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高频知识点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高频知识点过关操练(带分析)
1.把下边的诗句增补完好。

⑴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不敢髙声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吹草低见牛
羊。

⑹孤舟蓑笠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⑺渭城朝雨浥轻
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⑻世事洞明皆学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⑼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⑽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及汪伦送我情。

⑿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阴照水爱晴柔。

⒁春种一粒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⒂,忙趁东风放纸鸢。

⒃牧童骑黄牛,。

⒄知有少儿挑促织,。

⒅窗含西岭千秋雪,。

⒆在课内课外,你必定学了许多古诗词,请你用累积的古诗句来表达下边的各样感情。

①写春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夏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冬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属于汉乐府的是()
A.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 玉不琢,不可器。

人不学,不知义。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以下词人,属于豪迈派的是()
A. 辛弃疾
B. 柳永
C.秦观
D.晏殊
4.《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朝的()
A. 张养浩
B. 马致远
C. 元好问
5.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下句是()
A. 轻舟已过万重山
B. 孤帆一片日边来
C. 似曾相逢燕回来
6.下边哪一句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A. 春潮带雨晚来急
B. 春江水暖鸭先知
C. 春来江水绿如蓝
D. 春风不度玉门关
7.“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髙。

”这里的“三父子”指的()A. 苏洵、苏轼、苏辙 B. 曹操、曹丕、曹植 C.班彪、班固、挺超
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中,“红”是()A. 红色 B. 花 C. 树叶 D. 树枝
9.以下写月的诗词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
A.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0 .下边诗句属于劝人珍惜时间的一项为哪一项()
11 .下边对诗句描绘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夏)
B. 泊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
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
D. 天街毛毛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无。

(春)
12 .司马迁说的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中的 “于” 是“比” 的意思, 唐朝诗人杜牧《》中“ __________ ”(诗句)中“于”字,也是“比”的意思。

13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 作者于借对 __________ 的吟咏,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道德追求。

14 .“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西湖的
______________;最后两句则
把西湖比作“ ____________”。

这首诗诗题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朱熹在《》一诗中以“活水”为喻,告诉我们要想使知识越来越渊博,就需要不停 汲取新知识的名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有源泉活水来。

” 16 .“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的意思是 _____,“润物”的意思是 ______。

这两句诗写出了春雨 ______的特色。

17 .当人们提及一个人年龄轻轻就才干盖世、惹人注视的时候, 常常引用杨万里 《小池》
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开发大西北, 我们实现了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的绿色战略, 能够猜想, 不久的未来,先人吟唱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的优秀生态环境势必在大西北重现。

(用《敕勒川》中的诗句填写)
19.《望岳》中最能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登攀,俯视全部的壮心壮志随和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0 . 如 果 有 人 浪 费 粮 食 , 我 们 可 以 用 ____________ 代 诗 人 ____________ 的 诗 句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来开导他。

21.当我们在外处过节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 _______, _______”这两句古诗。

22 .当我们马上远行,念及母亲的深恩,又感觉难以报恩时,常会很自然地吟诵起
_________ 代诗人 _____________的《》。

23.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朝诗人
____________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4.此刻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分别挚友的祝福。

25.小明整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告他: 。

26.写出以下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及诗歌题目。

(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季节诗歌题目《》 (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季节诗歌题目《》 ( 3)天街毛毛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季节诗歌题目《》 ( 4)接天莲叶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季节诗歌题目《》
( 5)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季节诗歌题目《》 27.联合说明阅读下边的古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说明】①岱宗:泰山又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

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
⑴联合说明翻译这首诗。

⑵你能谈谈这首诗表达了诗入如何的思想感情吗?
参照答案
1.
⑴天涯共此时;⑵惊恐天上人;⑶不名一格降人材;⑷但闻人语响;⑸天苍苍;野茫茫;⑹
独钓寒江雪;⑺客舍青青柳色新;⑻人情练达即文章;⑼树头花落未成阴;⑽遥看瀑布挂前
川;⑾桃花潭水深千尺;⑿惟见长江天际流;⒀泉眼无声惜细流;⒁秋收万颗子;⒂少儿散
学回来早;⒃歌声振林樾;⒄夜深篱落一灯明;⒅门泊东吴万里船;⒆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②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
来。

