的各种登记清单,孺保存1年至3年,以备查询。
A:正确
B:错误
92、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也可以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以外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的口
A:正确
B:错误
93、严禁使用除一次性光盘以外的移动存储介质从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直接拷贝文件、资料到涉密计算机上。
A:正确
B:错误
94、涉密计算机中的涉密信息被删除或格式化后,不可复原,可以连接互联网。
A:正确
B:错误
95、国家秘密、业务秘密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处理、存储、传递,但可以在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存储、传递。
A:正确
B:错误
96、常见的电磁泄漏发射方式主要有传导发射、耦合发射等。
A:正确
B:错误
97、只要使用加密传真机,就可以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A:正确
B:错误
98、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属于保密要害
部门。
A:正确
B:错误
99、重大涉密会议、活动应当请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密技术服务保障。
A:正确
B:错误
10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按照军事设施的性质、作用、安全保密的需要和使用效能的要求,划定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A:正确
B:错误
101、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建立的国家大地坐标系,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参数,以及在非涉军区域内其中任意一种坐标系与相对对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之间相互转换精度±15厘米的转换参数,一旦泄露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或者损害的风险。
A:正确
B:错误
102、高精度重力成果是近距离精确打击等制导武器的重要数据支撑,一旦泄露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或者损害。
A:正确
B:错误
103、正射影像不仅具有地图几何槠度和影像特征,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判读性和量测性,当军弗禁区的正射影像平面精度优于(含)10米时,一旦泄露会对国家安全、重要军事设施造成严重威胁或者损害。
A:正确
B:错误
104、由我国从事测绘活动的测绘资质单位、军事测绘单位产生的,体现和表明我国政府立场和主张的境外热点、敏感或争议地区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以及部分重婴地理信息数据(如珠穆朗玛峰高度、争议区国界线长度等),这些成果和数据与同家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利益关联程度搞,在特殊时间窗口,一旦泄露容易导致外交纠纷,严重影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A:正确
B:错误
105、未采用国家认定的地理信息保密处理技术擅自利用技术手段对地理信息的平面精度、高程精度等进行变换处理的,不改变地理信息的原有密级,不作为地理信息定密、密级变更和解密的侬据。
A:正确
B:错误
106、军事禁区(不含作战指挥工程和熏要军事设施区域)内非国家等级控制点成果(非永久性的等外控制点,如图根点)以及军事管理区控制点成果,一旦泄露会对国家重要军事设施造成威胁或者损害。
A:正确
B:错误
1 07、军事禁区以外1:1万、1:5千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重在工程应用,兼顾模拟成果
大量存在的实际现状,维持原密级不变。
由于大于1:5干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加注重工程应用价值,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本规定将该指标调整为20平方千米(约l幅l:l万标准分幅地形图的覆盖范围)。
A:正确
B:错误
108、水系、交通、居民地及设施、管线等分要素测绘地理信息专题成果叠加测量控制点、地貌要素时,或平面精度优于1 0米且连续覆盖范围超过25平方千米时,应从严管理。
A:正确
B:错误
109、军事禁区以及国家安全要害部门的航摄影像,反映了区域内各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信息和几何形状,当地面分辨率优于0.5米时,一旦泄露会对国家重要军事设施、国家安全警卫目标造成威胁或者损害。
A:正确
B:错误
110、军事禁区以外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成果平面精度优于(含)15米或高程精度优于(含)15米、且覆盖范围超过25平方千米时,一旦信息泄露会对国家安全、重要军事设施造成威胁或者损害。
A:正确
B:错误
111、军事禁区以外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成果平面精度优于(含)10米或高程精度优于(含)20米、且覆盖范围超过25平方千米时,一旦信息泄鼹会对国家安全、重婴军事设施造成威胁或者损害。
A:正确
B:错误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织和公民都有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危害军事设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破坏、危害军搴设施的行为,都有权检举、控告。
A:正确
B:错误
113、陆地和水域的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有关军级以上军事机关共同划定,或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军级以上军事机关共同划定。
空中军事禁区和特别煎要的陆地、水域军事禁区的范围,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划定。
A:正确
B:错误
114、不需要经有关军事机关批准,允许对军事禁区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定位、描绘和记述。
A:正确
B:错误
115、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
116、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批准,境内的组织、个人不得向外国司法或者执法机构提供存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数据。
