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三甲跌倒知识培训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管理方面因素
医务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对预防患者跌倒意识差;预防措施不得力或不到位;对患者或陪护人员健 康教育指导不到位、教育方法不恰当,导致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差、落实防范措施不够。
4.患者因素
1)生理因素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1/3老人每年跌倒1次,其跌倒发生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原因也易引起跌倒;长时间未进食或因做检查禁食者易发生跌倒。
3.7.2.1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 (C) 报告制度、处置预案及工作流程。 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相关制度、处置预案及工作流程。
(B)符合“C”,并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处置流程知晓率大于或等于95%。
(A)符合“B”,并 根据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总结分析,完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2月 三甲跌倒知识培训 1
三甲评审标准及评审要求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3.7.1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等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7.1.1 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主动向高危患者告知跌 倒、坠床风险,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 发生。
(C) 1. 有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并体现多部门协作。 2. 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根据病情、用药变化再评估,并在病历中记录。 3. 主动告知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及防范措施并记录。 4. 医院环境有防止跌倒的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防滑。 5. 对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等患者,主动告知跌倒,坠床的风险, 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如警示标识、语言提醒、搀扶或请人帮助、床档等。
3)在医院门诊的入口,建立支助中心轮椅服务站,对于步态不稳、行动不便的患者,支助中心工作人员主动、 免费护送患者到诊室,防止发生跌倒意外。
4)加强导医巡视,对于不习惯乘手扶电梯的患者,可引导通过安全通道上楼或引导到直梯处乘坐直梯;对有跌 倒高危的患者及时识别并全面评估,及时提供帮助,保证患者安全。
2)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跌倒措施 ①跌倒高风险患者床头悬挂预防跌倒标识,警示工作人员、患者、家属、清洁阿姨及运送。
②病房有预防跌倒相关健康宣传资料;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评分的分值,并在跌倒评分表上 签名。
③入院介绍时,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穿着大小合适衣裤及防滑鞋,洗澡沐浴时,应着防滑拖鞋 进入浴室,切忌赤脚沐浴。
6.定期统计分析,向院办、医教处等部门汇报。定时对门诊就诊患者发生跌倒事件进行统 计分析,总结发生的类型、例数、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结果。针对统计分析结果,讨论如何加强薄弱环节的措 施,进一步提高医院门诊的安全管理。
三、病区发生跌倒/坠 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④跌倒高风险患者应有家属陪伴,并向家属详细讲解预防跌倒的相关注意事项,家属更换时 做好交接班,掌握预防跌倒相关知识。
⑤从卧位下床需要做到3个1分钟: 第一个1分钟:醒来后,勿立即起床,在床上躺1分钟; 第二个1分钟:起来后,在床沿两腿下垂坐1分钟; 第三个1分钟:下地后,靠床站1分钟再行走。
⑥患者卧床时应使用床栏,下床前应呼叫护士或家属协助,勿跨越床栏或从床尾下床。
因跌倒发生的医疗纠纷
• 2014年4月3日,据《温州商报》报道:浙江乐清虹桥的钱女士到某医院看病,不慎在医院门口摔伤。日前 ,钱女士以公共场所管理失当责任为由起诉该医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 慰金等各项经济损失合计5万元。
• 去年11月,中国江西网报道:张某进入南昌某医院急诊部大门时踩到一滩积水在门内摔倒。之后,司法鉴 定中心对张某伤情鉴定结论为伤残等级为十级,休息期限为12周,营养及护理期限均为4周(均自受伤之日 起计算)。张某将医院诉至法院。
(四)预防患者跌倒/坠床集束化管理
