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失”与“长善”的双剑合璧----论“爱的教育”实施的两个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失”与“长善”的双剑合璧 ---- 论“爱的教育”实施的两个前提
摘要: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教”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生命的关爱。
我认为,宽容和尊重是爱的前提,宽容学生的缺点,是为“救失”;尊重
学生的人格,是为“长善”。
“救失”与“长善”的双剑合璧,教育效果上等优。
关键词:宽容尊重关爱鼓励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宽容和尊重是爱的前提,宽容学生的缺点,是为“救失”;尊重学生的人格,是为“长善”。
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可我多么希望您能在看到我时脸上带着微笑,哪怕就一次,因为开学至今,您从来没有对我笑过。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敏感的,他们对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教师细微的偏见、不公平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掀起阵阵涟漪。
基于此,我认为,“爱的教育”实施的两个前提,就是宽容和尊重学生,换句话说,就是“救失”与“长善”的双剑合璧。
一、宽容学生的过错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中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翻墙出去玩了。
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
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落地时,发现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并没有严厉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了,快去多穿件衣服。
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此后,再也没人出去闲逛了。
严格要求学生是一种爱,但要严而有度,在对他们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对
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
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是教师
充满爱的体现。
宽容,是一种教育的智慧,不是让步,而是涵养。
真正意义上的
教师,并不希望学生一夜之间成才,因为他深切的知道“罗马不是在一夜之间建
成的”。
就如生活中,人们深刻地感受到“吃饲料催熟的鸡永远不如自然状态下
生长的鸡”那样肉鲜味美。
这样的宽容,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静观万物,感受与
世界一样博大的诗意。
只有这样,爱的齿轮才能不被错误磨损。
请每个老师记住这样的一句话:“如果学生错了,你发脾气了,那么你就输了”。
因为你在不自觉地教会你的学生,用负面的情绪去处理问题。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
自己的尊严感。
”也就是说,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他们,即
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人来加以
尊重、理解和关爱的。
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自己的存在对别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进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积极向上、不断
追求的真诚愿望。
这是推动他们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巨大力量。
相反,如果教
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懂得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和
意向,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绝路。
“尊重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
对学生爱的能力的体现。
当一个教师真正地在爱一个学生的时候,也是他对学生
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最大相信的时候。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紧
密相连的。
”
从心理上来说,后进生更需要关心和尊重。
只有在人格上受到尊重、爱护,
他们心理上的缺陷才得以弥补,才能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愉快地
学习。
我们决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淡化分数,使后进生从
分数中解放出来。
对后进生,批评和惩罚只能约束他们,但可能失去“面子”,
其人格尊严受到一定的损害。
他们往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和赏识,而不是批评和
惩罚。
有一次,我在新年前夕找一个后进生谈话,希望他能借辞旧迎新向“旧我”告辞,用“新我”迎接新年。
过了几天,这个学生递给我一封信,信上写满他过
去干过的坏事。
我看后,又原样还给了他。
他吃惊地问:“老师,您不要?”我说:“留下它干什么,建议你也不留。
那是你的过去,我相信一个新的你将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
”学生听了非常高兴。
显然,我的信任使他重捡自信,使他有了改过自新的决心。
从此,我课上课后都更加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适时地肯定和鼓励,后来,该学生果然各方面都明显进步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余的表现,无论是纪律还是学习的状态。
同学们都跟我说“某某同学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坏事不掺和,好事跑前头”。
连他的妈妈也亲口跟我说:“我的孩子自从上了四年级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不再操心了!”是的,教育路上点子多,尊重和关心是上上策。
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感到是和教师平等交流,才会觉得教师值得信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1.
关爱、鼓励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去扩大孩子的优点,包容孩子的缺点,常常把关爱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孩子,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一个孩子,用和谐可亲的态度、亲切感人的语言亲近学生、关爱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感染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融化他们的心,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关注他们,真诚地对待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长期坚持这样做,就会使他们感受到你的真心实意,学生自然就愿意接近你,把你当作朋友,从内心真正地接受你,把你看做是知心人,自然而然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教学的效果便是最佳的。
四、信任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在我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可爱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特别是对于那些相对落后的学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哪怕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动作,都会使他们增强自信,都能给他们以成就感,从而调动他们积极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宽容和尊重带给我们身边更多的孩子,然后带动家庭里的父母去宽容和尊重他们的孩子,让我们的人生散发出属于自己的七色光,去照亮每个孩子前行的路吧!
参考文献: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出版社:吉林出版
《班主任之友》第82页
2020-2021德育论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