B:错误
117、国家机关委托他人建设、维护电子政务系统,存储、加工政务数据,应当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并应当监督受托方履行相应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A:正确
B:错误
118、机关、单位确因工作需要,可以遵照符合图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自行销毁少量国家秘密载体。
A:对
B:不对
1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公众版测绘成果的加工和编制工作,通过提供原版测绘成果、保密技术处理等方式,促进测绘成果的社会化应用。
A:对
B:不对
120、图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对
B:不对
121、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和机密级国家秘密。
A:对
B:不对
122、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A:对
B:不对
123、复制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其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保密期限。
A:对
B:不对
124、自然资源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测绘部门对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审核意见、公布部门等进行会商,对于未通过审核的,无需将审核结果告知建议人。
A:对
B:不对
125、涉密机关、单位应当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本机关、单位秘密载体的日常管理工作。
A:对
B:不对
126、制作秘密载体的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
使用电子设备的应当采驭防电磁泄漏的保密措施。
A:对
B:不对
127、阅读和使用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确需在办公场所以外阅读和使用秘密载体的,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A:对
128、可以将秘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A:对
B:不对
129、被撤销或合并的涉密机关、单位,应当将秘密载体移交给承担其原职能的机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并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A:对
B:不对
1 30、涉密人员与境外人员通婚或者接受境外机构、组织资助的可以不向单位报告。
A:对
B:不对
131、涉密人员本人或者直系亲属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以及取得外国国籍的可以不向单位报告。
A:对
B:不对
132、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使用私人计算机处理涉密文件,但要与国际互联网断开连接,待处理完涉密信息后可与互联网连接。
A:对
B:不对
1 33、涉密信息设备的维修,可以在外单位进行。
A:对
B:不对
1 34、参加涉密会议时不可以携带手机和其它无线设备进入会议、活动场所。
A:对
B:不对
135、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
A:对
B:不对
136、制作秘密载体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的资料,应当及时销毁。
A:对
B:不对
137、未经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批准后,使用单位可以对秘密文件复制和摘抄。
A:对
B:不对
138,专门负责定密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定密培训,熟悉定密职责和保密事项范围,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A:对
B:不对
139、国家秘密标志,不得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
A:对
B:不对
140、机关、单位收到撤销定密授权决定后,应当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A:对
B:不对
141、两个机关、单位共同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由主办方和参与方双方定密人员共同参与确定。
A:对
B:不对
142、机关、单位对已解密的不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公开的,应当经原定密机关、单位同意。
A:对
B:不对
143、对申请使用涉密成果的申请作出不准使用审批决定的,应当在审批决定书中说明理由。
A:对
B:不对
144、任何条件下,阅读和使用绝密级秘密载体不得在办公场所进行。
A:对
B:不对
145、制发机关、单位允许复制其机密、秘密级的秘密载体,复制机关、单位在复制前应当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
A:对
B:不对
146、不再使用的涉密硬盘,经有关部门进行解密、脱密处理后,可以作为普通硬盘使用。
A:对
B:不对
147、测绘资质单位开展测绘活动所形成的测绘成果,必须对照<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事项。
A:正确
B:错误
148、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其有关工作人员不在知悉范围内,但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不需要经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A:正确
B:错误
149、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和变更,但解除国家秘密必须要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A:正确
B:错误
150、涉密人员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5日起计算。
A:正确
B:错误
151、处理秘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设置的口令长度应大于6位,更换周期为3个月。
A:正确
B:错误
152、为安全起见,出差时可以将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放在行李箱中托运。
A:正确
B:错误
153、在涉密办公室中,非涉密计算机不得连接互联网,但可以安装视频设备。
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