④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古诗词的默写。

要正确解答本题,就要切记所学古诗,并讲其分类,而后依据自己的累积,达成填空。

名师分析:
⑴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想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诗句
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能够看到海上涨起那显然的圆月。

全诗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⑵出自唐朝
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边有一座很高的藏经
楼,于是他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耀,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
写景的短诗。

诗句的意思是: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惊恐动了天上的仙人。

全诗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斗。

不敢大声语,惊恐天上人。

⑶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是一首优秀的政治诗,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
气沉沉的社会气氛的不满,所以他热忱地呼喊社会改革,并且以为这类改革越大越好,大得要像震天动地的春雷同样。

诗句的意思是:我希望皇帝从头抖擞精神,不要限制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采纳治国的人材。

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籁俱寂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名一格降人材。

⑷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鹿柴》,这首诗描述的是鹿柴邻近的空山深林在夜晚时分的安静风
景。

诗的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爽自然,绝不造作。

诗句的意思是:安静的
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全诗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⑸出自南北朝时期《敕勒歌》,它歌唱了北国草原的丰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
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穷热爱之情。

诗句的意思是:蓝天下的草原啊,翻腾着绿色的波涛,
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全诗为: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
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⑹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
新失败后,虽处境孤单,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诗句的意思是: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
位渔翁,身披蓑衣,单独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全诗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是王维暮年之作,其创作年月在“安史之乱”此后。


时的社会,各样民族矛盾加剧,唐王朝不停遇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扰乱。

诗句的意思是:渭城清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四周青青的柳树分外清爽。

全诗为:渭城朝雨
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⑻是《红楼梦》第五回里的一副春联。

意思是理解世事,掌握其规律就是学识;适合地办理
事物,懂得道理,再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一篇好文章。

⑼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这是一首描绘暮春乡村风景的诗歌,描述了一
派春意盎然的情形和急走追蝶的少儿。

诗句的意思是: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道伸
向远方。

小道旁边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而新叶却刚才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全诗为:篱落
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少儿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⑽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风景,反
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穷热爱。

诗句的意思是: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看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全诗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
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诗句的意思是:即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
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全诗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

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句的意思是:一叶孤舟,远远地消逝在碧空终
点;只见浩浩大荡的长江,向天际奔腾。

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⒀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这首诗描绘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枝小小
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光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近和睦
的关系。

诗句的意思是:泉眼静静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日和
风的柔和。

全诗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⒁出自唐朝李绅所作的五言古诗《悯农》。

这是一首揭穿社会不平、怜悯农民疾苦的诗,侧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忍盘剥。

诗句的意思是:春季,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季便可
以收到好多粮食。

全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

⒂出自清朝
诗人高鼎的《村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季的情形和放学后孩子们放
风筝的情形。

诗句的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此后,一路上没什么耽误,回家挺早,赶快趁
着东风劲吹的机遇,把风筝放上蓝天。

全诗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少儿散学
回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⒃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所见》。

诗句的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
荡。

全诗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嘴立。

⒄出自宋朝诗人叶绍翁的
《夜书所见》,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之情。

诗句的意思是:我知道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深夜
的篱笆边有一盏光亮的灯。

全诗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少儿挑促织,夜
深篱落一灯明。

⒅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虽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小诗,此中却包含著丰富的思想
感情,表现出作者坚毅的意志。

诗句的意思是:窗口能够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靠
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全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万里船。

