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猴”助自闭症患儿接受康复训练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闻“AI猴”助自闭症患儿接受康复训练
你吐吐舌头,小猴子就吐舌头;你摇摇头,猴子也摇头;你的眼睛如果不看着它,调皮的猴子就立即消失,化作满天的烟花……这个看似简单的平板电
脑游戏,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开发的自
闭症居家游戏康复项目“AI猴”。
这一游戏是利用人脸识别等AI技术,帮助2~4岁自闭症患儿开展家庭规范训练,降低就医成本的。
新华医院发育行为保健科主任李斐表示,儿童早期脑发育的可塑性很强,2~4岁是自闭症
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黄金年龄,需要高频次、高质量的训练。
但因康复训练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及
资金等各种原因,国内很多家庭暂时还无法做到。
这款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抓住这个宝贵的训练期,同时降低家庭经济负担。
领衔研发这款AI游戏的是英国国家科学院及医学科学院两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行为和临床
神经科学研究所芭芭拉·J·萨哈金教授。
她表示,这款游戏的设计源于捉迷藏,很多自闭症孩子
可以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发展社交能力,但他们需要的不是追逐,而是人脸对人脸、眼睛看眼睛、
表情对表情的互动。
这款游戏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会动的猴脸只是孩子的镜面反应。
如果孩子
注意力分散,眼睛离开了平板电脑,好玩的猴子就消失了,此时屏幕上将出现烟花,再次吸引孩
子的注意力。
“垃圾DNA”突变可能引起自闭症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人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过去认为其中相当部分没有用处,是“垃
圾DNA”。
但一项新研究显示,“垃圾DNA”如果发生突变,可能引起自闭症。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
分析了1790名自闭症患者的基因组,这些患者没有自闭症家族史,其病情更可能来自基因突变。
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一个分析模型,比较了自闭症患者与其未患自闭
症的兄弟姐妹等亲人的基因组,结果显示,“垃圾DNA”的突变可能影响某些基因的调节和表达,增加患自闭症的风险。
据介绍,人类基因组中仅有1%~2%的部分负责编码蛋白质,其余部分曾经被认为是没有用
处的“垃圾DNA”。
但近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垃圾DNA”在许多生理机制中起到重要的
调控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成果不仅为探索自闭症病因提供了新视角,还提示人们可以用类
似方法探索“垃圾DNA”在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中的影响。
家庭医药 2019.073
新知乳酸菌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
为何食用酸奶有益人体健康?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和类人猿细胞中存在的一种受体,可探测到发酵食物中常见细菌乳酸菌的代谢产物,与之结合后可发出信号
“激活”免疫系统。
这一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为从分子层面理解发酵食物的益处提供了视角,同时将有助寻找治疗炎症性疾病潜在的药物靶点。
细胞受体是一种蛋白质,当匹配的分子与细胞结合时,它允许特定的信号进入细胞。
大多数动物只有两种HCA受体,但人类和类人猿体内还存在第三种HCA受体。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由乳酸菌产生的代谢产物D-苯基乳酸可以与第三种HCA受体结合,并向免疫细胞发出信号,触发免疫细胞活动。
研究认为,第三种HCA受体最早出现在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体内,这一进化特征改变了人类祖先的饮食习惯,使他们开始食用发酵食物,比如已开始腐烂的水果等。
论文作者之一、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人员克劳迪娅·施陶贝特说,未来他们将进一步研究揭示乳酸菌代谢产物D-苯基乳酸如何影响免疫系统。
人类创造力有两个高峰期
我们通常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们最具创造力的阶段,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与“伟大的创新”越来越远。
但美国两所大学联合研究表明,人到中年后还有一次创造力高峰。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斯温伯格和戴维加伦森对3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进行了研究。
他们通过参试者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论文在该学术领域被引用的概率)来确定每个获奖者对经济学作出最重要贡献的年龄,综合分析参试者的创造性高峰。
结果发现,人的一生中,创造力有两个生命周期。
