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10、1 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下册10、1 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新版教科版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2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波的基本特征。
第二课时:了解电磁波、电磁波谱。
[设计意图]
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份组成,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
不易理解。
故开始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
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分二个部分: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
以开展学生活动为主。
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
“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
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实验观察。
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⑵阅读(或陈述)了解。
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⑶图像意义分析。
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
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
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和学具]
1.电动小汽车,线控电动小汽车,遥控电动小汽车各一辆。
2. 细麻绳一根,纵波演示仪一架。
长橡筋绳(或用松紧带代替)若干根。
3. 大玻璃水槽一只,细竹竿一根。
4. 收音机一架,电池一节,电线一小段。
5. 电吹风一只,电视机一台。
6. 真空罩,抽气机一只,双频手机两只。
7. 纸盒、塑料盒、铁盒(或其他金属盒)各一只。
[课前准备] 收集、查阅有关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介绍。
电磁污染等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评析]
本节内容抽象性强,在教学中,努力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理解所学知识,使学习不会觉得枯燥。
教学中运用了各种手段,注意教学手段的实施与教学目的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
使得各种教学手段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本节课对学生的观察,归纳,理解能力的要求都较高,老师要做必要的铺垫工作,才能使学生顺利向着学习的方向开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