⒆背诵古诗词时除了要掌握诗词内容外,更要掌握诗词所描绘的光景特色,比如描绘的季节,描绘次序,依据平时累积作答。

易错提示:古诗词累积不够,依据诗词猜想简单犯错。

2. C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
的内容。

名师分析:
A. 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鹿柴》,意思是:空空的山野里看不见人,可是朦模糊胧能够听到
人说话的声音。

B. 出自《三字经》,意思是:玉石不经过思索,就不可以用来做器物。

人不
经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C. 出自两汉时期的《长歌行》,意思是: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珠被旭日晒干。

D.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意思是:又思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到了青云之上。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3. A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的
内容。

名师分析: A. 辛弃疾,两宋时期豪迈派代表人物。

B. 柳永是婉约派代表诗人。

C. 秦观是婉约派代表诗人。

D. 晏殊是婉约派代表词人。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4. B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的
内容。

名师分析: A. 张养浩,元朝散曲家。

代表作《山坡羊?潼关心古》;B.马致远,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有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

代表作《天净沙 ?秋思》;C. 元好问的代表作《小重山》。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5. B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
的内容。

名师分析:
A.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两岸
猿猴的叫声不停,回荡不停。

猿猴的叫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盈的小船已驶过连绢起伏的万重
山峦。

B.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

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两
岸的青山相对矗立雄伟陡峭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C. 出自宋朝词人晏殊的《浣溪沙》。

诗句:无能为力花落去,似曾相逢燕回来。

译文:花儿
总要凋谢是让人无能为力的事,那翩翩回来的燕子仿佛旧时的认识。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6. C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的
内容。

名师分析:
A. 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因夜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同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莽的荒原渡口,已没有人渡河,
只有小船单独横漂在河畔上。

B. 出自宋朝词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暮景》。

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译文:竹林外边两三枝桃花初绽放放,春季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初感觉到。

C. 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译文:太
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季到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绿。

D. 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何须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色迟迟呢,本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
啊!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7. A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的内容。

名师分析:
“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生擅长蜀地眉山的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在北宋
时期皆是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且皆名列“唐宋八大家” 。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此后代合称之为“三曹” 。

“三班”指班彪、班固、挺超,是历史学和文学方面的名家。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8. B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的内容。

名师分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落花纷繁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
泥培养出更多的新花。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居多。

所以落花又称为落红。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9. C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的内容。

名师分析:
A.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泊秦淮》是唐朝有名诗人杜牧游秦淮时所作,诗人听见
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男女之间相互唱和,歌声悲伤,是亡国之音。

译文:迷茫的烟雾笼盖
着寒江,银色的月光笼盖着小舟和白沙。

B.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在听到王昌龄不幸的遭受此后,
写下了这一首充满怜悯和关切的诗篇。

译文:我把我忧虑的心思寄望给明月,希望能跟着风向来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C. 出自宋朝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丙辰年的中秋节,苏轼快乐地饮酒直到次日清晨,
喝到烂醉,写了这首词,同时弟弟子由。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D. 出自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译文: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的时候。

月光洁白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10. A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的内容。

名师分析:
A. 出自唐朝诗人李涉的《岳阳别张祜》。

译文: ( 年青人 ) 要努力向着理想前程奋勇行进,不要像老来一事无成的人那样只知道空惋惜,因为到那时惋惜也是没实用的。

B. 出自宋朝诗人牧童的《答钟弱翁》。

译文:放牛一天,回来后饱餐一顿,累了,在明月朗
照下不脱蓑衣便酣然睡去。

无牵无挂,天真无邪。

C. 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

译文:这半亩方塘为何这么清亮呢?因为有这源泉活水不停
地增补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亮。

D. 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译文:四月正是平川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峰
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才盛放,浓妆欲滴,娇媚感人。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11. B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诗词的累积,在背诵诗词时,应当认识诗词的作者以及诗词所描绘
的内容。

名师分析:
A. 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的是夏季的风景。

译文:究竟是西
湖六月的风景最美,风光与其余季节不同样。

B.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描绘的是暮秋的风景。

译文: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
暮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C. 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描绘的是秋季的风景。