在职业生涯早期,人们勇于挑战传统智慧,提出新思路,这一时期的创造力表现为“概念性”创新;职业生涯中晚期时,人们经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综合所获取的信息达到新的突破,这一时期的创造力表现为“实验性”创新。
“概念型”创新者(25~29岁)倾向于使用假设和方程,“实验型”创新者(50~57岁)则依赖于直接的事实推论。
研究人员指出,在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创造力高峰期的差异不大。
想要做出成绩,有所贡献,最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了哪项工作,而是你如何对待你的工作。
西兰花芽有助治疗精神分裂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影响全世界大约2100万人的健康。
《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期刊登一项新研究表明,西兰花芽提取物有助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阿基拉·萨瓦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81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1位健康人展开了对照研究,参试者平均年龄22岁,其中男性占58%。
研究人员对参试者大脑核磁共振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与健康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前扣带回皮质区域化学物谷氨酸水平低14%;丘脑中的化学物谷胱甘肽减少8%。
上述化学物对脑细胞间信息传递起到重要作用,与精神疾病有密切联系。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西兰花芽中的化学物质萝卜硫素激活大脑内部一种基因,使其自主产生谷胱甘肽。
参试患者每天服用两粒100微摩尔的西兰花芽提取物,持续7天,结果表明,他们大脑中谷胱甘肽水平平均增加了30%。
萨瓦博士由此得出结论,西兰花芽提取物能帮助大脑恢复化学物质平衡,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
家庭医药 2019.07 4
新知果汁饮用过多,危害不亚于碳酸饮料
相比碳酸饮料和其他含糖饮料,人们常以为果汁更健康。
然而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饮用过多的果汁同样危害健康,死亡风险不亚于碳酸饮料。
美国埃默里大学研究人员分析先前的调查数据得出上述结论。
这项调查涉及13440名年满45岁的美国人,调查随访6年期间,168人死于冠心病,1000人死于其他原因。
研究显示,计入肥胖等因素后,每天每多摄入355毫升100%果汁,死亡风险增高24%;每天每多摄入355毫升含糖饮料,死亡风险增高11%。
研究人员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意外,因为100%果汁与含糖饮料的成分“非常相似”。
“100%果汁含有一些维生素和植物营养素,这是大部分含糖饮料所没有的,但这两种饮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糖和水。
尽管含糖饮料中所含的糖为加工过程中添加,100%果汁所含糖是天然存在的,但它们在人体新陈代谢中会引发同样的生物化学反应。
”研究人员称。
不过,相比碳酸饮料,适度饮用果汁并非不可,“由于果汁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度饮用仍然比碳酸饮料和其他含糖饮料好。
”研究人员之一、埃默里大学教授雅娜·韦尔什说。
该研究报告刊载于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期刊。
干细胞生成脂肪,
实现乳房再造
近日,日本横滨市立大学附属市民综合医疗中心首次利用再生医疗技术,对乳腺癌手术等造成的乳房组织缺损成功实施了乳房再造。
人体干细胞具有生成新脂肪细胞和新血管的功能。
新治疗方法利用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少量脂肪分离和培养干细胞,然后将其与脂肪组织一起注入乳房缺损部位,进行乳房再造。
以往的脂肪注入法存在注入脂肪难以存活的问题,新治疗方法由于培养的干细胞会生成新的脂肪和血管,能为一同注入的脂肪提供营养,因此注入的脂肪比较容易存活。
在安全方面,由于干细胞和脂肪都使用的是患者自身的细胞,所以能降低发生排异反应的风险,而且提取和注入脂肪时的伤口也比较小。
日饮咖啡5杯,未必有损心血管健康咖啡提神,但先前研究显示,喝太多或增加动脉硬化风险,进而触发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天喝5杯甚至25杯咖啡未必有损心血管健康。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研究人员给8412名成年人做心脏磁共振成像扫描和红外脉冲波检测,以评估他们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研究人员询问他们饮用咖啡的习惯,并根据每天饮用量将他们分为不足1杯、1~3杯以及3杯以上3组。
最后一组研究对象每天喝咖啡最多,平均每天喝5杯,最多的甚至一天喝25杯。
研究人员发现,就动脉硬化情况而言,每天喝5杯甚至25杯咖啡的人并不比每天饮用咖啡不足1杯的人更糟。
即便计入年龄、种族、性别、体重、血压和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因素,结果仍然不变。
英国《泰晤士报》援引研究人员肯尼斯·冯的话报道:“尽管不能证明因果关联,但我们的研究显示,喝咖啡不像先前研究揭示的那样有损动脉健康。
”
家庭医药 2019.075。