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名师工作室 引领教师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成长
名师工作室是国内出现的教师发展、教师成长的一种新形式,一直以来我校都在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
基于“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理念,学校要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师管理培训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名师团队。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精髓是人的现代化,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更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水平就离不开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
2021年,我校在教体局的亲切关怀下成立了“李艳丽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我有幸参与其中,现就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一些心得汇报如下:
一、确立工作室发展目标
名师工作室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名师工作室要遵循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以读书学习为基础,建设学习型的团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以磨课活动为载体,进行课例研究,提升实践能力。
以专题研修为依托,逐步积累研究资源,发挥辐射功能,推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名师群体。
二、高标准建设工作室
1.工作室人员的结构进行筛选
名师工作室是教师发展的高效途径,想加入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很多,可是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这是合理选择培养对象的问题。
什么是合理选择对象呢?可以从以下六点衡量和选择:第一,要选择那些
有着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的教师。
这部分教师自身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工作方面主动性高。
名师工作室是促进许多教师发展的一个新平台,有着强烈内在动力的教师就是好人选之一。
第二,选择适合本名师工作室的教师。
语文类的就加入语文学科的名师工作室,数学教师就要加入数学类的名师工作室,英语类的就加入英语类的名师工作室,不能跨学科加入。
我们学校成立的“李艳丽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在选择人员时把关严格,兼顾校内外。
第三,选择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诸方面要有一定的积累。
这里指的积累不要太注重表彰、荣誉,而是要注重更多的教研成果、公开课优质课等硬件的积累,更包括业务素质、业务水平的内功积累,以及突出的教育教学钻研业绩。
第四,工作室成员之间要在个性上互补,至少不是差距太大。
否则,开展工作矛盾重重,没有很好的团队性质。
这样和谐的工作室,才更有利于培养对象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第五,导师和培养对象之间应该具有相吸性。
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三观相同,比如在研究性问题方面,能够互相认同、互相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发展心理基础。
第六,名师工作室培养对象的确定,不提倡上级部门指派性的那种教师。
这种特殊的情况,有时会给工作室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工作室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
名师工作室一定要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一是要有科学的培养任务。
选择的培养对象应该是教育系统中的佼佼者和有潜力的优秀者。
一开始,就要对他们在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有指导。
对于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的发展,应该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思想与观念、教学的风格与特色、班级管理与学生管理以及教研科研的能力等方面有一个总体的发展要求。
这方面可以以工作室的名义帮助他们量身定做,也可以给他们一份表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制定
切实可行的内容和方向。
待这一切制定好了,导师就要研究这些教师和他们的水平,结合不同培养对象的个性特点,对他们提出具体的个性发展方向和要求。
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方面进步大,就把发展重点定位在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就把发展和培养重点定位在教育课题研究实践方面,还有一些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欠缺,就可以根据所带班级的情况,把发展重点定位在研究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能力方面等。
名师工作室内的教师一定要在工作室的沃土上定出自己在培养期内的发展规划,设计自己成长的蓝图。
这样,有动力,有方向,有目标,才会开足马力,在名师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在名师的引领下真正向名师靠近。
3.名师工作室要完善管理制度
既然参加了名师工作室,就要对培养的教师负很大的责任。
因此建立完备的活动制度和活动要求是必须的。
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还包括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
组织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就要在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以及活动要求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在活动形式上,要有导师自上而下地对培养对象的指导方式,更要有培养对象经常性的、带着问题寻求导师自下而上的交流。
名师工作室的工作不能程式化,还要注意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打破时空界限进行交流与研讨。
在建立制度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名师工作室工作也要追求灵活与自由。
全员参与制定制度,大家齐心协力,献计献策,制定适合自己和团队工作的制度,既不影响自己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不影响工作室正常开展工作。
总之,要做到人性化管理、灵活化管理、现代化管理。
4.多种途径开展有效活动,促进培养对象的发展
为增加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名师利用自己的学习资源和网上的学习资源,定期和不定期发布网络培训内容,运用理论作教师的引路之灯,让培养对象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反思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思维,促进教师教学教育理念的提升。
另外,还可以开展互动式网络讨论,建立微信平台,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讨论、发帖、跟帖,互相交流意见和看法,慢慢提升教学水平。
5.提高工作室眼界
为了推动名师工作室的发展,鼓励名师工作室与其他县市名师工作室进行联盟研究,促进共同发展。
釆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落实好这项研讨活动,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共同成长。
积极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学校所邀请专家进行相关的培训。
领悟专家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智慧,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名师工作室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考察学习,学习并领悟同行及专家们的先进经验,努力寻找到突破的路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对工作室量化管理,引领全校教科研
为了名师工作室发挥真实效用,学校要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监督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如:
1.名师工作室应做好示范、辐射、帮扶作用。
每学期每个名师工作室成员要讲授公开课,采取示范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
2.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公开课,要求领衔名师把关:参与备课、研课与磨课,试听指导。
3.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工作室内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并通过备课、上课、评课、议课,进行交流研讨,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等的理解,磨炼教师专业水平与科研能力。
4.开展同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同课异构”活动,鼓励名师工作室与其他名师工作室聪明研讨研讨,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共同提高。
5.开展“名师带徒”活动,每个成员要带学员1至2人,要签订好“蓝青协议书”。
6.鼓励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或成员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其他学科发展。
7.建立名师工作室业务档案。
每学期将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与成果进行汇总材料整理归档,装订成册,以用于后续名师工作室学习借鉴。
总而言之,要使每位被培养的教师成为工作室的新主人,从而有效地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被培养教师的研究和反思能力,增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要使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桥梁,大家集思广议,共同进步。
要使名师工作室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学校教科研,提升更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