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相互作用——力(F):
a、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单位:牛(N)
c、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d、力按性质分为重力G、弹力N、摩擦力f、分子力等
二、重力(G):
a定义: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的力。
G=mg。
b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三、弹力
定义::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弹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支持力及压力方向一定垂直接触面,拉力方向可以不垂直接触面。
绳子的拉力可以发生突变,而弹
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弹簧被剪断时除外)。
弹簧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 推论△F=k△x
1.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2. 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
直地悬挂在天花板下.两弹簧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
的另一物体。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两个弹簧长度为________.用一个质量
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地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
弹簧的原长之和,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的压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
四、摩擦力f:
a定义: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b 滑动摩擦力:f=μN (N 不是G ,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μ只与材料有关,μ与重力、压力无关。
c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d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 与摩擦
力f 的关系如图所示。
e 、利用动平衡测动摩擦因数的优点。
(1、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即可,不要求匀速运动;2、静止情形下读取弹簧秤示数,容易读取。
)
注:力按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按研究对象分:
外力、内力。
3、如图,A 、B 两物体叠放在粗糙水平面上,B 一端用细绳拴在墙上。
已知A 、B 的质量分
别为m 1,m 2,A 、B 间、A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
现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 使A 向右运动,则
A. B 受到A 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为μ1m 2g ,A 受到地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μ2(m 1+m 2)g 和B 向左的滑动摩擦力g m 21
B. 由于B 相对地面静止,所以B 受到A 向右的静摩擦力
C. 增大拉力F ,则绳子对B 的拉力也将增大
D. 增大拉力F ,则B 对A 的摩擦力也增大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分力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 的大小
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 1-F 2|≤F 合≤F 1+F 2
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BD_(填字母代号).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_BD __(填字母代号).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6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
◆ (1)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
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 )
A .图乙中的F 是力F 1和F 2合力的理论值,F ′是力F 1
和F 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 .图乙中的F ′是力F 1和F 2合力的理论值,F 是力F 1
和F 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
果没有影响
D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B____(填字母代号)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沿着任意两个方向将其分解,但在应用中一般将力按作用效果分解。
3、物体受三个力,可以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解决问题,物体受力数目超过三个,一般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如果物体有加速度,一般沿着加速度方向建立坐标系)
2、动态平衡问题
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倾斜放置一块木板,在木板上放一木块处于
静止状态,现使木板的倾角缓慢减小,则木块所受弹力N 和摩擦力F f
的变化情况是( A )
A .N 增大,F f 减小
B .N 减小,F f 增大
C .N 减小,F f 减小
D .N 增大,F f 增大
7.如图所示,某屋顶可视为半球形,一消防员执行任务时需在半球形屋顶上
向上缓慢爬行,则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 AD
A .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
B .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
图
6
C .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
D .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
题型1:物体受三个力,其中一个力F 1大小方向均不变,一个力F2方向不变,还有一个力F 3大小和方向均变,用三角形法则(力的封闭矢量三角形)求解较简单。
注:F 3与F 2垂直时,F 3取最小值。
8、如图9所示,用竖直档板将小球夹在档板和光滑斜面之间,若缓慢转动挡板,使其由竖直转至水平的过程中,分析球对挡板的压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如何变化.
9、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
现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 的变化情况是( D )
A .F N 保持不变,F T 不断增大
B .F N 不断增大,F T 不断减小
C .F N 保持不变,F T 先增大后减小
D .F N 不断增大,F T 先减小后增大
题型2: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另外两个力的方向都发生变化往往用相似三角形法。
力用题中几何三角形与力的矢量三角形相似求解相关问题。
10、如图所示,硬杆BC 一端固定在墙上的B 点,另一端装有滑轮C ,重物D 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 点。
若杆、滑轮及绳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将绳的固定端从A 点稍向下移,则在移动过程中( C )
A.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增大
B.绳的拉力减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
C.绳的拉力不变,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
D.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不变
11、如图所示,竖直杆CB 顶端有光滑轻质滑轮,轻质杆OA 自重不计,可绕O 点自由转动 OA =OB .当绳缓慢放下,使∠AOB 由00逐渐增大到1800的过程中(不包括00和180°.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 .绳上的拉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B .杆上的压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C .绳上的拉力越来越大,但不超过2G
D .杆上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G
题型3:“活接”(细绳在该点可以滑动,如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光滑铁钉、衣服架挂在光滑细绳上等情形)与“死结”。
12、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用轻绳悬挂在B 点,另一条轻绳一端系重物C ,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 点,若改变B 点位置使滑轮位置发生移动,但使A 段绳子始终保持水平,则可以判断悬点B 所受拉力F T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C )
A.若B向左移,F T将增大
B.若B向右移,F T将增大
C.无论B向左、向右移,F T都保持不变
D.无论B向左、向右移,F T都减小
13、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
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 )
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
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变,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整体法与隔离法
如图所示,有5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014个小球与2015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
A.
2986
5000
B.
2014
5000
C.
2014
2986
D.
2015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