1.提高防范意识 1)跌倒/坠床发生高风险人群:年龄大于65岁;曾有跌倒病史;无家属陪伴;步态不稳;视力模糊;听力障碍 ;营养不良、虚弱、头晕、颈椎病、尿失禁等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睡眠障碍(失去定向感、烦躁不 安、意识模糊等);肢体功能障碍;使用特殊药物,如:①利尿药物②止痛药物③缓泻剂④镇静安眠药⑤心血 管用药等。
•3)发放宣传资料。在门诊每层楼的候诊厅放置预防跌倒的宣传手册,患者利用候诊的时间阅读。
4.开展预约挂号诊疗,营造有序就医环境 •开通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方式,请患者按预约时间前来就诊,减少等候时间,并能起到分流患者、避开高峰的 作用,缓解候诊区的拥挤,营造整洁、有序的就医环境,便于分诊台护士巡回观察,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机率。 5.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及维修 1)轮椅应定时检修,尤其是刹车性能,要悬挂“防跌倒”标识牌。 2)平车也要定时检修,看床栏是否完好无损,应悬挂“防坠床”标识牌。
6. 相关人员知晓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处置及报告程序。
(B)符合“C”,并 1.有坠床,跌倒的质量监控指标数据收集和分析 2.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大于或等于90%
(A)符合“B”,并 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100%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3.7.2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及工作流程。
1)设定专人巡查门诊部各楼层每天检查地面是否保持平整、干燥,候诊椅、轮椅、各楼层护栏的完好情况,电 梯运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保证患者安全,防止跌伤的发生。
2)标识清晰:对于较滑的地面设置防滑警示牌,卫生间有“小心跌倒”的提示;手扶电梯处设有“请照顾好老 人和小孩”、“请勿踩踏黄线”等提示语,提醒患者及家属防止滑倒及跌伤。
2.成人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评分;<25分为低危风险,25-45分为中危风险,>45分为高危风险,根据危 险等级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
3.对>45分的高危患者,在患者床头挂“预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牌,每日评估一次,并列入交班(白板/交班 本/管床护士工作任务单等)加强交班。
• 目前,我国城市各大医院,特别是一些综合性三甲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多,拥挤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患者 对医院就诊流程、环境不熟悉,患者的病情不确定性及就诊过程的劳累、焦虑等,导致患者在门诊就诊过 程中极易出现意外,由此造成的投诉和纠纷屡见不鲜。
主要内容
• 一、医院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场所、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 • 二、门、急诊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三、病区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四、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处理程序及上报流程 • 五、护理安全管理之 跌倒管理检查表 评分表
二、门、急诊发生跌倒的原因 及防范措施
(一)门、急诊发生跌倒的原因
•1.患者跌倒是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跌倒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危害,它不仅导致患者机体的损伤,同时还影 响患者对医疗安全的信任度及心理健康。如何防范医疗意外发生,及时处置是医院门诊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2.环境方面因素
门诊患者跌倒地点主要集中在电梯旁、厕所和大门入口处。如地面不平、湿滑、有障碍物、台阶过高、照 明不足,环境生疏等是导致跌倒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防滑措施不到位或地垫不平顺也易导致跌倒。
一、医院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场所、 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
走廊、 过道
洗手间、 浴室
医院内容易发生跌倒的场所
检查室
扶手电梯
照明不充分
导致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
通道有 障碍物
地面湿滑或不平整 座位、走廊无扶手
老年人 易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
孕妇
儿童
行动不便、 残疾患者
医院应参及跌倒防范工作的人群
总的来说应全院职工均参及,多部门协作,其中包括: 1、医生 2、护士 3、运送员 4、保洁员 5、保安 6、后勤人员 7、导诊
