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浙江试点“小学早上推延上学”健康比分数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试点“小学早上推延上学”:健康比分数重要!
【素材回放】
2021年2月23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在小
学实施早上推延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将在全省小学推延上学时间,要求2021年每一
个设区市应有至少1个县(市、区)先行试点。
各地学校
可灵活调整上学时间,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早上最迟
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冬季应适当延迟。
上课时间也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上午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
【素材解读】
浙江省各小学应推延学生到校时间,这种做法极大的减轻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
作为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更多的应该是让他们享受校园生活,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爱念书”的习惯,这才能增进孩子们此后漫长学习道路上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用上课时间长短来衡量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多少。
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也有很多人持反对观点。
一日之计在于晨,推延上学时间很容易让孩子们形成懒懒散散的状态,晚上不爱睡,早上不爱起,从小就不能去经受学习之苦。
早上八点多上课,下午四点不到就下课,这无疑又是给那些工作的父母们增加了许多负担,接孩子上学和自己上班的时间有很大的冲突。
这种方才出台的意见背后,可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去政府和有关部门不断的去完善和解决。
可是浙江省对教育方面的创新却值得全国各个省份去学习。
毕竟学生才是民族之未来,祖国之栋梁。
【适用话题】
改革和谐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少小不尽力,老大徒伤悲
上课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快没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少布置家庭作业才是根本
无论教育主管部门的初衷多美好,都可能遭遇现实为难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乃现代教育的本真
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喜与愁,家长需自己把握,不能再以让孩子抢起跑线之名,给孩子施压,这需家长的决择
推延上学是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重要改革举措
让孩子多睡一会儿,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而且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和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从教育减负的角度,这也是从精神上给孩子和家长减负,让他们加倍从容地面对学习生活【素材锐评】
不能让“推延上学”的改革善意被消解
这则推延上学的新闻发布后,网上激起千层浪。
本来是利于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暖心政策,却遭遇了网友的高频吐槽。
槽点无他,就在改革后的上学时间紧挨家长的上班时间。
若是按新时间送孩子上学,家长可能会迟到,若是按老时间送,推延上学的改革又成了废话。
表面看,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实际上却大可没必要。
首先,从起身点看,推延上学的初衷自然是好的,有利于低年级学生维持充沛睡眠。
其次,政策并非一刀切,至少浙江的做法为不能不早到的孩子预留了“前途”——经家长申请后可以提前到。
黑龙江的做法虽然不知其细节,但从常理推断,对类似情况应有所考虑。
固然,这就涉及一个问题:若是实施推迟上学新政后,依旧有很多学生早到,是不是意味着改革沦为一句废话呢?
评价一项改革的成效,要看老百姓高不高兴、答不承诺。
新政允许特殊情况的家长送孩子提前到,这意味着不会折损这些家长的利益。
对于没有时间冲突的家长而言,则可以说新政改到了他们的心坎上:孩子可以多睡一会,家长可以安心给孩子准备营养早饭,这是不折不扣的利好。
换句话说,这项改革没有让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学术上也给了这种改革一个特定的名字:帕累托改良。
由此可见,网友对改革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改革不能让任何一方利益受损,若是损害某一群体利益就会引发反弹。
但事实上改革除看局部,还要看整体。
实施一项改革后,即便A群体利益受损,B群体受益,但只要利益增量大于利益减量,这样的卡尔多改良也就有其价值,毕竟,改革到后面,随着利益调整难度的增大,卡尔多改良只会愈来愈多。
具体到推延上学的案例,若是受惠的家长更多,这一改革也就该推动。
固然,由于政策的灵活与弹性,推延上学可以最大程度消减给家长带来不便的可能。
这么一分析,推延上学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弹性上学”:以推迟上学为主,同时兼顾早到的需求。
而从家长减负的角度看,尤其对双职工家庭而言,这一改革若是能有弹性下学的政策叠加,无疑会释放更多的盈利。
何为弹性下学?可以参见南京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可
