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九年级化学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市九年级化学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A . 有气体生成
B . 发光、放热
C . 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D . 有新物质生成
2. (2分) 2012年河南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燃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 . 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 . 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 . 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
3. (2分) (2019九上·兰州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读液体体积
B . 引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取固体药品
4. (2分) (2018九上·慈利期中)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A . 同一种元素
B . 同一种分子
C . 同一种原子
D . 无法确定
5. (2分)(2017·邗江模拟)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 ,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个分子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B .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8:4
C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 一个分子中含4个氢分子
6. (2分) (2018九上·揭西期中) 某环境部门对某湖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7. (2分) (2018九下·德惠月考) 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 2N2↑+O2↑+4X,则X的化学式为()
A . H2
B . H2O
C . H2O2
D . HNO3
8. (2分) (2016九上·定州期中) 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实际例子中错误的是()
A . 水沸腾后壶盖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增大
B . 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 . 将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分子之间有间隔
9. (2分)(2017·福建模拟)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 .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烧物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10. (2分)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B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C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 .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9分)
11. (3分) (2018九上·重庆期中) 如图所示,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若Y = 2,该微粒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2)若Y = 8,该微粒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离子。

(3)若X= 16,用化学符号表示出该元素的三个离子________。

12. (8分) (2018九上·海南期末) 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__(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二氧化碳由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_.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写出电解水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
13. (7分) (2020九上·怀集期末) 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在抗震救灾中,国家给救援人员配备了活性炭口罩,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

(3)若要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可选用厨房中的________。

(4)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实验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该航母采用了大量钢铁作为原材料,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_(填化学式)接触。

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来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4. (4分) (2016九上·织金期中) 氧气、铁、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空气、氢氧化钙、石灰水、硫、氧化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②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③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④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15. (7分) (2019九上·雁江期末) 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多角度探究。

(1)探究一气体的制取
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若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代替实验仪器,关闭K2和k3,打开K1 ,若用装置F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 ,则F装置________(填“a”或“b”)端与B装置相连。

(4)探究二气体的性质检验
打开K2、关闭K1和K3 ,用于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质。

若装置C中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探究三测定气体生成的反应速率
关闭K1、K2 ,打开K3 ,可测一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

所测得数据如下:稀盐酸的体积(mL)(反应前)大理石质量(g)(反应前)E装置收集的液体量(mL)反应时间(S) 505.037.8100
实验时在D中加入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若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用公式V= 表示(△V表示生成的气体的体积、△t表示反应所用的时间),由实验数据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为________mL/S。

三、简答题 (共2题;共13分)
16. (5分)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 (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____ .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如图装置________(填编号).
(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________ .
17. (8分) (2016九上·白云期中) 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操作装置现象
1.取一小块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铜丝
上.
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过氧化
约1min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氢,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
3.把铜丝网插入①中.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5min后不再有气泡产生;
此时②中仍然不断有少量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验证铜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才能证明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若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操作步骤3中两支试管最终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左试管________右试管(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5)某学习小组探究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用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不同量二氧化锰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12345678910二氧化锰用量(g)0.10.20.30.40.50.60.70.80.9 1.0时间(秒)22131210985333请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①由表格可知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影响规律是________
②二氧化锰用量超出一定范围后,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9分)
答案:11-3、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答案:12-3、
答案:12-4、考点:
解析:
答案:13-3、
答案:13-4、
答案:13-5、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答案:15-5、
考点:
解析:
三、简答题 (共2题;共13分)答案:16-1、
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
答案:17-4、答案:17-5、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