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同步辅导检测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分区。
2.认识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3.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要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形式。
(2)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也
可以根据原子结构推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
沿着周期表中硼与砹之间画一条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1)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左下区域,包括所有的副族元素、Ⅷ族元素和部分主族元素。
(2)非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右上区域,包括部分主族元素和零族元素。
(3)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3.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之间的关系。
(1)主族元素。
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O、F除外)。
(2)非金属元素。
①最高正价=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最低负价=使它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
③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律应用的重要意义。
(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2)寻找新材料。
①半导体材料: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附近的元素中寻找。
②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③在周期表中的右上角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
(3)预测元素的性质(根据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
【应用思考】
金属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只有氧化性,对吗?
提示:金属没有负化合价,在反应中化合价只能升高,所以只有还原性,但非金属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因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总结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
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C)
A.提出了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元素周期律D.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2)该表变化表明(D)
A.物质的性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B.元素周期表中最右上角的氦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肯定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D.物质发生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原子283116X,它属于一种新元素116号元素(元素符号暂用X代替),关于它的推测正确的是(C) A.这种原子的中子数为116
B.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C.这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这种元素的原子易与氢化合
2.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B)
A.合金B.半导体
C.催化剂D.农药
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可以用来做导体,可以用来做合金等,像镁和铝等,故A错误;B.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区域的元素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像硅等,故B正确;C.可以用于做催化剂的元素种类较多,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故C错误;D.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故D错误;故选B。
基础训练
1.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B)
A.HCl比H2S稳定
B.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强
C.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强
D.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解析:非金属元素对应的酸的氧化性强弱并不能说明非金属性强弱,B错;其他选项明显正确。
2.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D)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第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解析:设R的最高正价为+x,则其最低负价为x-8,由题意,有x+x-8=4,解得x=6,即该元素是第ⅥA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同周期的第ⅦA元素的弱,所以B、C两项错。
3.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B)
A.碱性:KOH>NaOH
B.相对分子质量:Ar>K
C.酸性:HClO4>H2SO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A不符合题意;B.相对分子质量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B符合题意;C.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C不符合题意;D.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4.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小于等于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解析:X、Y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原子半径Y大于X,如果X(OH)n为强碱,说明X为金属元素,那么Y一定也为金属,且金属性比X强,所以Y(OH)n碱性比X(OH)n强,A项正确;若H n XO m 为强酸,说明X是非金属元素,但其氢化物溶于水也可以为碱性溶液,如N,B项错;若X是第ⅥA元素,则Y也是,且Y在X的下方,所以X是O时Y是S,C项错;若X是第ⅦA元素,Y在X 的下方,所以X是F时Y是Cl,Cl的最高正价是+7,但F没有正
价,D项错。
5.下列关于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ⅠA族
B.氢氧化铷是弱碱
C.在钠、钾、铷3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硝酸铷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A.Rb和K位于同一主族,且在K元素下一周期,所以Rb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故A正确;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Rb>K,KOH是强碱,所以RbOH也是强碱,故B错误;C.金属晶体中,金属键越强其熔沸点越高,金属键与原子半径成反比,金属键Na>K>Rb,所以单质的熔沸点中钠最高,故C错误;D.Rb是活泼金属,易和硝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所以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A。
6.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非金
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____(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最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最不稳定。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
答案:(1)Ar K F Br M
(2)H2O HCl PH3PH3
(3)Cl
能力提升
7.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D)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解析:A项错,少了前提条件:同一周期;B项错,少了前提条件:同一主族;C项错,金属的活泼性与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D项对,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说明其金属的活泼性非常强,而B不能从水中置换出H2说明其金属性的活泼性比较弱。
8.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
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D)
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解析:根据题意知短周期元素中a的M层有1个电子,则a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1,则a是Na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b核外电子排布是2、4,则b为C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则c为S元素;c、d的原子处于同一同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则d是Cl元素。
A.在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Cl元素,正确;B.Na可以形成Na2O、Na2O2等氧化物,C可以形成CO、CO2等氧化物,S可以形成SO2、SO3等氧化物,Cl元素则可以形成Cl2O、ClO2、Cl2O7等多种氧化物,正确;C.Na是活泼金属元素,可与非金属元素C、S、Cl均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确;D.C元素可以与H元素形成只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CH4,也可以形成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化合物,如CH3—CH3等,错误。
9.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B)
A.A>B>C B.B>A>C
C.C>A>B D.A>C>B
解析:由题意可得,A的核电荷数比B小,且都在同一周期;原子电子层数C=B,而B=A,即ABC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半径C>A,说明C原子序数较小,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为: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