以按照家长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延迟下学时间,在延迟下学的时间内,学生可以在学校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做作业。
实事求是地看,单凭推延上学新政并非必然能达到“保障学生充沛睡眠时间”的目的,也就不可能完全解除家长的焦虑。
固然,这并非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体教育负担过重所致。
就像有分析指出的那样:毕竟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并无因此轻轻放下,而在重重学习压力之下,哪怕推迟上学,学校和家长也丝毫不敢大意。
这也给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等提了个醒,不然,学生(孩子)多了休息时间,但若是因为学业重,不能不在时间分派上拆东补西,那改革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而要完全解决这一改革中碰到的问题,也只能依托更深切、更系统的改革。
【相关链接】
1.推延上学,是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重要改革举措。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合作研究,调查中国8个城市55所小学20778名五六年级学生的睡眠情况,发现37.96%的学生天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64.44%的学生白天打瞌睡。
一份由北京晨报与腾讯教育联合发起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也显示,近七成小学生天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超过六成初中生天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经有效统计,3000余名不同窗龄学生中,中学生缺觉比例高达81.1%,其次是小学生。
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学习成绩,更是关系着身体健康:
影响孩子长个。
生长激素是影响人体身高的重要因素,晚上9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0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可以达到白天的5-7倍。
而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顶峰。
一旦晚睡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影响孩子记忆力。
若是孩子出现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学习能力下降,罪魁罪魁极可能是睡眠不足。
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
可能致使胃肠功能不正常,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致使过胖或过瘦。
长期如此,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使孩子体弱多病;也可能对心脑血管造成负面影响,增
加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
且到了青春期,睡眠不足还有可能致使性发育迟缓。
睡得少,心情也会受影响。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对孩子心理也会必然程度上造成伤害,对他们的情绪产生困扰,严重时乃至会影响性格、智力发育。
而推延上学,能确保小学生天天有10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丰裕的早饭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能更好落实幼小衔接,优化小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精力充沛,提高学习效率,也是主动回应家庭需求,回应社会关心,减缓小学“上学早、下学早、接送难”矛盾,增进家庭亲子交流,提升学生及家庭幸福指数,提高教育服务能力的民生之举。
2.推延上学可确保学生充沛的睡眠时间。
推延上学的立足点是增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脑科学研究表明,睡饱、吃好对这一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相当重要。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家校配合保证小学生天天10小时睡眠时间”。
2021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结果显示,睡眠在浙江省学生发展指数中较低,在被调查的四年级学生中,只有54.1%的学生天天睡眠时间9小时及以上。
儿童睡眠不足,直接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对心理上的发育也有影响。
推延上学时间,可让孩子们多睡一会,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使他们更有精神、情绪更好,为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踊跃保障。
3.推延上学可为学生提供丰裕的早饭时间。
早饭是人一天中十分重要的一餐,不吃早饭,或早饭质量不够,容易引发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降低上午的学习效率。
2021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数据表明,学生天天吃早饭与早饭不规律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差别显著,吃好早饭对学生学习的踊跃影响远超学生参加校外补课等方面的优势。
由于上学时间早,很多学生无法在家好好享用早饭,尤其是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早饭往往在摊点上乃至是在路上急忙解决的,早饭的量和营养摄入都不能保证。