5)对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或残疾等患者应主动告知跌倒,坠床的风险,采取适当的措 施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如语言提醒、搀扶或请人帮助、床档等。
3.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个别宣教。对有高危跌倒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宣教,提醒患者注意防范;
•2)制作各种宣传栏。在门诊一楼大厅、各科候诊厅均建立预防跌倒的宣传栏,告知患者引起跌倒的原因、发生地 点、如何防范;
(一)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 1.年龄及性别:≥65岁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骨骼肌功能下降及关节功能减弱,易发生跌倒。 2.长期卧床:卧床超过两周,身体虚弱,起床后出现眩晕,易发生跌倒 3.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在突然改变体位时或服用降压药后,易发生跌倒 4.感官系统:视力减退、白内障等患者,易发生跌倒或坠床 5.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跌倒 6.药物因素:应用镇静催眠药、抗心律失常药、麻醉镇痛药、降压药、抗精神失常药、利尿剂等,易发生跌倒或 坠床
加强门诊部工作人员防止跌伤意识,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讨论、分析跌伤发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措 施。门诊护士、导医是预防患者跌倒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门诊护士、导医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培训提高 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掌握预防跌倒的基本技能。
(二)提供便利设施及服务,营造安全就医环境
2)疾病及药物因素影响脑血流、脑供氧使活动受影响的慢性病,如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意外恢 复期或后遗症、糖尿病、低血糖等;服用过降压药、降血糖药、镇静催眠药等药物,影响患者步态、血压、血糖 等,以上因素容易增加意外跌倒的发生率。
(二)门、急诊发生跌倒的防范措施
1.医务人员加强培训,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6.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评估结果,进行防跌倒/坠床健康宣教,并签字使患者及家属理解,不遵从预防跌倒计划 的潜在后果。
7.一旦发生坠床/跌倒,立即启动坠床/跌倒紧急处置预案。
8.发生跌倒/坠床事件,要积极上报不良事件。
(三)预防跌倒/坠床发生的措施 1.低危人群:
1)室内洗手间光线充足,地面平整干燥,病床刹车制动 2)指导患者使用床头铃及呼叫器 3)落实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相关宣教 2.中危人群: 1)室内、洗手间光线充足,地面平整干燥,通道无障碍物,病床刹车无制动 2)呼叫器、日常物品置于患者可及处
3)告知洗手间防滑注意事项。 4)落实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相关教育 5)指导患者正确起居原则:醒后躺1分钟,床坐1分钟后站立,站立1分钟后再行走 6)指导患者穿防滑鞋、长度适宜的裤子 7)患者活动、外出检查时,需有人陪同 8)告知患者现用药物的副作用
3.高危人群: 1)室内、洗手间光线充足,地面平整干燥,通道无障碍物,病床刹车制动 2)呼叫器、日常用品置于患者可及处 3)告知洗手间防滑注意事项 4)落实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相关宣教 5)指导患者正确起居原则:醒后躺1分钟,起床坐1分钟后站立,站立1分钟后再行走
7.缺乏照顾:有些患者无人照顾,自理能力差,又固执,不愿麻烦别人,未请人帮助就自行起床或上厕所,易发 生跌倒
8.环境因素:包括光线、地面湿滑、走廊和卫生间无牢固的扶手
9.其他:患者穿的鞋子不合适,鞋底不防滑,衣裤过长过大,行动不便的老人未使用助行器
(二)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所有住院患者入院时均使用《跌倒评估护理单》进行跌倒/坠床评估.
6)指导患者穿防滑鞋、长度适宜的裤子 7)告知患者现用药物的副作用 8)床头悬挂“预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在护士站白板/交班本进行提示 9)告知患者/家属跌倒的风险,在跌倒评估护理单上签字 10)将两侧床栏拉起,必要时限制活动,适当约束 11)留陪护1名,患者活动、外出或检查时应有人陪同 12)加强对患者的夜间巡视
4.对<25分的低危患者、25-45分中危患者应动态评估,患者病情稳定时,至少每周评估1次并记录,患者转科、 病情发生变化时,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时,或跌倒后应及时进行再评估,并再次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宣教并记录。
5.儿童使用“儿童跌倒/坠床评估单”(参照上级医院);评估分值≥3在患者床头挂“预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 牌,每日评估一次,并列入交班(白板/交班本/管床护士工作任务单等)加强交班;评分<3分,则1周评估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