译文:让人垂怜的九月初三的
夜晚,露珠像珍珠同样闪亮,月亮弯得像弓同样。

D. 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初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绘的是春季的风景。

译文:春季到了天气
转暖,这时候天空下起了蒙蒙小雨,因为雨很细很密,所以落到地上,就感觉软绵绵的,大地是慢慢被滋润的,春季的小草刚发一点小芽,是淡绿色的,并且也很疏,远看一片草能够看到成片的绿色,但假如近看,就不显然了。

易错提示:背诵古诗词时,不注意文学知识以及诗词内容的累积,答题时简单出现错误。

12.山行;霜叶红于二月花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诗句中字词的理解。

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诗句的累积与运用,掌握句子的含义,个别字词的含义以及文学知识。

名师分析: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原文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泊车坐爱枫
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山石小道远上山颠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朦模糊胧有
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暮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赛过娇艳二月的花。

“于” 是“比”的意思。

易错提示:对古诗词、文学知识等累积不够,简单出现错误。

题目要求是在杜牧写的诗中找
寻答案,注意题干要求,此处简单犯错。

13.赴汤蹈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
【分析】
思路分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本题考察的是古诗的默写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名师分析:明朝谦的《石灰吟》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

赴汤蹈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燃烧当作平平经常的事,即便赴汤蹈火也绝不害怕,宁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表达自己为国效忠,不怕牺牲的意向和固守高洁情操的信心。

易错提示:托物言志诗,不认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时简单犯错。

14.晴姿雨态;西子;在湖上饮酒时先晴后雨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答题时要先审明题意,而后掌握句子的含义,
个别字词的含义以及文学知识。

名师分析:“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译文:西湖
水光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波光粼粼,看起来漂亮极了。

山色在云雾的笼盖下。

半明半暗,
朦模糊胧,雨中的西湖也显得特别巧妙。

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

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
的装修,水光是她浓妆的粉脂,不论如何装束都那么漂亮。

描绘的是西湖的晴姿雨态,“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将西湖比作西子。

易错提示:原文不会背诵,或对诗句内容不认识,比较简单犯错。

15.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这样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名句的理解和默写,答题时必定要按题目要求默写有关内容,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名师分析:《观书有感》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彷徨。

问渠那得清这样?为有
源泉活水来。

译文:半亩方塘像镜子同样清亮明亮,天光云影全被它反应出来。

要问池塘里
的水为何这样清亮?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泉,络绎不停地为它输送活水。

诗中以“活水”为喻,告诉我们要想使知识越来越渊博,就需要不停汲取新知识。

易错提示:“活水”是本题答题的重点,锁定答题范围,“问渠那得清这样”中的“那”字是通
假字,同“哪” ,此处较简单犯错。

16.静静地;不知不觉地滋润万物;渺小,又经常悄无声气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个别字词的理解。

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诗句的累积与运用,
掌握句子的含义,个别字词的含义以及文学知识。

名师分析:“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原文:好雨知节气,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

译文: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生生长时,它陪伴着春风,在夜晚静静地实时
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

田野的小道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分外
光亮。

待到天明,看那小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娇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
城。

(潜:暗暗自,静静地。

润物:使植物遇到雨水的滋润。

)这首诗写出了春雨渺小,又经常
悄无声气的特色。

易错提示:“潜”是静静地意思,不是潜水,潜入,此处较简单犯错。

1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诗词名句的理解和默写。

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诗句的累积与运
用,掌握句子的含义,个别字词的含义以及文学知识。

名师分析:《小池》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很珍爱地让泉水静静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
喜爱这晴日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这首诗描绘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枝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组成一幅
生动的小池风光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近和睦的关系。

易错提示:“露”易被写成
“漏” ,此处简单犯错。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默写。

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诗句的累积与运用,掌
握句子的含义,个别字词的含义以及文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