推延上学时间,可让孩子们有比较丰裕的时间吃饱、吃好早饭,家长们也有机缘为孩子准备品种丰硕、营养全面的早饭,增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4.推延上学可使幼小衔接更为自然。
推延上学,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更具现实意义。
尤其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自由上学模式转入小学的制度化模式,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一段过渡适应期。
推延上学时间,一年级学生与幼儿园上学时间大体一致,可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幼小衔接环境。
5.推延上学可减缓小学“上学早、下学早、接送难”矛盾。
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一年都有建议、提案呼吁小学早上推延上学。
在省教育厅前期组织的调研进程中,多数小学家长对推延上学有强烈的期盼,本地教育行政部门、交警部门负责人,学生、教师、校长代表等各方对小学早上推延上学的做法表示赞同和欢迎。
从国内外的实证来看,推延上学是可行的;从浙江省一些地方试点情况来看,推延上学确实是一项顺应民意、顺乎人性的教育改革,社会反映十分踊跃。
6.有研究证明,推延上学可提升学生成绩25%。
此刻的中学生起得早,睡得晚,很多学生为完成当日作业,晚上乃至过了12点才能入寝,第二天一早又要艰难地爬起来,7:00之前就取得校,这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损害很大。
”全国政协委员董恒宇以为,中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应引发关注。
多项研究表明,上课时间推延,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青少年的身体性能天天正常运转要比成年人晚2小时,“让青少年早上7点起床,就比如让成年人早上5点起床”。
在科研实验中,天天开课时间推延到10点,学生考试成绩大幅提升。
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研究与教育改良中心主任凯拉·瓦尔斯特隆(Kyla Wahlstrom)曾经跟踪调查了在明尼苏达州、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8所公立中学里就读的9000多名学生。
结果发现,若是上课时间调整到早上8:35或更晚,一个学期以后,学生们的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学成绩普遍提高了1/4个品级。
来自巴西、意大利和以色列的研究也取得了相似的结论。
与把上课时间从早上7:15调到7:45的学校相较,上课时间从7:30改成8:00的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之所以取得这些益处,关键是青少年保证了至少8个小时的睡眠,若是能达到9小时就更好了。
在欧洲,很少有中学会在上午9点以前上课。
还有其它研究表明,推延上课时间可以提高出勤率,减少青少年抑郁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推延上学为何困难重重?
1.望子成龙难改变可能催生辅导班。
很多家长希望通过时间来弥补孩子学习上的不足。
若是上课时间推延了,孩子学习的时间客观上会变少,这样一来,很多家长会有所焦虑。
适度推延到校时间是好事,也不会影响到国家课程的实施,可是若是家长的观念不变,并非能让学生真正受益,假设催生早上的“安心班”等校外辅导机构的培训,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上课时间推延,接送问题更严峻。
推延学校早晨上课时间有很多益处,比如学生的睡眠时间能够延长,精力会加倍充沛。
老师们普遍反映,有些同窗乃至教师本人在上午第一节课时都有点不清醒。
其次,推延上课时间,孩子的下学时间也会适当延迟。
有着15年教师和基层工作经验的委员黄向阳在地方“两会”上提交了延长小学下学时间的提案,建议解决小学生下学早无人管理的现状。
“小学下学太早,不同年级的时间从下午2:30到4:30,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下学抵家长下班这段‘下学空当期’焦灼不已。
”
黄向阳表示,这种情况特别影响工作,很多双职工家庭孩子没人接,下午上班都没心思,同时也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其实此刻很多的托管班没有资质,无专业人员管理、环境条件不好,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也无益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
3.孩子上课时间延迟了父母作息难适应。
真正实施推延上课时间,还有很多现实问题要考虑。
浙江杭州勇进实验学校教诲处主任丁雅玲说,学校超过一半的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校时间比城里的孩子早一些。
“前几年,乃至有孩子6点多就到校了,因为父母是菜场卖菜的,得趁早。
这几年咱们通过开家长会、书面函、短信等方式,告知家长一个道理,要让孩子多睡一会。
即便这样,早上7点半到校的学生也很多,咱们老师到校时间也就7点半。
”
四川省教育厅曾发布规定鼓励中小学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解决学生早出晚归、睡眠不足的问题,可是具体也没有实施开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以为,朝九晚五不可行,若是孩子上学时间晚于父母的上班时间,家庭将很难操作,在城市尤其如此。
他建议实行“9+1+1”的模式,即在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的基础上,追加1个小时午睡,及下午1小时的课外活动。
那么,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浙江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不如看看此番“推延上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