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原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从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原文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从弟,堂弟。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4分
4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

3分
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3分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意近即可
3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2分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

1分
4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1分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2分
5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高高的松柏,屹立在高山之上,承受着来自山谷中的瑟瑟寒风。

不论寒风刮得多么强大,松枝总是那么劲挺!即使面临着悲惨凄凉的冰雪景象,松柏依旧端正挺拔,痴心不改。

难道松柏就不怕严寒吗?那是因为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是采用的比兴手法。

本作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
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上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于高
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寒风非常的凶猛,可是那些
松柏依然不畏强暴,刚劲挺拔。

诗人所以扩展开来对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做
进一步的具体描写,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松柏树不畏寒风冰雪、不惧外在压力的
高贵品格。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正当寒风、冰雪带来一片悲惨凄
凉景象的时候,松柏树却仍然是那么挺拔壮美。

作品通过残酷的冰雪环境的描写再一次衬
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难道松柏就不怕寒冷吗?但是
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作品在此处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直接描写了松
柏的品格,点明了作品的主题。

诗人如此赞颂松之品格,其用意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
格与抱负,另外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作品在写法上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外在形象,后四句
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内在品格,由表及里地塑造了松树的整体形象。

二是全篇以简练的语言
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